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时期在中亚的影响力有多大呢?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唐朝时期在中亚的影响力有多大呢?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53 更新时间:2024/1/21 16:42:43

从历史上看,唐人说话做事,都极为自信乐观,天大的事情,似乎都能搞得定,所以他们的血管里,满满都是热血和豪情。

诗人们一个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平素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狂起来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自称臣是酒中仙”;粗暴起来起来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慈悲起来也能念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温柔人性起来,也能写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这种自信,让他们的军事行动不像是真事儿,反倒像美国超级英雄漫画一样的神奇故事。比如李靖几千步骑兵就能千里突袭,灭掉东突厥,生擒人家的可汗;比如王玄策孤身一人,就能干的出灭国擒王这样天大的事情,又比如中唐实力不行的时候,郭子仪一个老头,单枪匹马露个脸就能吓得各国联军知难而退。

这也建立在他们国力强盛、科技先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人口平均身体素质优秀的基础上,李世民就曾说过:“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这是压倒性的武力优势,他们想不自信都难。

唐朝尚武,号称“战斗民族”,开国的平阳昭公主一介女流,自领一军,功勋卓著;太宗李世民,一辈子最上瘾的事情就是亲临战阵,带头冲锋;中唐的名将浑瑊,12岁的毛孩子就陷阵杀敌;唐朝的文人,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腰里不带剑,手上不沾血,没有“匹马城南挑战”的武勇,是不配自称文化人的。唐朝前半段有个传统,叫做“出将入相”,不在边境领兵打仗,开疆拓土,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资格回朝当宰相的。

唐朝的名将裴行俭,就是一个科举出身的纯文人,书法造诣非常高。咱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唐朝曾经想办法帮助波斯萨珊王朝复国,当时波斯被阿拉伯人所灭,波斯末代王孙泥涅师跑到长安城寻求天可汗庇护。

当时的天皇李治和天后武媚娘看西域的突厥遗毒不太爽,这群鸟人不安分,还准备勾结吐蕃袭扰安西都护府。巨唐二圣就召见吏部侍郎裴行俭,让他护送波斯小王子泥涅师回老家复国,顺便收拾掉西域那些不开眼的杂碎。

然后,裴行俭一行人来到安西,只带了一千随从跑过去约会西域各部酋长,号称要打猎,结果当地一万多名年轻人鼓噪跟随,浩浩荡荡出发,同时召见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阿史那都支仓皇无措,直接被俘。接着拿阿史那都支的符契召唤西域各部酋长来为他求情,然后一并拿下,突厥另外一位可汗李遮匐交战后立马投降,束手就擒。裴行俭把这群老爷直接押送长安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裴行俭行军大漠之中,用兵万里之外,击败突厥各部,威压西域,生擒各部酋长,令人感觉是汗都没出,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然后施施然在碎叶城刻石记功,碎叶城在哪里?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

干完这一票,裴行俭继续派人护送波斯小王子复国,然而波斯大势已去,小王子泥涅师短暂复国之后,还是失败了,20年之后继续跑到长安城,被封了个左武卫将军,安度晚年。

巅峰期的巨唐就像美帝,经常帮助世界各国解决国际纠纷,甚至插手内政,当然了,巨唐的手法温和,以德服人,不像美帝那么粗鄙。

巨唐的号召力之强,堪称文明灯塔,导致东亚、中亚、西亚各国,都有很多精神唐朝人,唐朝想要搞点国际上的行动,根本不用像《红海行动》那样瞻前顾后,而是大大方方派政府官员和正规军去解决问题。

有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自干唐遍地都是,巨唐一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政府官员放个话,就会出现一大堆别国的“国际纵队”和“联合国军”来帮忙。

更多文章

  • 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估计这是最可信的解释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面像

