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的陈平真的与嫂子有染吗?

揭秘:历史上的陈平真的与嫂子有染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4/2/21 5:40:53

陈平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楚汉相争期间,汉王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这对刘邦来说自然是好事,可对他的下属来说就没这么乐观了。首先是人才太多,自己出风头的机会就少了;其次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往往不那么容易相处。因此在刘邦阵营中打小报告的事情时不时就会发生。今天夜读史书就来与大家聊聊一桩关于西汉名相陈平的“盗嫂受金”事件。

陈平早年投靠过魏王魏咎,后又转入西楚霸王项羽手下做谋士。项羽英雄盖世,但不擅谋略,而且也不怎么重视身边那些出谋划策的人,陈平空有满腹韬略却无处可用。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平结识了刘邦,陈平觉得刘邦这个人虽然有点狡猾,但知人善任,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于是他通过一个叫魏无知的人牵线,改投到刘邦阵营中。

当时刘邦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正急缺各种人才。陈平的到来让刘邦非常高兴,于是破格提升他为监护三军将校。刘邦重用贤能本没什么不妥,可是周勃灌婴等人却不干了,他们认为自己随汉王出生入死才有今天的地位,凭什么陈平一介文弱书生刚刚加盟就能与他们平起平坐。

于是,周勃、灌婴跑到刘邦那里告状说:“陈平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但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他在家乡时曾和自己的嫂子私通。后来在魏王、项王那边都是因为混不下去了才跑到我们这里。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他,他却收受低下将领们的贿金,给钱多的就被善待,给钱少的就被晾在一边。这种反复无常的奸诈之人,大王还是要多加小心。”

听了周勃、灌婴的控诉后,刘邦派人悄悄调查陈平,发现这些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刘邦感到很生气,他立即找来陈平的介绍人魏无知,指责他怎么介绍了这样一个人过来。魏无知回答道:“我推荐陈平是看重他的能力,您询问的是他的品行。假设一个人品行很高尚,但却是无能之辈,这样的人对您的事业能有什么帮助?眼下正是与楚军决战的关键时期,陈平与他的嫂子私通,收受贿金这些破事还是先不要太过深究了。”

刘邦觉得魏无知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但心里还是不太舒服,于是又把陈平叫过来询问。他对陈平说:“先生侍魏不中,事楚而去,如今又跑到我这边,难道讲信义的人都这样做事的吗?”陈平回复道:“臣事魏王,魏王不采纳臣的主张;臣事项王,项王又对臣不信任。我听说汉王知人善任,所以投靠大王。臣两手空空跑到这边,如果不收受一些贿金就无法应付日常开销。臣向大王提出的计策望大王采纳,如果觉得臣出得都是馊主意,那么我收受的钱都还没动过,大王尽可以全部没收,臣可以立马辞官回家。”

听了陈平这番话,刘邦觉得确实是自己要求过分苛刻了。陈平再怎么优秀也终归是凡人,不能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何况陈平刚投靠不久,薪资微薄,收受贿金也是无奈之举。于是刘邦当面向陈平道歉,并对他给予重赏,还升他做护军中尉。“盗嫂受金”事件就这样了结了。

大多数人都认为,最优秀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德”与“才”往往也有大小之分。在“盗嫂受金”事件中,陈平小德有亏(收贿金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但却是一个经世之才。作为团队管理者的刘邦很清楚孰轻孰重,因此他在曝光了陈平的劣迹后反而更加重用,由此也使陈平对刘邦更加死心塌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时候眼里不揉沙子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楚汉相争期间,汉王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这对刘邦来说自然是好事,可对他的下属来说就没这么乐观了。首先是人才太多,自己出风头的机会就少了;其次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往往不那么容易相处。因此在刘邦阵营中打小报告的事情时不时就会发生。今天夜读史书就来与大家聊聊一桩关于西汉名相陈平的“盗嫂受金”事件。

陈平早年投靠过魏王魏咎,后又转入西楚霸王项羽手下做谋士。项羽英雄盖世,但不擅谋略,而且也不怎么重视身边那些出谋划策的人,陈平空有满腹韬略却无处可用。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平结识了刘邦,陈平觉得刘邦这个人虽然有点狡猾,但知人善任,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于是他通过一个叫魏无知的人牵线,改投到刘邦阵营中。

当时刘邦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正急缺各种人才。陈平的到来让刘邦非常高兴,于是破格提升他为监护三军将校。刘邦重用贤能本没什么不妥,可是周勃、灌婴等人却不干了,他们认为自己随汉王出生入死才有今天的地位,凭什么陈平一介文弱书生刚刚加盟就能与他们平起平坐。

于是,周勃、灌婴跑到刘邦那里告状说:“陈平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但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他在家乡时曾和自己的嫂子私通。后来在魏王、项王那边都是因为混不下去了才跑到我们这里。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他,他却收受低下将领们的贿金,给钱多的就被善待,给钱少的就被晾在一边。这种反复无常的奸诈之人,大王还是要多加小心。”

听了周勃、灌婴的控诉后,刘邦派人悄悄调查陈平,发现这些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刘邦感到很生气,他立即找来陈平的介绍人魏无知,指责他怎么介绍了这样一个人过来。魏无知回答道:“我推荐陈平是看重他的能力,您询问的是他的品行。假设一个人品行很高尚,但却是无能之辈,这样的人对您的事业能有什么帮助?眼下正是与楚军决战的关键时期,陈平与他的嫂子私通,收受贿金这些破事还是先不要太过深究了。”

