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文人墨客都比较推崇李广?却不怎么待见卫青和霍去病?

为什么文人墨客都比较推崇李广?却不怎么待见卫青和霍去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1/22 22:56:2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文人为何推崇李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王昌龄的《出塞》想必大家应该很熟悉了,诗中的“龙城飞将”所指的正是中国西汉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李广。

而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文人骚客写诗怀念赞颂他,李广的名气虽然很大,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他在历史上的战绩比起同时代抗击外敌的将领卫青霍去病,要逊色得多,卫青霍去病尚且没有成为后世诗人笔下的常客,何以李广会得到如此之多的赞誉呢?

李广的祖先是先秦时期非常著名的将领李信,李家世代都是精于箭术,百步穿杨更是不在话下。在《史记》中有载,李广臂力惊人、善于骑射,打猎时误将石头看作老虎,一箭射去,箭头入石三分,可见其神勇。

汉文帝十四年时,匈奴进犯汉朝边境,李广从军抗击匈奴。李广凭借着超绝的箭术杀了不少敌人,被任命为汉中郎。后来李广又奉命辗转于各地守卫城池,一生虽然致力于抗击匈奴,保家卫国,但是一直都是苦战无功的状态,一直没有被封侯授爵,因此也有了“李广难封”这个成语。

不过李广有一件事却一直被后人诟病,那就是他在晚年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时,卫青命他带领一支军队迂回前进,在指定地点与主力军合围,活捉匈奴单于,可是因为迂回之路曲折难行,军队又没有向导,李广带队迷了路,耽误了合围时间,以致卫青孤立无援对抗匈奴单于,虽然击溃了匈奴,却让单于逃跑了。

事后,卫青询问李广迷路经过,以便些战后总结,呈报汉武帝,可是李广三缄其口,卫青无奈便要拿李广的部下前去问罪,被李广阻拦,李广答应会亲自去受审。李广对自己的部下们说,自年少时起便与匈奴对战七十余次,好不容易能与单于交战,却被大将军卫青故意调我走迂回绕远的路,而我又偏偏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拔刀自刎。

要说起卫青故意让李广走远路是确有其事,但这并不是卫青的主张,而是皇帝的意思,皇帝认为,李广年龄大了,而且从来不是福将,根本不想让他去,但禁不住李广软磨硬泡、再三请缨,于是在出征前特意嘱咐卫青不让李广与单于正面交战。卫青这才下了调令,让李广迂回绕远,最终让李广也因此愤懑自尽。

李广的儿子知道此事后,认为此事是卫青暗中作梗,便将卫青打了一顿,卫青对李广心中有愧,便将此事压了下来,不想再提。可是卫青的侄子霍去病却不依不饶,为了替卫青报复,一箭射死了李广的儿子。

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将这些故事一一都记录了下来,言辞之间对于李广也多是推崇,对于卫青、霍去病两人的作为也显得不那么赞同。这是因为司马迁对于李广的个人崇拜,说起来司马迁算得上是李广的“铁粉”了,他不仅处处为李家说话,替李家抱不平。就连他本人被处以宫刑,也是因为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他替李陵说话,得罪了汉武帝。

司马迁如此推崇李广,却对卫青霍去病言语之间流露出不屑也是有原因的。李广是名门之后,出身正统正是司马迁这种史学家所青睐的人,而卫青是奴隶出身,霍去病是私生子,身份低微这些都不为正史所容。因此司马迁的好恶才在《史记》表现得如此之明显。

而历朝历代的诗人们更愿意在诗中怀念李广,一是对他的敬佩,二则却是同情。钦佩李广多年来一直坚持抗击匈奴,保家卫国,尽管未能封侯授爵,但也是一位非常难得的英雄将领。古人们对于在战场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的好感都是很大的。

