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携王是什么人?一个正统的帝王

周携王是什么人?一个正统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13 6:56:50

你们知道周携王-一个正统的帝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在很多人印象中西周的最后一位天子是周幽王,周幽王之后就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迁都洛邑后的周朝我们称为东周,这中间看着时间衔接的完美无缺,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通常认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最后被犬戎兵杀死。周幽王死后,在诸侯们的支持下,周幽王时代的废太子姬宜臼继承了周幽王的王位,历史上称其为周平王。周平王在即位后不久,就把周朝的首都迁到了洛阳,将平王东迁视为东周的开始。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今天让我们去了解其中的真相。

首先我们从《系年》中: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得到信息为周幽王被戎狄杀死后,申侯等诸侯在申国共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但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所以九年之内诸侯们都不来朝贡他。而在同时,以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别名姬余、姬余臣)为周王。虢公翰一族也从此向东迁徙,立国于中山一带,以拱卫新成立的周王朝。从此,周朝二王并立。周王姬望即位二十一年后(公元前750年),晋文侯趁姬望巡视虢地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周平王并立的周携王。

周携王(约前794年─前750年),本名姬望,后世又称姬余、姬余臣,西周末代王。姬望的父亲是周宣王姬静,母亲是姜后。周幽王继位,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古钜鹿所指范围极大,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鄚阳城或望都县,鄚阳城即古颛顼城)。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托庇于外祖父申侯。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令交出废太子。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周幽王便与申国交战。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为护幽王亦力战死,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

周幽王被杀后,由于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故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新的周王。约以今河北省望都县或任丘县鄚阳城为王都,其京畿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二地(约含今易县、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任丘市、保定市、清苑县、望都县、高阳县。高阳县,汉称广望县,并置广望侯),以辛未年(公元前770)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周携王有虢公翰以及诸侯们拥护,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友旧晋,甚得周众与东方诸侯之心。战国楚简《系年》称周携王姬望为“惠王”,不用周平王所赐恶谥“携王”,也说明楚国与姬望王朝的友好交往。

二王并立初期晋国并未拥护弑父杀弟的周平王。周携王治政二十一年,东土无战事,各族和平发展,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却威胁到晋国向东北方向的拓疆发展。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为排除拓疆障碍,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进而派兵攻打莫国都城,鄚阳城由此毁于战火。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晋文侯由此获得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于京师”。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

周携王死后,其拥护势力分解为虞国、虢国、鲜虞国、鼓国、仇由国、肥国、中山国、莫国等多个国家。而周平王为了掩盖自己政权的非合法性。于是将有关于周携王的事情全部抹去,包括有关莫国的事。

标签: 周携王周朝

更多文章

  • 宗周倾覆引发了什么?周携王在历史上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朝,周携王,周平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携王在历史上是个怎么样的角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王朝的衰弱不能以一言概括蔽之。周王朝是一个创造且拥有精细礼制的王朝,周礼的核心就是严密的宗法分封等级制。周制具有着开创性和双重性,一方面分封体制下的政治体即宗盟各国对共同的宗主宗周有藩屏服勤的义务,

  • 周桓王姬林简介 周桓王是怎么是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桓王,姬林

    姬林是周平王的孙子,太子姬泄父之子。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周平王去世,因太子泄父早死,身为泄父之子的姬林被拥立继位,是为周桓王。[1]姬林在位期间,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以前,诸侯去世,其儿子于继位和治丧完毕后,

  • 周桓王为何要发动一场战争导致自取其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桓王

    周桓王姬林是姬泄父的儿子,周平王的孙子。说起来姬林本不是王位继承人,但当时的太子姬狐因为伤心过度病死了。姬林便被立为天子。姬林上位后,因为感谢郑伯扶立他为天子有功,所以就把一块土地赏给了郑国。从前,如果有诸侯死了,他的儿子想要继位必须去接受册封。但鲁桓公杀了他的兄弟隐公后,自封为天子,而且没有向周桓

  • 周朝历史上吃不起饭的天子,周桓王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桓王,周朝

    历史上也有好多比较穷的皇帝,有的皇帝穷是因为,他崇尚节俭;有的皇帝穷,是因为他真的很穷。但是穷到吃不上饭的皇帝,倒还是不多。虽然不多,但也还是有。下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的这位周朝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吃不上饭的周朝天子,便是周桓王。在鲁隐公摄政第六年的时候,由于这一年周王室的土地不丰收,所以没收获

  • “东周那些事儿”之屋漏偏逢连夜雨——周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庄王

    周庄王叫姬佗,周桓王的嫡长子,天子位的第一继承人。可能是因为姬佗太平庸,周桓王并不喜欢他,而喜欢自幼聪明的次子姬克,周桓王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对姬克的支持,以试探公卿大臣对立谁为太子的立场。结果除了周公黑肩以外,其他人都不来气儿。于是碍于“嫡长子继承制”的祖制,周桓王只有放弃了自己废长立幼的想法。但

  • 揭秘东周时期的君主周襄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周时期的君主周襄王

    周襄王是东周时期的君主,他在位时间三十多年,三十年间,他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诸侯国几乎已经凌驾在他之上,就连东周的国土都一再的缩小,完全没有一个国家的规模。那么这样一个君王,周襄王是怎么死的呢?周襄王怎么死的,历史记载的并不多,甚至连具体怎么死的也没有记载。历史学家只能根据周襄王的年龄来推断

  • 周襄王为何要将土地划分给晋文公?是周襄王亲手断送了周朝崛起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襄王,周朝

    周襄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周室自前770年东迁以后,诸侯崛起,周天子的权威是一天不如一天,逐步从天下共主逐步变成个傀儡。然而,也并不是没有崛起的机会,俗语有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诸侯打着周室旗号,拼了命的争夺天下霸权的时

  • 周元王姬仁简介 周元王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启战国时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元王,周朝皇帝

    周元王姬仁(?―前469年),姬姓,名仁,周敬王之子,敬王死后继位。前476年至前469年在位,在位8年,病死。葬处不明。姬元在位的时候,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姬仁在位期间,越王勾践于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州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姬仁也

  • 孔子的老师苌弘详细介绍 苌弘化碧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苌弘,孔子

    孔子师苌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一生勤于钻研学问,学术造诣很高,然而他仍不满于自己的学识,于是前往各地贤人拜师求学。苌弘就是孔子的老师之一。苌弘是周朝的贤大夫,他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在历法和算数上也有研究。但是他最精通善长的是音律乐理,在音乐之上有很高

  • 孔子的老师西周大夫苌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大夫苌弘

    苌弘是西周时的大夫,又称苌宏。后来由于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而被周人杀死,苌弘含冤而死,其血死后化成碧玉。苌弘化碧的历史典故就出自于此,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星象音律,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那么苌弘怎么读呢?苌弘的拼音是changhong苌和弘二字都读第二声。“苌”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从“艹”部,“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