刘邦觉得魏无知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但心里还是不太舒服,于是又把陈平叫过来询问。他对陈平说:“先生侍魏不中,事楚而去,如今又跑到我这边,难道讲信义的人都这样做事的吗?”陈平回复道:“臣事魏王,魏王不采纳臣的主张;臣事项王,项王又对臣不信任。我听说汉王知人善任,所以投靠大王。臣两手空空跑到这边,如果不收受一些贿金就无法应付日常开销。臣向大王提出的计策望大王采纳,如果觉得臣出得都是馊主意,那么我收受的钱都还没动过,大王尽可以全部没收,臣可以立马辞官回家。”

听了陈平这番话,刘邦觉得确实是自己要求过分苛刻了。陈平再怎么优秀也终归是凡人,不能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何况陈平刚投靠不久,薪资微薄,收受贿金也是无奈之举。于是刘邦当面向陈平道歉,并对他给予重赏,还升他做护军中尉。“盗嫂受金”事件就这样了结了。

大多数人都认为,最优秀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德”与“才”往往也有大小之分。在“盗嫂受金”事件中,陈平小德有亏(收贿金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但却是一个经世之才。作为团队管理者的刘邦很清楚孰轻孰重,因此他在曝光了陈平的劣迹后反而更加重用,由此也使陈平对刘邦更加死心塌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时候眼里不揉沙子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刘邦留下陈平是他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之一。陈平不仅在刘邦打江山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在刘邦去世后成功平定诸吕之乱,确保大汉江山没有旁落到外姓人的手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刘邦留下陈平是他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之一。陈平不仅在刘邦打江山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在刘邦去世后成功平定诸吕之乱,确保大汉江山没有旁落到外姓人的手中。

标签: 陈平西汉

更多文章

  • 陈平作为西汉的大功臣 陈平为什么会娶一个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汉,陈平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汉丞相陈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今河南原阳县),是西汉的大功臣。在汉高祖刘邦的时候,陈平因功先后被封为户牖候和曲逆候。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任命陈平为郎中令,最后又升至右丞相。吕后死后,陈平与太尉周勃密谋平定了“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帝

  • 樊哙的功绩显著,刘邦为什么还要派陈平去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哙,西汉

    樊哙和刘邦是同乡,都是沛县人,他们相识很早,不仅是好兄弟还是连襟,樊哙的妻子吕媭是吕后的胞妹。樊哙家境贫寒,以屠狗维生。樊哙,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邦担任泗水亭长之时,因释放囚徒触犯秦代律法,被迫隐居芒砀山。秦末农民起义大爆发以后,樊哙奉沛县令之命请刘邦回

  • 三国曹魏名将李典:屡立战功 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典,名将,曹操,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

  • 为何三国大将李典的形象总是让人颇为钦佩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李典

    东吴三世老将程普曾高度评价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里着重表明了周瑜为人儒雅、胸怀宽阔,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汉末三国,不仅是东吴的周瑜有儒将之风,在曹魏,也有一位谦谦君子,陈寿评价其“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个人就是李典。恂恂长者-李

  • 三国曹操部下李典究竟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典

    三国李典李典是东汉末年之时,曹操麾下的一员名将。李典为人谦虚谨慎,深明大义,又好儒学,颇有长者之风,军中的人都对他十分尊敬。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典的简介吧。李典画像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活了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了。后来,曹丕念在他往日的功劳和高尚的节操,追谥其为愍侯。李

  • 李典:名将李陵的七世孙,还是曹操的爱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典,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曹操的爱将,就不得不提五子良将,五子良将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了,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但是除了这五位之外,还有很多武将都是非常的出色,比如被称作“古之恶来”的典韦,“虎痴“许褚等,而除了这些名气比较响亮的武将之外,

  • 李典的军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典,曹魏

    大魏有儒将,巨鹿李曼成。少自有雄气,不与诸人争。好文习左传,博观卓不群。恂恂若不及,谆谆长者风。英华三十六,花谢满院庭。读三国,品人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和朋友们来聊聊曹魏名将李典。在曹魏阵营中,李典属于年轻的元老,他投靠到曹操帐下比较早。曹操刺董失败后,逃回故乡陈留县,树起义旗,延揽天下英雄才

  • 揭秘东汉隐士庞德公究竟是庞统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隐士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出名的隐士。庞德公,字尚长,是襄阳人。庞德公才华洋溢,为人低调俭朴,深受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的敬佩。庞德公为人友善,闲暇之时,会和司马徽等人把酒言欢,日子过得惬意而舒适。有一天,司马徽来到庞德公家中,碰巧庞德公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走入庞德公家中,让庞德公的妻子与儿女备好下酒

  • 庞德忠义度武力值不输关羽为何名气没有关羽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

    庞德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一员猛将,他武力超绝,曾经力战关羽而不败,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勇武过人,后来在和关羽作战的时候被关羽水淹七军,当场擒获,因为誓死不降所以被杀。庞德年少的时候就很骁勇善战,当时他在马腾的手下办事,跟着马腾一起抗击外族,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后来庞德跟着马腾一起对抗袁尚,当时有个叫郭

  • 曹操都为之落泪的庞德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庞德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一员猛将,他武力超绝,曾经力战关羽而不败,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勇武过人,后来在和关羽作战的时候被关羽水淹七军,当场擒获,因为誓死不降所以被杀。庞德年少的时候就很骁勇善战,当时他在马腾的手下办事,跟着马腾一起抗击外族,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后来庞德跟着马腾一起对抗袁尚,当时有个叫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