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为何立郭圣通为后,而抛弃了最爱的发妻阴丽华呢?

刘秀为何立郭圣通为后,而抛弃了最爱的发妻阴丽华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2/13 16:32:33

刘秀为何不一开始就立阴氏为皇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这个问题表面上简单,其实非常深奥,如果搞不清历史背景,很容易被史书欺骗!

一般认为,阴丽华是刘秀的最爱,“娶妻当得阴丽华”嘛。至于当初为何立郭圣通,理由很简单郭圣通的舅舅刘杨势力太大。

很负责任地说,这个答案太表面化,没看清当时的历史背景。其实这件事跟爱情无关,一切都是政治需要,在两次重大危机关头,刘秀拿自己的婚姻,换取江山社稷的稳定!

郭圣通被立政治需要是关键

有人认为,郭圣通被立为皇后,是因为她的舅舅刘杨势力太大,刘秀靠刘杨的支持才登上皇位,他不敢得罪刘杨。

这个观点只能说,有一点点道理,不是主因。

史书说刘杨拥兵十万,其实无论从数字还是战斗力上看,水分都很大。刘杨在刘秀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在于兵力有多强,而是改变刘秀与王郎势力平衡的支点,他支持谁,天平就倒向谁。

王郎消灭后,刘杨的这个价值点,也就跟着烟消云散。刘秀登基后,刘杨的家族兵根本不足以威胁到刘秀。

更重要的是,在册立皇后之前,刘杨因谋反罪被杀,他的家族军事势力荡然无存。因此,刘杨威胁论根本不存在,甚至对郭圣通立后产生了负面作用。

那么,刘秀为何立了郭圣通,抛弃了最爱的发妻阴丽华呢?

1.刘秀对二人没有感情偏向

世人被“娶妻当得阴丽华”欺骗,认为阴丽华才是刘秀的心头肉,其实扯淡。种种迹象表明,郭圣通与阴丽华,在刘秀的私人感情里,不分上下。

说几个最直接的证据。郭圣通与阴丽华,各为刘秀生了五个儿子。刘秀的五个女儿,其中一个确认是郭圣通所生,其余无法考证。阴丽华建武元年回到刘秀身边,直到建武四年,才为刘秀生下一子刘庄

由此可见,前期刘秀很可能更加偏爱郭圣通。所以,从私人感情上讲,刘秀立郭圣通为后,一点不意外。

2.郭圣通有嫡妻身份

当初刘杨与刘秀联姻,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外甥女做妾,也就是说,郭圣通进门后,阴丽华已经降为妾室。

这个事实让很多喜欢完美爱情的人无法接受,可事实就是如此。刘杨拿十万大军作嫁妆,外甥女连个名分都没有,脑子进水了?

嫡妻当皇后,名正言顺,刘秀不可能刚即位就废嫡立庶。

3.刘秀需要郭圣通的政治价值

以上两点都不是主因,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刘秀当时所面临的政治局面,才能理解郭圣通被立的深意。

刘秀登基不久,接连遭遇内部危机,先是刘杨谋反,紧接着是渔阳太守彭宠谋反,再后来是涿郡太守张丰谋反。这几起谋反事件,都集中在一个群体——河北豪强士族集团。

刘秀的政治根基就是两大豪门集团,一个是以幽州、冀州为班底的河北集团,一个是以南阳、颍川为班底的南阳集团,这两大集团之间并不团结,暗流涌动。

刘秀虽然是南阳人,起家却在河北,河北集团在刘秀阵营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刘秀的东汉政权,本就是“股份制”结构,河北集团这个大股东一旦集体反水,刘秀坐不住皇位!

事实上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河北集团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耿纯是刘杨的外甥,刘植与刘杨同宗,且关系密切,耿况与彭宠、张丰常年互保共存。

这几起谋反事件,就是点燃河北集团反抗刘秀的导火索!刘秀如果不能洞悉河北集团的利益诉求,东汉政权不会比更始政权命长。刘秀怎么办?俩字——妥协!

怎么妥协呢?刘秀做了好几个动作,比如让刘杨的儿子袭爵,不搞清算;对彭宠谋反事件冷处理,不激化矛盾。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册立郭圣通为皇后。

郭圣通绝不代表她与刘秀的个人关系,而是河北豪强势力的代言人!当初刘杨之所以把郭圣通嫁给刘秀,就是因为郭家在河北的影响力。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就意味着郭氏外戚势力的建立,同时也就代表着河北集团的光辉未来。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郭圣通被立为皇后,河北集团涌动的暗流迅速平息,彭宠成了孤家寡人,这就是郭圣通起到的政治价值。

“废郭立阴”背后的政治玄机

既然刘秀与郭圣通感情甚笃,郭氏的政治价值有那么重要,后来怎么就发生了“废郭立阴”了呢?

我们省略分析过程,只说结论:时移世易,刘秀遇到了新挑战,这一次阴丽华的价值超过了郭圣通!

