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卫青和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征战匈奴就屡战屡败了?

为何卫青和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征战匈奴就屡战屡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5/2 22:30:3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征战匈奴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汉武帝发起的汉匈之战,一扫白登山之围与以女人求和平的耻辱,打出了汉武威风,其中卫青霍去病屡战屡胜,无一败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卫霍去世之后,汉匈之战中汉朝却屡战屡败,没有一场完胜,甚至一度败得非常屈辱,令人难以置信。

武帝时代,卫霍之后屡战屡败

卫霍最后一战是漠北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19年,此后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至死再未踏上战场。卫霍去世之后,汉武帝主要策划过三场对匈作战,却是屡战屡败。

公元前103年,汉武帝派遣浞野侯赵破奴出击匈奴,遭受匈奴八万骑兵围困而大败,赵破奴被俘,两万余骑全军覆没。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击右贤王,斩首万余而归。但是,骑都尉李陵5000步兵遭受匈奴围困,血战后无力突围,投降匈奴。李陵之败,给这一战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

公元前90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先在浚稽山与匈奴交战,多斩首。但此后李广利急于求成而兵败,李广利投降匈奴,7万精锐毁于一旦。此后,汉武帝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复出兵。

卫霍死后屡战屡败的三个原因

卫霍时代,汉军屡战屡胜,将匈奴打的溃不成军,为何卫霍之后却突然屡战屡败了?

一,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名将的作用非常显著,卫青、霍去病每次出战都有斩获,这不能只用运气来说明,应该更是他们能力的体现。相反,此后赵破奴和李广利,军事指挥能力上至少要略逊一筹。

二,多年胜利让汉朝内部懈怠了,比如赵破奴2万出击,却遭遇8万围困,要么说明情报系统出问题,要么说明过于自信;李陵5000人死战多日,却没有一支接应部队,按照汉军作战规则,李陵应该有接应部队;李广利7万在外作战,汉武帝却在后方将他妻子抓了起来,导致李广利为了求胜而匆忙进攻,最终全军覆没,这一战失败汉武帝责任很大。

关于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出征失败,因为李广利出征之前与宰相刘屈牦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事情败露之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当时李广利正在燕然山乘胜追击,接到消息之后,恐遭祸,想要取得一次大胜,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由此才匆忙进攻。显然,汉武帝决策太过自信了。

三,汉匈之战初期,匈奴对汉军战法、风格等都不了解,瞬间就被打蒙了,但多年交战对汉军逐渐了解适应,尤其大量俘虏汉军之后,匈奴实际战斗力在增强。

李陵投降匈奴一年之后,汉武帝将李陵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诛杀了,为什么?后来,出使匈奴的使者对李陵说,“陛下听说李少卿在为匈奴练兵,所以才诛杀你家人”,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可见,在汉军俘虏帮助之下,匈奴对汉军打法更了解,同时也会提升自身战斗力。

半个多世纪之后,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说过,“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汉军能够一汉敌五胡,一个关键在于有利器,但随着胡人冶金能力提升,此后只能一汉敌三胡。陈汤说的是西域诸胡,而匈奴更强、俘虏汉军更多,改变可想而知了。现代考古证实,匈奴男性墓葬中,以铜、铁、骨、木质地为主,主要有弓、箭镞、弩机、刀、剑、戈、矛、斧、流星锤等,无论武器种类,还是铁器较大规模出现,都说明匈奴实力大大增强了。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卫霍之后,汉朝显然忘掉了这一点,以至酿成苦果,差点将此前数十年的胜利化为乌有,幸好汉武帝按下了暂停键。

汉匈之战暂停10多年中,汉匈之间没有爆发过大战,直到公元前71年,汉匈战火再起,汉宣帝派遣五将军率16万骑兵,乌孙发兵5万骑兵,共击匈奴,取得了对匈战争的最后胜利,基本完成了汉武帝未竟之业。公元前36年,陈汤出使西域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当时南匈奴已经臣服汉朝,于是曾经强大的匈奴终于全部臣服。

标签: 汉朝汉武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文人墨客都比较推崇李广?却不怎么待见卫青和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李广,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文人为何推崇李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王昌龄的《出塞》想必大家应该很熟悉了,诗中的“龙城飞将”所指的正是中国西汉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李广。而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文人骚客写诗怀念赞颂他,

  • 霍去病:天生的军事人才,第一战就是成名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去病,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霍去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人常讲"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仅是说战争的残酷,还是在说一个将领想要成为将军有多的不容易,要经历数场战争,积累战功,才可以拜将!可是霍去病不一样,他是天生的将才!在霍去病十八岁那年,他第一次走进战场,然后一战成名!跟着他舅舅

  • 汉朝的财政危机是卫青霍去病打仗造成的?史记的记载自相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卫青,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的财政危机是谁造成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处,汉武帝看了也会很

  • 朱元璋称他为当代霍去病,最后却自刎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友德,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介绍的就是明初开国武将傅友德,一生追随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被太祖称为当代霍去病,为何最终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呢?了解他的生平之后自然就知道原因了。早年不得志,跟随三任主公没结果,终遇伯乐朱元璋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傅友德年少时候就表现过人,力大无比,聪明,十八般武艺

  • 霍去病杀死李广之子李敢,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霍去病,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情的原委,要从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和李敢的父亲李广说起,公元前119年,卫青作为大将军,奉命去抗击匈奴,而李广和赵食其奉命率领士兵去帮助卫青,如果顺利击退匈奴的话,李广就会立大功,但很不巧,李广和赵食其却在中途迷路了,错过了歼灭匈奴的

  • 霍去病一战封侯 但为何李广难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广,霍去病

    成语“李广难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国有个成语叫“李广难封”,讲的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勇武过人,却终生没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和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人,是另一个汉代名将霍去病,他17岁那年就领军深入漠北,击杀匈奴,获封为“冠军侯”,

  • 卫青的待遇为何不如霍去病?原来卫青是皇亲国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卫青,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什么卫青的待遇不如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由于军事才能出众,被汉武帝赋予重任。在后来的汉对匈奴之战中,他九战九捷打破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后来他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一名良将,多次横扫匈奴,封狼居胥。但是,同为破匈奴功臣的二人,身后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死时还是弱冠之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霍去病,弱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死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少年将军霍去病,年仅弱冠(20岁)之年,就被汉武帝刘彻加封为冠军侯。与舅舅卫青合力将匈奴击溃,并做到“封狼居胥”这样的壮举。可为何24岁的霍去病突然患病暴毙?或许霍去病的死因另有隐情,其实刘彻早就清楚,只是不让公开,那么让小编为

  • 霍去病是什么出身?私生子出身,却志在灭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去病,汉朝

    霍去病是什么出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是汉武帝最喜爱的将军,他的人生只有短短24年,却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最壮丽的诗篇;他出战即巅峰,却宛若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后令无数文人墨客扼腕叹息;他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帝国双璧之一:名将霍去病。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与平阳侯

  • 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揭示霍去病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去病,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霍去病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霍去病这个故事吗?题记:霍去病出身于贵族的“城乡结合部”,他的母亲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奴婢,姨母卫子夫早年也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后被汉武帝宠幸立为夫人。霍去病的舅父,是汉代早期名将卫青,这些近水楼台的天然优势,让出身卑微而又具有强大优势的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