    在明代帝王画像中,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最为特殊。帝王画像中多美化或写实,尤其是明代锦衣卫出身画家描绘的帝王像。而这位开国皇帝除了“标准”俊像外,还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丑化之像。在南薰殿旧藏中,朱元璋所存画像最多,一人就有13幅。如今,这13幅画像1幅在故宫博物院,12幅收藏在台北博物院。这13幅画像画了两个

  • 究竟是何宝物,随身携带的他直到二战结束后才上交给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宣统,也被称作清废帝。溥仪一生坎坷,三岁成为傀儡皇帝,十九岁时便被军阀将领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取消一切皇室优待,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溥仪离开紫禁城之前,曾带出不少珍贵的宝物,因为溥仪身无长技,大多宝物都被他变卖来维持生活。然而有一件宝物,却被溥仪一直

  •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妇好,武丁

    武丁与妇好的故事:公元前十二世纪时,正是中国殷商之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商王朝留给今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一位特殊的女人。揭秘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传奇女子她的名字叫“妇好”,是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的商王武丁之妻。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

  • 他智计过人,一夜筑冰城,曹操也感叹计谋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

    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可能就没有明天了。比如刘备收拾张裕,刘禅收拾刘琰,孙权收拾陆逊,曹操这边比较多,孔融、许攸、崔琰先后倒下,再加一位娄圭,字子伯。先感谢裴松之,正是他引注的《吴书》、《魏略》,娄圭才能“重见天日”。娄圭是南阳人,也

  • 慈禧在临死前说的话,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慈禧

    在中国历史上,慈禧大约是唯一能和武则天相提并论的女性。这个女人,究竟是卖国贼还是让中国多活了30年的救世主,至今仍存在争议。这位不平凡的女强人,在面临死亡时,会留下什么样的惊世遗言呢?1908年11月15日,慈禧梳洗完毕,用完早膳后,六时,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共与皇后(即光绪帝之妻,叶赫那拉氏,也就是

  • 古代将军为何很少骑白马去打仗,看完原因估计你也不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赵云

    战马,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封建时代,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其速度快、冲击力强而受到广泛青睐,稍有些地位的军官都会给自己配备一匹战马,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及保命能力。那么,古代的将军一般喜欢挑选哪种颜色的战马作为坐骑呢?有人会说,当然是白色的了,又帅又潇洒,向赵子龙一样,银枪白马,杀个三进三出,岂不快

  • 历史上十大昏君,你们认为哪位该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君王,昏君

    君王可谓万人之上,是权力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盛衰的关键人物。古往今来,明君造就盛世,昏君加快衰落或直接导致亡国。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上的10大昏君。1.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昏庸指数: ★★★上榜理由:不问政事,重用奸佞小人,荒淫无度废嫡立庶。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

  •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司马懿

    很多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曹操做司空的时侯,征辟司马懿,他是这样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是为汉室尽忠?不是的,司马懿深知,创业多难啊,摘桃子才是正道。虽然口头上说着不愿意出仕曹魏,但老成谋国的司马懿还是投奔

  • 张郃欺负黄忠年老,被黄忠打败,为何遇到赵云直接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黄忠,赵云

    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黄忠请战,诸葛亮智激黄忠,黄忠和严颜一起去抵挡张郃,黄忠领兵出关,张郃看见黄忠,欺负黄忠年纪大,与黄忠大战二十多个回合,却没想到被严颜抄了后路,张郃兵败,退了八九十里。张郃以为黄忠年纪大,老了,没用了,以他的武力,拿下黄忠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张郃却想当然了,黄忠不仅不服老,而且

  • 此人是开国皇帝,却埋在土堆之下,2000年无人可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秀

    刘秀身上承担的是延续大汉的重任,王莽建立新朝之时他不过是一介布衣罢了,名为汉室宗亲,实际上跟后来的刘备没什么大区别。可刘秀厉害,他再三衡量天下大势,明白王莽所为已经犯了众怒,便高居汉室宗亲的旗帜,起兵图谋大事了。“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者数不胜数,皇族血脉也大有人在,为何刘秀就能脱颖而出,成为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