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允能把董卓搞下台,却为何转眼兵败自杀?

王允能把董卓搞下台,却为何转眼兵败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4/1/6 20:08:07

王允能把董卓搞下台,却为何转眼兵败自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董卓是汉末大军阀,别看演义中关东联盟打的他屁滚尿流,事实上大家根本拿他没办法。而成功把董卓搞下台的王允,理当成为复兴汉室的功臣,却转瞬兵败自杀,这到底是什么情形?说白了,就是王允个性有问题。

王允这人从小家世好,十九岁就当官,发展顺遂,轻松就座到三公的位置,在董卓乱政前是人生胜利组,大家都认为他是国家的栋梁。但在董卓乱政后,所有朝臣都是董大爷的摆设,自然以前号称嫉恶如仇的王允,也不得不趋炎附势迎合董卓,才能生存。

王允评价的改变也是在董卓死后,他内心觉得,董卓都死在我手上,我还需要怕谁。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不再像以前一样和人推心置腹,共同商讨事情,而是摆架子,慢慢的大家就不怎么推崇和拥护他了。

吕布刺杀董卓后的发展开始是很顺利的,董卓弟旻、璜等及三族全诛,女婿牛辅、李肃兵败被杀,一时之间,董卓余党人人都拽拽不安,都在思考解散回家种田。这时有人就跟王允建议,你只要宣布从董卓者无罪,大家看不追究过去就降了。王允拒绝采纳,他的理由是:本来他们是没有罪的,只是跟随董卓,听从董卓差遣,犯了错误。现在给他们加上恶逆的罪名,然后特赦他们,恐怕反而使他们猜疑恐惧,良心不安。所以赦免他们无罪,还不如让他们承受惩罚,他们才会安心。

别人又建议王允,那你要惩罚他们就派他们去驻防,董卓的凉州兵素来怕袁绍,怕关东人来会杀光他们。不如把他们派到陕县驻防,那里可以挡住关东军前来,又能表达绝无加害他们的意思。王允同样拒绝,他认为关东军是盟友,如果挡住路,安抚了凉州人,反而让关东人认为跟我们不是一国的怎办。

当时长安都谣传王允要杀光所有凉州人,董卓在各地的旧部都拥兵自守,而且他们看王允连顶撞他的蔡邕都杀了,那我们一定都容不下,既然你不给我们路走,倒不如放手一搏。就这样李傕郭汜联手打回长安,王允兵败后自尽。看完王允的思考逻辑,真的很难理解,王允不知道在坚持什么,他等于活生生把董卓余部逼反,最终把自己害死,他的思考逻辑真的很诡异。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除掉董卓后的吕布、王允,为什么最后会一死一逃呢?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布,秦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吕布、王允联手除掉董卓后,为何控制不住局面,最后一死一逃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

  • 王允为什么不将貂蝉占为己有,而是将她送给董卓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允,三国

    王允和貂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貂蝉,古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自古以来哪个男人不爱美色,就算七老八十也会有想将美女占有的心,更何况是这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一等一的美女。既然是这样的美女,为何王允不将其占为己有,反而送给董卓、吕布呢?在《三国演义》中,

  • 朱棣起兵的时候,为何没有藩王帮朱允炆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允炆

    大家对于明朝历史肯定也有一定的了解,明朝整个时期对外很强硬,有着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赞誉。但明朝相较于其他汉人朝代,总体上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与其内部政治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明朝的战争很多,不管是对外还是内部战争。整个王朝一直都没有一个安定的内外环境。明初的靖难之役就是一个

  • 马援一生忠心为国,战死沙场,后世流传的马革裹尸的典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援

    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大功臣,平生致力于安定国家的疆域,对于东汉的边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援英勇善战、忠心爱国,为了国家勇于牺牲的精神被后世广为传颂,令后人的钦佩,如今有不少成语的典故出自于马援的事迹。马援的典故有哪些马援平生都在为国征战,涌现出了不少有关他的典故,包括善鉴名马、马伏波射潮、虮虱无依、

  • 曾经评定西羌和越南叛乱的马援,是如何被苗人打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东汉

    建武二十四年秋,刘秀任命马援为南征军总司令,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四副将,募中原十二郡之甲士及罪囚共四万余人,南下平定武陵之乱。马援自不必说,我们来看看他这几个副将,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杨虚侯马武,绿林好汉出身,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名将中南七宿之首,一生南征北讨,屡建奇功,后因坐杀军吏免职,

  • 马援铜柱是真的吗?铜柱现在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援铜柱,马援,汉朝

    东汉时,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反汉,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定了交趾,并在其地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方的边界。历代文人的诗赋中常提到这一历史古迹。庾信《哀江南赋》云:“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宋之问《韶州诗》:“珠崖天外郡,铜柱海南标。”张籍《送南客》:“夜市连铜柱,巢居独象州。

  • 匈奴为何要囚禁苏武与张骞?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匈奴,苏武,张骞,汉朝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匈奴曾经扣押他很久。扣押期间他曾出逃,但是逮到他之后匈奴单于并没有杀他,原因一起来揭秘:为瓦解张骞斗志

  • 汉朝历史解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是为了旅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张骞,西域,

    张骞第一次以汉朝使者的身份,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历史上称这次出使为“凿空”。张骞因此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汉代以前,西域对几乎所有中原人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神秘地方。西汉初年的时候,人们逐渐从东西往来的行商的描述中了解到西域的一些情况,仍很有限。公元前138年,终于有一位中原勇士,率

  •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骞,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

  •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简介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知道,在汉代之前,我们的国家相对封闭,西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不过在西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西域的情况逐渐了解起来,但是十分狭隘。之后,终于有一件事使得中原和西域沟通起来,这件事就是张骞出使西域。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