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秘史:唐太宗李世民为啥瞧不起父亲李渊

大唐秘史:唐太宗李世民为啥瞧不起父亲李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1/8 12:47:56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铲除了他的两位亲兄弟,接掌了国政——实际是家政——大权。有些人蛮奇怪,问:作为一家之长的李渊,为什么就不追究二儿子弑兄杀弟的责任,反过来还十分知趣地乖乖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

老爸几斤几两,在儿子李世民这儿,早掂量得一清二楚。一路走来,李世民看穿了他爸其实是个软蛋,于是乎很瞧不上这个老爸,最难忍的就是李渊优柔寡断、出尔反尔。

网络配图

按说李渊和隋炀帝杨广的关系,非常人可比,两位是姨表兄弟。就这,有一回李渊吓得差点尿裤子。

隋末群雄割据图

怎么回事呢?一度,隋炀帝对手下臣子总疑神疑鬼,恰巧这时节李渊接到皇帝表弟杨广的诏命,让他到行宫来见,李渊正病着,行动实在不便,就给皇帝告了个假。李渊有个外甥女姓王,是杨广的嫔妃之一。事后,外甥女来告诉舅舅李渊:你没去见驾,皇帝好像有些不高兴。李渊忙问外甥女咋看出皇帝不高兴,王氏说:见你没来,皇上立马脸吊着问我:“汝舅何迟?”你舅为啥迟迟不见?我解释说舅舅病了,结果皇上更来气,说病得死得了吗?

李渊听罢外甥女叙述,浑身顿时筛糠,以为表弟怀疑他有异心,干脆天天借酒买醉,然后又行贿受贿自己糟蹋自己,用这办法消解杨广对他的猜忌。

李渊进攻长安路线及日程图

再说最初的太原起兵反隋吧。

李世民有了这个想法,满怀雄心要为李氏创不世之鸿业,而作为太原留守、地方军政大权在握的李渊,却是个小富即安的人,犹豫不决。后来,李世民托朋友——晋阳宫副监裴寂,使了个美人计,李渊黑馒头塞住口,没话说了。勉强答应但却迟迟不动,直到李世民拟好了一个详细周密的起义计划,李渊还是下不了决断,一边的李世民直想跳蹦子。严重的是,一度李渊又扬言要将率众闹事的儿子抓去送交朝廷。可过没多久,见儿子受众人拥趸,有成事之望,李渊忽又变卦说:“吾爱汝,岂忍告汝耶?”你是我亲儿子,我疼爱还不够呢,咋会去告发你!

网络配图

李家军西进到贾胡堡这个地方,听说朝廷的两万人马屯集霍邑,在将军宋老生的指挥下待命阻击。这时偏赶上天下阴雨,军粮也快吃完。李渊胆小怕事的老毛病犯了,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准备带兵返回太原。李世民见状,当即就跟老爸急眼了:咱是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无论如何要克服一切困难先入咸阳,再图号令天下;眼下遇上这么大点麻烦你就嚷嚷着回去,人心不就散了?谁还敢跟着你干?再说了,这会子你逃回太原,让人看着不就是一般小贼寇吗?你想保全,这阵子还保全得了吗?

遭儿子这一通责问,李渊仍想收手不干回太原。

毕竟李渊是老爸,大将军府的头把交椅属于他,李世民再有抱负,一时也难为无米之炊,见老爸那龟缩熊样,世民扭身退出军帐仰天号哭。哭声传进帐中,李渊让人把儿子叫进来,问:你这样子干什么?李世民抹一把眼泪,正告老爸:咱是正义之师,“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眼看照你这样子做死到临头我能不哭吗!

