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从不怕被人骂,但为何就忍不了孔融而非杀他不可

曹操从不怕被人骂,但为何就忍不了孔融而非杀他不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06 更新时间:2024/1/8 6:27:46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是中国小朋友从小学习的好榜样,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四岁都知道礼仪谦让的孔融,后来竟因为“不遵超仪”等罪名被曹操处死,他到底死得冤不冤?

一、diss上司,孔融的“嘴贱”由来已久

孔融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对上司总是出言不逊。

老曹要给儿子娶甄宓作媳妇,孔融杜撰了一个“武王伐纣后,将妲己赐给周公”的故事来讽刺。不懂就问的曹操还真以为有这出,问出处。孔融说:“这不就是您当下这情况嘛!”曹操这才反应过来,人家是在拐着弯儿地骂曹家父子。

孔融从小就富有机变,真的假的杜撰在一起,信手拈来。他十岁时去拜访当时名士李膺。李膺不轻易见客,除非是亲戚等推辞不过的人。于是孔融对看门人说自己是李膺的亲戚。见到李膺后,李很纳闷这是他哪门子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交。”李膺和众宾客觉得这么个小屁孩儿竟有如此想象力,太惊诧了!结果,太中大夫陈韪说孔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怼他:“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搞得陈韪很没面子。

虽然孔融口嘴巴占了便宜,可也暴露了他的EQ缺陷。恃才傲物是很多有才之人常见的毛病,所以曾国藩总结人的失败原因无非是:懒惰、骄傲。

孔融成年后并未取得太大成就,还真有些应了陈韪的话。但如果孔融安分守己,也能守得一份平淡,当个幸福的人。可是他偏偏还有些才,而“才过德者不祥”,孔融最终遭到灭门之祸。

二、志大才疏,徒有“名士”躯壳

公元196年,袁谭率军攻击孔融。当时的孔融手下只有一百来人,战况万分火急。就在这关键时刻,孔融来了一出“名士秀”。

只见他端坐案前,执书高吟,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如果是耍诸葛亮骗敌的“空城计”,或者是为了和城池共存亡而保持的视死如归气概,那还都在情理之中。可是,孔融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敌人破城之际,孔融扔下书本和妻子儿女,开溜啦!成就了一个“孔跑跑”。可怜他的家人无辜送命。可见孔融这个人对事业、对家庭都是毫无担当。

从这之后孔融跑到曹操帐下当了一名谋士。但他“为人谋而不忠”,不是一心为主,而是开了怼上司的生涯,最终把自己“作死”。

曹操这样一个大政治家,做大事情的人,不会在一些言语、小节方面过多纠结计较。曹操也并非肚量狭窄不能容人,祢衡、张松都曾毫不留情面地骂过曹操,也没被杀,可是事情到了孔融就不同了,这是为什么?

三、无大局观,自身格局有限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鉴于民生的立场,曹操推行“禁酒令”,为节省粮食,扼杀奢侈之风。所以他的禁酒令以“酒可亡国”为名颁布。

这下子可把名士孔融激恼了。孔融在当时舆论界是大V级的人物,具有一定话语权。

作为名士,标配必须有酒!无酒不风流!不风流不名士!于是,孔融把满腹牢骚写成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文中说,古来圣贤爱喝酒的多了去了,从上古帝一直往下数,谁谁、谁谁谁……都爱喝酒,不喝酒不圣人;不喝酒就做不成大事!“酒之为德久矣!”

曹操说酒能误事,夏、商纣都是酒徒。孔融怼他,那是因为女人丢了天下,难道你还要禁止人们结婚吗?你禁酒还不就是吝惜粮食?!

其实,能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也是“酒迷”,但是他出于大局观颁发“禁酒令”,为的是节俭为民生之虑。可是贪恋“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孔融不具备曹操的格局,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强烈反对。

据说孔融曾对“父母子女关系”发表过一段惊世骇俗的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孩子不过是父亲情欲之下的产物,是母亲体内暂时存放的物品而已,哪里有亲可言?这段话到底是不是孔融说的,不得而知。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代子孙,就他的生活环境、秉承的家教而言,这话应该不是他的言论,很可能是反对派捏造的。那么,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四、政见不同,惨遭杀身之祸

曹操给孔融定的罪名有“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这些罪名里最严重的应该是“欲图不轨”。

当初孔融与曹操的关系还不错,也是经过一段“蜜月期”的。因为他们都有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理想。可是没多久,孔融就发现曹操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根本不是维护汉室,而是图谋自己的霸业。具有忠君思想的孔融则是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汉室,哪怕汉室已经无药可救。所以两人在政治立场上出现了无法弥补的罅隙。