建武十三年全国统一,十四年刘秀下令全国“度田”,十五年因为“度田”,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暴乱事件。

“度田”,就是土地丈量,是刘秀对豪强士族集团大肆兼并土地、蓄养私奴,这一弊病动刀的前奏。西汉和新朝的灭亡,其根源就是豪门士族集团的土地兼并,东汉政权的建立,虽然依靠这个集团,可是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革除这个弊政。

所以,天下刚统一,刘秀就翻脸了,于是各地豪强势力纷纷武装暴动。

面对危局,刘秀展现了出色的政治才华,他一手硬一手软,平息了事态,其中软的一手,还是那俩字——妥协。

很多人不知道,暴乱的核心势力,正是刘秀的功臣集团。不过,到“度田事件”爆发时,河北功臣骨干分子,大多已经去世,势力大不如从前,而南阳势力则达到了空前强大的时候。因此,如何与南阳集团达成一致,是平息暴乱,及度田顺利推进的关键点。

阴丽华的价值,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凸显出来的。跟郭圣通一样,阴氏家族在南阳集团中,地位至关重要,他们与刘氏宗亲、樊氏、邓氏、宗氏、贾氏等豪门之间,都是姻亲关系。

也就是说,只要阴丽华当皇后,南阳各大豪族的远期利益就得到了保障!所以,阴丽华被立为皇后,无关爱情,而是她的政治价值把她推上了后位。

别拿道德评论皇家爱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郭圣通的上位,还是后来改立阴丽华,跟爱情几乎不沾边,一切都是政治需求!

有人说,阴丽华被郭圣通这个“小三”欺凌,很不公平。也有人说,郭圣通为刘秀登基立下大功,却被抛弃,更不公平。

不能说这两种观点有错,可是对政治家来说,爱情从来不纯洁,它必须服务于利益,不光是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更始各大集团的利益,也是天下苍生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说,单纯谈爱情,是不合时宜的,其中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看清楚本质,有时候很残忍,它剥离了想象中的美好,让本该完美的东西变得斑驳不堪,可是别忘了,缺憾的事才是最完美,瑕疵的人才更有魅力!

标签: 刘秀东汉

更多文章

  • 阴丽华:在汉光武帝刘秀背后默默支持着他,为他治理后宫、约束自己子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阴丽华,东汉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阴丽华的故事。阴丽华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历史上最为贤惠的皇后之一,而她的人生也是无数女人所向往的一生。除了美貌和智慧,她的品德作风更是趋近于完美,相夫教子、约束外戚,为东汉的鼎盛也作

  • 令光武帝刘秀痴迷一生的阴丽华到底是怎样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阴丽华,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阴丽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人生理想,执金吾是西汉时期负责监督京都、守护宫禁的军职,掌有兵权,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好男儿以此为建功立业的目标很正常,那阴丽华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刘秀称其是女子中的“

  • “娶妻当得阴丽华”,世人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阴丽华,西汉

    对阴丽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娶妻当得阴丽华”,东汉开创者刘秀第1次看见她,就想娶她当老婆。阴丽华不仅家门显赫,是管仲的后人;还是新野当地的大户,有钱又有势;更重要的是她这个人,美貌又贤德……于是乎,一场历史情感大剧缓缓上演,还是老套而俗气的三角关系,“凤

  • 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阴丽华如何成为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阴丽华,西汉

    阴丽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人物,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给后世的我们带来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而今天探讨的便是一对有趣的夫妻——刘秀和阴丽华,两人结婚

  • 曹操为什么杀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孔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准备南征刘表,理由是消灭割据政权,兴复大汉的一统江山。当然,曹操心里真正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一点,他再也不是刚出道时的那个曹操了。刚出道时的曹操,应该确实如他自述的那样,是全心全意要做一个汉室忠臣的。在出兵之前,曹操还腾出空来消灭了一个名声大大的高级知识分子,

  • 孔融因为反对曹操禁酒而遭灭族?孔融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融,曹操,禁酒,三国

    孔融是在建安元年之末离开北海去朝中任职的。来到许都,他先是做将作大匠,后迁九卿之一的少府。起初他与曹操的关系还算不错,曾有诗赞操“从洛到许巍巍,曹公辅国无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孔融发现曹操已将献帝架空,特别是建安五年那场宫廷血案之后,两人的关系便急遽恶化。最令曹操不能容忍的,也许是关于“酒禁”的争

  • 刘备救孔融:太史慈如何说服刘备出兵援救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史慈,孔融,刘备

    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管亥围困。太史慈拿了孔融的求救书信,杀出重围,向平原县令刘备求援。孔融和刘备素不相识,太史慈和刘备也毫无交情。但刘备却毫不犹豫,带着关羽、张飞紧急赴北海增援……太史慈为什么能说服刘备出兵援救孔融——中间立场策略管亥率领十万黄巾军来围攻北海孔融,除非孔融提供军粮一万石方肯撤军。孔融

  • 你只知道“孔融让梨” 却不知道“孔融一门争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东汉

    东汉的“党锢之祸”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即一个名叫张俭的山阳(今山东邹城)郡督邮看不惯大宦官侯览的家属在山阳作恶,上书以予弹劾,和大宦官侯览结下了私仇。过了三年,即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侯览为了报复张俭,就指使人上书诬陷张俭,说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党,分别立号,其

  • 为什么曹操一定要将名士孔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导读:孔融无人不晓,“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典范,孔融也因此给世人留下了品性善良、尊进兄长的形象。长大后的孔融在乱石中从政失败,以不孝、谋反之最被处死,给世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为何曹操欲除孔融而后快?网络配图事出必有因,其中最致命的因由莫过于孔融盛名之下恃才傲物、不识时务地莽撞谏

  • 曹操为何要推崇嘲讽自己的孔融?只因尊重孔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一时间,许都人才济济。既有曹操在一起同患难的战友,也有曹操并不喜欢的人物。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如此,曹操非常推崇孔融。曹操为何高看孔融,这里面的原因倒是有案可稽。首先,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孔融自己说过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名人的后代自然也是名人,这不过是当时另类拼爹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