李渊似乎这才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那就继续干吧。

不是李世民,李渊到此既已望而却步了,哪来的后来的大唐王朝!《旧唐书》所谓的“不有圣子,王业殆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小子他妈的还果真有眼光,李渊最终顺利赶隋恭帝走人,黄袍加身,建立大唐。这时他对几个儿子的分工封赏很好玩。太子归老大李建成,这别人没闲话好说;三儿子李玄霸封卫王,四儿子李元吉为齐王,符合常规;老二可咋办呢?论霸业是这小子出主意出力气弄成的,何况这会子各方纷争、战火仍未息,还得靠他呢。所以,李世民受封秦王的同时,担任尚书令,政事你管,老子享清闲,后又加授太尉、陕东道大行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再加封天策将军,兼任司徒,“位在王公上”——老子对你小子够意思吧?

高看了二儿子,但也不敢慢待将来的天子太子建成和其他儿子,李渊的平衡术玩得驾轻就熟,他特意安排建成和元吉住得离自己近些,走动方便些,世民住承乾殿,太子居东宫,元吉住在爸爸身边——武德殿后院,借助元吉,太子建成与四弟经常和父皇随时见面。

家业大了,利益和话语权的驱使,内讧随之就出现了——这是千古定律。

三个儿子尤其是太子建成与二弟李世民渐生嫌隙,猜忌日益加深,而李渊合稀泥和事佬的做法,甭说消除兄弟之间的隔阂,往后瞧,矛盾愈演愈烈,直至不共戴天。

网络配图

太子建成觉得二弟世民名望人气越来越大,要盖过自己,又据小道消息,明明他这个太子好生生活着,听说老爸在私下里应承要择机改立二弟为太子。建成坐不住了,先是联手四弟元吉,拉上几个父皇的嫔妃,隔三差五到李渊面前编排世民的不是。一计不成,太子铤而走险,私召四方骁勇和长安恶少,凑了两千多人,准备提前夺权。事与愿违,消息泄露,李渊一听,浑身直冒冷汗,你小子,这就打起了老子的主意,着人召太子来见,同时对二儿子世民说:太子的爪牙你去带兵收拾,回头太子就换你来做!当下表示要废掉建成,贬其为蜀王。

李世民那边忙活完了收兵回来,老爸的卦就变了,废太子的话不算数了,只训斥了建成两句,杀了建成身边的两个替罪羊,命其依旧回东宫,继续做太子,驻京留守。

李世民这个气呀,老爸呀,你这君子一言像有盐不咸,拿政事当扯淡吗!?

浑水让李渊搅合得越发浑浊。建成、元吉更加忌恨世民,必欲除之而后快,发展到哥俩邀世民宴饮,酒里放毒,李世民酒后腹痛难忍,哇哇哇吐了好几升血,险些要了命。

儿子们如此剑拔弩张水火难容,李渊不分是非继续装聋卖傻合稀泥。一边轻描淡写地嗔怪大儿子:你二弟不善饮,别老再叫他喝酒;一边给二儿子戴高帽子:起兵晋阳,创意属你,李家天下,你是头功,你哥建成呢毕竟是老大,太子也当了多年,废了让人笑话,不好看,你呢,你到洛阳去,爸把陕州以东全权交给你,你可以建天子旌旗,搞独立王国,那地盘上的事都你说了算,成不?

李世民只能无声地叹息,窃思:就这老爸,当断不断,李家的基业能维持多久?更谈何巩固壮大,千秋万代?罢罢罢,你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这江山我看还得我主宰。——于是,就有了随后的玄武门之变。

老二杀了老大和老四,李渊得信吓傻了,旋即强装笑脸,对二儿子李世民说:立你为太子,是爸一直以来的心愿,“庶政皆决断”,打今儿起,一切军国大事都听你的。

事实上,这时候的李渊,也是李世民碍于父子情份和社会舆情,没给他来硬的,实际上形同软禁。五味杂陈地艰难熬了不到两个月,李渊为全身而退,让出了皇位,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了个台阶下:自为太上皇。

一代英皇唐太宗,就此登基加冕。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古代的皇帝痴迷男女房术:竟为此搭上身家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帝