杀孔融是曹操想而不一定就有机会做的事。所以,必须有一定客观机会或者一些外界因素让他痛下杀心。一旦萌生杀年,那么机会就会不远。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曹操根据霸业需要,必须扩大地盘,提出了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依托,谋求封国建制。孔融“嘴贱”的毛病又来了,他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在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这严重阻碍了曹操自立为王的野心,曹操必须铲除孔融这块绊脚石。

在对待刘表问题上,孔融为刘表开脱。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朝中有人主张讨伐,孔融却以为刘表虽然罪大,但考虑到国力,还是不要诛杀。这是为保持刘表势力来与老曹抗衡,曹操怎么会看不出来?

这些事情才是曹操真正要杀孔融的原因,而不是孔融平时对曹操说的那些冷嘲热讽的话。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临终诗》)。孔融的生命停止于五十五岁。可怜他那对不满十岁的小儿女,竟然看透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安然去赴死。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孔融:从“让梨”暖男到被曹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融,曹操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名气最大的“网红”,如果说还有人同时在这两个维度超过他,不用想,那很可能是吹牛。孔融之所以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小时候让了一次梨。此后,作为睡前必备,让梨的故事被大人反复讲述。据说有些小朋友听得快要吐了,有人说,让个梨,有什么了不起的?确实不一般,不信你去试试?你肯定抢那

  • “孔融让梨”真的是因为孔融谦让吗?真正的孔融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孔融

    “孔融让梨”真的是因为孔融谦让吗?真正的孔融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若要分析曹操这个人的性格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阴险狡猾和知人善用是绝对离不开的。曹操能够在三国时期留下威名,他死后的幕僚团队功不可以没。传闻这智囊团的人数有近一百人,只要你有真本事,不论你人品优劣、行为作风

  • 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孔融是因为什么事情被而杀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孔融

    还不知道: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孔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上学学的第一个小故事。孔融是一个文学家,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因为性格刚正,喜欢评论天下时政。也正因为他这样的性格,导致他经常惹怒曹操,后来被曹操所杀。那么

  • 曹操为什么不顾骂名处死孔融?孔融该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为什么不顾骂名处死孔融?孔融该死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说起孔融,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学课文里的那篇“孔融让梨”了。在我们的印象里,孔融从小勤奋好学,谦让有度,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他人,但是在三国时期,惜才若渴的曹操却不顾骂名杀掉了孔融,这期间又有什么缘由

  • 孔融小时候那么孝顺,长大后成了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东汉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孔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似乎已经成了刻在孔融身上的烙印,纵然经历了千年之久,每每提起孔融,似乎还是能够想起。孔融当真是这么一位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就不行的人么?01早慧造就了孔融的孝名。孔融的聪明大家应该是有所耳闻的。四岁的时候,孔融就

  • 孔融被处死前,他的9岁儿子说了一句千古名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孔融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孔融系出名门,他是孔子的第20世孙,他才学过人,是建安七子之一。不过最终孔融因与曹操政见不和被曹操所杀,还牵连了自己的儿子,被捕时,孔融儿子的一句话流传千古。当时孔融是三国的名士,在社会上声望很高,他四岁就有让梨之名,成年后更是被誉为“

  • 孔融明知曹操的脾气 为什么还要故意激怒曹操从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曹操

    还不知道:孔融被杀到底是因为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孔融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不过孔融是一个性格比较耿直的人,言行也很激烈,最后惹怒了曹操所以被斩杀。不过孔融明明知道曹操的脾气,为什么还要故意惹怒曹

  • 孔融为什么要反对曹操篡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融,汉朝

    你们知道孔融为什么要反对曹操篡位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从气质上说,孔融属于汉末名士的风格,而不像三国时期盛行的那种谋士、策士,少年知名。所以他刚一出仕,就是受当时的司徒杨赐的征辟,进入司徒府。之后,在考核官员的时候,他无所避讳,弹劾了很多当时的中常侍举荐的人,得罪了宦官集团。何进从河南

  • 孔融让梨是什么故事?长大后的孔融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融,汉朝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后汉书·孔融传》中《融家传》记载: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去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是家喻户晓,那长大之后的孔融又成了什么样子呢?孔融,字文举,鲁国人,是孔子第19世孙,太

  • 揭秘:曹操和孔融为什么会成为政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融,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孔融和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一代枭雄, 他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文学诗歌的创作上,都表现出相当杰出的才能。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东汉末年著名的一代大儒,曾是少年神童,后来为官,在朝野享有盛名,当时有个叫祢衡的人认为,满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