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东之虎孙坚为何与太监关系密切?

江东之虎孙坚为何与太监关系密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35 更新时间:2023/12/30 15:17:13

导读:十常侍是东汉末年的宦官集团,他们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并且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可是由于深受汉灵帝宠幸,满朝文武对他们的行为敢怒而不敢言。可是孙坚偏偏与这一团体关系密切。如此遭国人切齿痛恨的宦官怎么会与顶天立地的英雄孙坚有染呢?

网络配图

一、十常侍究竟是谁?

《三国演义》里的十常侍是指: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而在《后汉书》里却是指: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

两个版本中有五个人相同,《后汉书》里其他的七个人被《三国演义》作者删掉换成了五个,从而形成了“十”的整数。罗贯中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他有着深层考虑。

首先,增加曹节符合作者“尊刘抑曹”的思想。曹节是东汉末年的宦官之一,曾劫持窦太后和汉灵帝,矫诏杀死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又与侯览等宦官制造了第二次党锢之祸,被诛杀、流放和囚禁的士人达数百人。侯览与曹节分别死于熹平元年(172年)、光和四年(181年),而三国故事始于中平元年(189年),这显然是作者剪裁的结果。

另外,曹节与曹操有着渊源,曹操的曾祖父、女儿都叫曹节,这有些令人费解。

蹇硕也与曹操有些瓜葛,《曹瞒传》说,曹操任洛阳北部尉的时候,蹇硕的叔父带刀夜行犯了禁令被曹操杀了。蹇硕还曾经是曹操的领导,《三国志·张杨传》:灵帝末,天下乱,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杰以为偏裨。太祖(曹操)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

网络配图

张让、赵忠是十常侍最重要的成员,《后汉书·宦者列传》把他俩并为一传就是明证。赵忠少小的时候就任给事中,后为小黄门、中常侍,因有功封都乡侯,赵忠与张让同为大长秋(内宫总管),赵忠还兼任车骑将军,甚得灵帝宠幸,灵帝常说:“张常侍(张让)是我公,赵常侍(赵忠)是我母。”

常侍、中常侍都是随侍皇帝的太监,虽然官职不大,但因其地位特殊,所以常能左右朝政。无论是十人还是十二人,他们都是“十常侍之乱”的代表,代表着一个集团、一种现象。

二、孙坚的晋升与赵忠的提携

孙坚首次露面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非流行本《三国演义》)第三回,当时黄巾军首领张角、张宝、张梁已死,征剿黄巾已近尾声的时候孙坚才率军参战。

网络配图

等到战争胜利以功论赏之时,主帅朱俊拜车骑将军,河南尹,朱俊上表刘备、孙坚之功希望朝廷封赏,这时书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坚(孙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辞玄德而去。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这个意思是说,因为孙坚有人情才被封为别郡司马,查《三国志·孙坚传》的确担任过郡司马、别部司马之职。那么,孙坚有人情,到底有什么人情呢?

《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四回“何进谋杀十常侍”有这样几句话,黄巾余部区星在长沙作乱,战报传进宫中,十常侍故意隐藏不报,谏议大夫刘陶、司徒陈耽舍命向灵帝劝谏,结果被十常侍进谗言杀害。之后“赵忠差人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江夏平复,奏封孙坚为乌程侯。”

原来孙坚与赵忠竟然有着表里相依的关系,难怪刘备等参与大小三十余战都没有得到封赏,孙坚只一战就封为别部司马,随后又晋升太守、乌程侯。后来何进召董卓进京诛杀宦官,赵忠等被杀董卓篡权,群雄并起,孙坚兴兵,表面上诛讨董卓,实际上大有为赵忠报仇之嫌,另外,孙坚能够在战乱之中得到玉玺恐怕也非偶然。

勇挚刚毅有忠壮之烈的大英雄竟然与臭名昭着的十常侍有染,实在令人汗颜,然而这就是历史。历史并非黑白分明,其中也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就如我们怎么也不会将孙坚与十常侍联系起来一样。

