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只知道“孔融让梨” 却不知道“孔融一门争死”!

你只知道“孔融让梨” 却不知道“孔融一门争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91 更新时间:2023/12/11 7:55:51

东汉的“党锢之祸”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即一个名叫张俭的山阳(今山东邹城)郡督邮看不惯大宦官侯览的家属在山阳作恶,上书以予弹劾,和大宦官侯览结下了私仇。过了三年,即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侯览为了报复张俭,就指使人上书诬陷张俭,说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党,分别立号,其本人名列“八极”,伙同其他的“八俊”、“八顾”,共同搞阴谋诡计,“图危社稷。”,从而发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天下各州各郡动荡不安。

被通缉的张俭困迫遁走,望门投止,沿路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天下人家,莫不重其名行,冒着家破人亡的牵连大罪保护他、收容他。这样,张俭辗转逃难,虽然遁出塞外,免于一死,但他所投靠的人家,“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而从这一事上,也反映出人们对宦官的愤怒和对党人的同情。

孔融的哥哥孔褒,和张俭是至交,张俭曾经去投奔孔褒,孔褒不在家,孔融负责接待。

张俭到孔家逃难这年,孔融已经十六岁了,可张俭还是觉得他太年轻,不信任,准备改投他处。孔融大笑着说:“我哥哥虽然不在家,我同样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待客的啊。”热情地留下张俭,住了好几天。

郡吏得到消息前来抓捕,张俭已经脱逃,于是将孔褒、孔融抓回审讯。孔融率先认罪说:“张俭是来过我家,但已经走了,我哥哥并不在家,接待张俭的是我,要问罪,就由我一人承担好了,跟我哥哥无关。”孔褒赶紧说:“张俭来找的是我,我弟弟并不知他的来历,罪在我孔褒一人。”郡吏听他兄弟两人抢着揽罪上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传讯孔母。孔母竟然是这样回答的:“我的丈夫已死,我是一家之长,家里出的所有罪责,都应该由家长担任,我甘心认罪!”

一门争死,彻底将郡吏难住了,于是将供词申奏朝廷,最后将孔褒诛杀抵罪。

(孔融画像)

孔褒虽死,孔融由此名声大振。

陈留人夏馥,为前“八顾”之一,听说张俭为逃一己之命,牵累了无数无辜人员,不由得悲叹道:“自己作孽,应由自己承当,却凭空去牵连善良的人;一人逃死,祸及万家,实在生不如死,何必活下去!”说完,剃光须发,遁入林虑山中,隐姓埋名,“亲突烟炭,形貌毁瘁”,过起了野人生活,连过了两三年,没有人知他的去向。夏馥的弟弟偷偷给他送去一点衣物,夏馥大怒,警告他说:“你这是将灾祸带来给我啊!”将他斥走。

汝南人袁闳(袁安的后人,袁绍袁术的堂兄弟),本来也想学习夏馥的做法,远遁深山,奈何家有老母亲,不忍远离,于是筑起一个土室,不设门户,只开一小窗,自己趴在土室中生活,每日从小窗纳入饮食;母亲想他了,就到土室的小窗前和他聊天,母亲一转背就把窗掩闭;母亲之外,即使是兄弟妻子,一律不得相见,这种非人生活一过就是十八年,最后在土室中病故。

陈留人申屠蟠为避祸,不得不在树上筑巢……

正是因为有这些节行高洁的名士,东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整体道德水平最高的时代。

超称:“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为儒学最盛时代。”

标签: 孔融东汉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曹操一定要将名士孔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导读:孔融无人不晓,“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典范,孔融也因此给世人留下了品性善良、尊进兄长的形象。长大后的孔融在乱石中从政失败,以不孝、谋反之最被处死,给世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为何曹操欲除孔融而后快?网络配图事出必有因,其中最致命的因由莫过于孔融盛名之下恃才傲物、不识时务地莽撞谏

  • 曹操为何要推崇嘲讽自己的孔融?只因尊重孔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一时间,许都人才济济。既有曹操在一起同患难的战友,也有曹操并不喜欢的人物。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如此,曹操非常推崇孔融。曹操为何高看孔融,这里面的原因倒是有案可稽。首先,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孔融自己说过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名人的后代自然也是名人,这不过是当时另类拼爹的把戏。

  • 三国探究:孔融为何不能成一方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孔融

    导读:孔融在三国中很有名气,很多人认为曹操杀他是因为嫉才,其实这是错误的,孔融的文学才能确实不错,但要想在三国中成就一番大业,这是不够的。孔融是三国名士,也是建安七子的第一位人物。小时候曾经因为四岁让梨的故事而被称为神童,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去拜谒当朝大名士李膺而名扬天下。十六岁的时候,党锢之祸横起,党

  •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融

    孔融一生的成就巅峰,应该在四岁那年,什么成就呢?让了个梨子。孔融让梨这么说一点不假,他成年以后,虽有五车才华,但于国家并没有做什么特殊贡献,反而喜欢抨击政治,言辞及其激烈,时常有出格言论,放荡不羁。也正是因为孔融放荡不羁的性格,才将他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悬崖。既然是文人,上不了战场,就多做点对国家有意义

  • 孔融被处死前求曹操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成了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

    大家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对孔融其人一定都不甚了解。孔融系出名门,他是孔子的第20世孙,他才学过人,是建安七子之一。不过最终孔融因与曹操政见不和被曹操所杀,还牵连了自己的儿子,被捕时,孔融儿子的一句话流传千古,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件事情。当时孔融是三国的名士,在社会上声望很高,他四岁就有让梨之名,

  •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招来杀身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孔融

    孔融让梨,千古留名,这个典故我们应该都知道。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孔融让梨这个典故的。话说有一次大人买回来了一堆梨,当时孔融才四岁,因为年纪小,所以大人就让孔融先选一个。出乎意料的是孔融选择了了最小的一个,而不是最大的,这让大人们很惊讶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到“我年龄最小,当

  • 曹操从不怕被人骂,但为何就忍不了孔融而非杀他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三国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是中国小朋友从小学习的好榜样,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四岁都知道礼仪谦让的孔融,后来竟因为“不遵超仪”等罪名被曹操处死,他到底死得冤不冤?一、diss上司,孔融的“嘴贱”由来已久孔融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对上司总是出言不逊。老曹要给儿子娶甄宓作媳妇,孔融杜撰了一个“

  • 孔融:从“让梨”暖男到被曹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融,曹操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名气最大的“网红”,如果说还有人同时在这两个维度超过他,不用想,那很可能是吹牛。孔融之所以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小时候让了一次梨。此后,作为睡前必备,让梨的故事被大人反复讲述。据说有些小朋友听得快要吐了,有人说,让个梨,有什么了不起的?确实不一般,不信你去试试?你肯定抢那

  • “孔融让梨”真的是因为孔融谦让吗?真正的孔融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孔融

    “孔融让梨”真的是因为孔融谦让吗?真正的孔融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若要分析曹操这个人的性格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阴险狡猾和知人善用是绝对离不开的。曹操能够在三国时期留下威名,他死后的幕僚团队功不可以没。传闻这智囊团的人数有近一百人,只要你有真本事,不论你人品优劣、行为作风

  • 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孔融是因为什么事情被而杀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孔融

    还不知道: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孔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上学学的第一个小故事。孔融是一个文学家,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因为性格刚正,喜欢评论天下时政。也正因为他这样的性格,导致他经常惹怒曹操,后来被曹操所杀。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