    古人说,“食色性也”。孔子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男女之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虽说,这个事情就那么点事儿,但自古至今,没有它还真不行。为了提高这点事儿的质量,人们也是想尽办法。相对于古代人,现代人算是比较幸福了,因为咱们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蓝色小药片。但是,古代人也

  • 古代比和珅还牛的贪官 太子都不得不向他行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

    说道古代的贪官,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和珅,因为这货贪污的银子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但我认为古代有一个人贪污的本事比和珅还大,不是因为他贪的钱比和珅多,而是因为谁的钱他都敢贪。这个贪官便是明朝嘉靖皇帝的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网络配图严世蕃并不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而是仗着他父亲的权势直接进

  • 帝王野史:史上第一位靠做小偷铲除奸贼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

    古代皇帝多奇葩,有喜欢赛马、听吹笙、做木工、爱画画等这些习惯,其中最让人惊奇的莫过于汉朝的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他十分喜欢偷东西。虽为九五之尊,却总改不了手脚不干净的毛病。几年下来,除了梁益家,其他大臣家都被刘志偷了一遍。而他每偷一次都记录下来,而且把偷来的东西陈列到一个密室。因此,对于刘志这个奇葩毛

  • 曹真为什么最后因为诸葛亮一封信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真

    曹真以武将出身,但是同样很具有战略眼光,看准了蜀国进犯的意图,眼光很毒辣,多次卡死了诸葛亮的北伐。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真正的忠诚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军事统帅家,他还曾经打败了周子龙。但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死的时候比较憋屈,历史上他是怎么死的?相传他是因为诸葛亮的一封信给活活气死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网

  • 刘邦的儿子谋反失败竟被惩罚每天只准吃两顿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刘长

    说道力气大的人,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西楚霸王项羽,因为他力能扛鼎,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项羽的死对头刘邦的小儿子刘长居然也有扛鼎之力。不过刘长虽然力气很大,但智商实在是令人捉急。刘长是刘邦这个流氓皇帝和王八赵王张耳的美人赵姬生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私生子。赵姬怀有身孕后,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

  • 战神吕布被人追杀竟然光着身子从厕所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

    吕布,东汉名将,少年时便被人称为“飞将”,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刻画为汉末天下第一猛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一章节几百年来都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勇猛无比的吕布也有令人笑掉大牙的落荒而逃的经历。网络配图要说在战场上作战不利,落荒而逃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可吕布的这次逃跑确实有点搞笑。“

  • 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真实原因让人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朝前期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在清朝的统一大业中,多尔衮居功至伟。但同时他又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把持朝政,清除异己,让顺治皇帝对其痛恨到了极点,以至于在多尔衮死后遭到了残酷的清算。多尔衮17岁开始便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满清八旗中的正白旗旗主。此后十几年的时

  • 苏东坡反对变法得罪皇帝 竟靠睡觉拣回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东坡

    一个人的胸怀,在两种境遇下可以一览无遗,一是极乐时,二是极悲处。极乐时得意到忘形,那是小人,极悲处沉沦到厌世,那是俗辈。苏东坡大才槃槃,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尤其遭遇“乌台诗案”,深陷“文字狱”,几次濒临灭顶之灾,九死一生。面对这种人生极悲,东坡的心态如何呢?网络配图生离死别 分寸不乱苏东坡入仕不

  • 历史揭秘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太宗

    这是发生在宋太宗淳化二年的一件真事,《宋史.太宗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淳化二年己巳,以岁蝗旱祷雨弗应,手诏宰相吕蒙正等:‘朕将自焚,以答天谴。’翌日而雨,蝗尽死。”说的是淳化二年三月己巳日,大宋皇帝赵光义因为旱灾、蝗灾,多日祈雨而不得,亲笔诏书给宰相吕蒙正等人,称要自焚而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我以为

  • 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一个缺点让蜀汉直接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被神话的神乎其神,鲁迅先生就曾经评价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刻画的无所不能,就好像一个神仙和一群凡人在打架,每次要么借东风,要么制造木牛流马,要么脚踏北斗,为自己续命,总之次次是料事如神,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