同时他们也是同情李广为国家鞠躬尽瘁,但是却落得了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这让那些空有满身才华,一腔热血但却无处施展的迁客骚人们难免产生了一些感同身受的味道,因此李广在他们的诗中更是多次出现,以表达自己心中壮志未酬的愤懑。

对于像卫青、霍去病这种年纪轻轻就已经封侯拜将的将领,诗人们对其虽有赞誉,但却认为他们在朝中都有不小的关系,属于外戚阶层,并不是文人们喜欢的那种从一介平民一路打拼最终成功的典范,在他们身上也无法得到那种相同遭遇的悲戚感,因此相比于李广,诗人中少有人怀念他们。归根究底,其实就是因为悲情的英雄人物总是更容易让人铭记的。

标签: 汉朝李广霍去病

更多文章

  • 霍去病:天生的军事人才,第一战就是成名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去病,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霍去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人常讲"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仅是说战争的残酷,还是在说一个将领想要成为将军有多的不容易,要经历数场战争,积累战功,才可以拜将!可是霍去病不一样,他是天生的将才!在霍去病十八岁那年,他第一次走进战场,然后一战成名!跟着他舅舅

  • 汉朝的财政危机是卫青霍去病打仗造成的?史记的记载自相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卫青,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的财政危机是谁造成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处,汉武帝看了也会很

  • 朱元璋称他为当代霍去病,最后却自刎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友德,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介绍的就是明初开国武将傅友德,一生追随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被太祖称为当代霍去病,为何最终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呢?了解他的生平之后自然就知道原因了。早年不得志,跟随三任主公没结果,终遇伯乐朱元璋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傅友德年少时候就表现过人,力大无比,聪明,十八般武艺

  • 霍去病杀死李广之子李敢,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霍去病,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情的原委,要从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和李敢的父亲李广说起,公元前119年,卫青作为大将军,奉命去抗击匈奴,而李广和赵食其奉命率领士兵去帮助卫青,如果顺利击退匈奴的话,李广就会立大功,但很不巧,李广和赵食其却在中途迷路了,错过了歼灭匈奴的

  • 霍去病一战封侯 但为何李广难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广,霍去病

    成语“李广难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国有个成语叫“李广难封”,讲的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勇武过人,却终生没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和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人,是另一个汉代名将霍去病,他17岁那年就领军深入漠北,击杀匈奴,获封为“冠军侯”,

  • 卫青的待遇为何不如霍去病?原来卫青是皇亲国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卫青,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什么卫青的待遇不如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由于军事才能出众,被汉武帝赋予重任。在后来的汉对匈奴之战中,他九战九捷打破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后来他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一名良将,多次横扫匈奴,封狼居胥。但是,同为破匈奴功臣的二人,身后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死时还是弱冠之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霍去病,弱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死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少年将军霍去病,年仅弱冠(20岁)之年,就被汉武帝刘彻加封为冠军侯。与舅舅卫青合力将匈奴击溃,并做到“封狼居胥”这样的壮举。可为何24岁的霍去病突然患病暴毙?或许霍去病的死因另有隐情,其实刘彻早就清楚,只是不让公开,那么让小编为

  • 霍去病是什么出身?私生子出身,却志在灭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去病,汉朝

    霍去病是什么出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是汉武帝最喜爱的将军,他的人生只有短短24年,却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最壮丽的诗篇;他出战即巅峰,却宛若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后令无数文人墨客扼腕叹息;他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帝国双璧之一:名将霍去病。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与平阳侯

  • 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揭示霍去病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去病,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霍去病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霍去病这个故事吗?题记:霍去病出身于贵族的“城乡结合部”,他的母亲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奴婢,姨母卫子夫早年也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后被汉武帝宠幸立为夫人。霍去病的舅父,是汉代早期名将卫青,这些近水楼台的天然优势,让出身卑微而又具有强大优势的霍去

  • 霍去病常打骂士兵,为何有很多人抢着去他的军队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将 卫青 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 封狼居胥 ,大捷而归。元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