标签: 孙坚

更多文章

  • 三国史上破虏将军孙坚降世有哪些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坚

    导读:帝王将相降世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象。三国时期的将军孙坚也不例外,当然,对于无神论来说根本不相信这些奇异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传说而已。不管真假,我们来看下孙坚降世时出现了哪些异象?网络配图破虏将军孙坚,被奸贼董卓视为头号大敌的孙文台,出生有什么离奇事情呢?我们先看《三国志·破虏将军传》

  • 徐荣:打败曹操孙坚两诸侯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荣,曹操,孙坚

    徐荣(?-192年),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人,《公孙度传》中说公孙度本辽东襄平人,迁居玄菟,为同郡徐荣所举,任辽东太守。同郡当是同“玄菟”郡),东汉末年将领。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董卓死后,受司徒王

  • 东汉末真正勇武第一人:揭孙坚的青少年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

    谈南线战事之前,不得不先简单介绍一下孙坚这个人,因为他毕竟据有将来三国之一吴国的太祖位置,也可以说,孙坚就是吴国的国父,是孙坚创下了吴国的家底。孙坚是吴郡富春人,打小就有勇有谋,我们在十七岁时大概还坐在高中教室里听老师训话吧?可人家孙坚十七岁时就已经当上了吴郡司马。网络配图据《三国志》记载,熹平元年

  • 震惊!江东猛将孙坚竟然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

    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之父,他是三国时期江东集团东吴的奠基人,史书曾评论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他是一个被誉为猛虎之人,可是猛虎在勇猛都有死的那么一天,大家是不是都会特别好奇能杀死猛虎之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个人是犹如项羽般勇猛还是白起般传奇?都不是,据悉,孙坚是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这是真的

  • 小霸王孙坚跨江击刘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表

    刘表曾为东汉末年占据一方的枭雄,后深知战乱无亲缘,明哲保身坐观天下之势,在曹操与袁绍之战中处于中立状态。正因如此引起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懂得静观其变,而另一派人则认为刘表乃为无能无远见之辈。不论如何,斯人已逝,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刘表是怎么死的吧。刘表虽为汉室宗亲,但其功成名就仅依靠着

  • 历史上孙坚怎么死的?三国孙坚死后被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

    孙坚——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关东群豪中唯一被董卓忌惮的人物。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等战役,就这样一位叱诧一时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死期和死因,却历来被蒙上了一层迷雾,众说纷纭。下面是关于孙坚死因的几种说法:一、《三国志》本传记载:初平三年(192年)“术使坚征荆

  • 揭秘:三国史上破虏将军孙坚降世有哪些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坚

    破虏将军孙坚,被奸贼董卓视为头号大敌的孙文台,出生有什么离奇事情呢?我们先看《三国志·破虏将军传》网络配图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吴书曰:坚世仕吴,家於富春,葬於城东。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父老相谓曰:“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及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

  • 三国时孙坚手握几万军队,为什么还要去投靠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三国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在东汉末年,孙坚因为斩杀华雄等事迹,所以是一位非常勇猛,甚至可以和吕布相提并论的武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孙坚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并且斩杀了华雄这位大将。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

  • 三国孙坚被乱箭射死后遗体是怎么回到江东的?是谁去要回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三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回至第八回,发生在孙坚进犯荆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表、桓阶和蒯良。原文如下:刘表军自入城。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尸在彼,安得回乡!”黄盖曰:“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

  •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需要什么?曹操、孙坚、刘备的妻子分别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孙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夫人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孙坚、刘备都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本身都是顶尖的人才。但是他们的儿子成就却不尽相同,曹丕、曹植兄弟文采斐然,孙策、孙权兄弟勇武有谋,但是刘禅却被后世称为“扶不起的阿斗”。我认为,之所以曹操、孙坚、刘备的儿子才能、成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