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揭秘:三国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48 更新时间:2024/1/21 22:59:56

文人出身的诸葛亮,在魏延眼里无非是个学院派人物,按现在话讲就是“砖家”、“叫兽”之流。不过,诸葛亮毕竟是顶头上司,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太敢造次。可自诸葛亮之下的一干同僚,魏延可就丝毫不给面子了。这时,刘琰撞到了枪口。

网络配图

这位刘琰同志,可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人物,早在刘备领豫州牧的时候,就已经随之南征北战。有趣的是,尽管久在军中,可刘琰同志却从不上阵杀敌,只是在后方做做心理辅导,搞搞文艺活动,丰富一下士兵的业余生活。

对于刘琰这位文艺骨干,军旅出身魏延是很有偏见的:军人的职责是杀敌,要跳舞回家跳去。有次刘琰在军中准备文艺节目,恰被魏延撞见。一个大男人领着一干女子成天在舞台上骚首弄姿,成何体统,魏延气不打一处,破口大骂。中国人是很讲究排资论辈的,一位政坛元老被一名后生面叱,肯定是很难下台。

网络配图

不久,刘琰就在诸葛亮面前参了魏延一本。其实,魏延平时的霸道作风,诸葛亮是有耳闻的,但奈何蜀汉后期将星凋零,魏延又是个人才,因此一直未有问罪。刘琰的密本,让诸葛亮左右为难。权衡再三,诸葛亮觉得北伐在即,搞娱乐应该让位搞军事的,于是给刘琰安了一个造谣的罪名,遣送回了成都。

如此看来,正是诸葛亮这把无形的幕后保护伞,魏延得以躲过刘琰的“政治挑衅”。不过,魏延同志嚣张的气焰并未因此收敛,反而愈发目中无人,甚至连诸葛亮的秘书杨仪,竟也不能幸免。《三国志》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毎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

网络配图

虽然开军事会议并非要求一味地斯文端坐,但拿刀在别人头上晃,行为显然有些不妥。杨仪是文人出身的,“小宇宙”比较脆弱,经此恐吓,往往都是梨花带雨。每每遇此剑拔弩张情景,诸葛亮总会拉着委屈的杨仪,蹲在军营外的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然后再回营吃饭,当没事发生过。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清朝哪个皇帝比较有才?康熙皇帝当然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

    今天为大家揭晓的是清朝历史上哪位皇帝比较有才。要说到清朝历史上比较有才的皇帝莫非就是康熙帝和乾隆帝了。为什么说这爷孙俩比较有才呢?一起往下看。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犹豫再三,终于把乾隆皇帝拉上了榜单。这个自称“十全老人”,一辈子笔墨风流,胜迹无数,文治武功皆可圈可点的皇帝在天有知的话,肯定会灭了我九

  • 揭秘历史上最富有的太监 最后竟然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瑾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是不允许参政的,但是在大明王朝宦官竟然与朝廷大臣相互勾结,更有严重者竟然被称为千岁,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监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职业,都说职业无分贵贱好坏,但太监这个职业还真的说不准。说他好的话他又将承受正常人难以接受的胜利疼痛,说他不好的话他又能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来不错的

  • 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网络配图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少林长

  • 秦始皇在史书里都很坏:源自于他的这道政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任用贤能,开疆扩土,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每一项功绩均可名留青史。但在后世的史书里,他是残暴的君王,一个丞相的私生子,一个囚禁母亲认贼作父的人。母为别人小妾,父为好色体弱之徒无论是史记,还是野史杂记,在写秦始皇出身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吕不韦的小妾,还有写他就是

  • 名将失吉忽秃忽是成吉思汗最忠心的下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名将失吉忽秃忽

    失吉忽秃忽是成吉思汗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按照蒙古部落的规矩,这样的孩子也要视为家人。于是失吉忽秃忽被成吉思汗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失吉忽秃忽少年之时就英勇过人。一次,成吉思汗在寒冷的冬天迁营,路上看见有麋鹿奔跑,那个时候失吉忽秃忽十五岁,他对成吉思汗的营帐管理人说他很想要去追赶这些麋鹿。在

  • 揭秘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真的死于吴三桂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

    喜欢南明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南明的最后几位皇帝很悲催,亡了国家还不算,关键是经常被清军追着跑,这种苦日子小编看来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了。网络配图朱由榔原本是世袭的桂王,说起当皇帝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历史的机缘将这位原本不可能成为皇帝的朱由榔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而这也成为了其苦难人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

  • 雍正明知官员弄虚作假但仍热衷大放道德卫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从最早的德才兼备高标逐渐回归务实,颇能说明问题。传统选举制度,大而言之,无非三类:一是地方推荐,二是朝廷征召,三是科举考试。地方推荐,即“乡举里选”,这是从汉朝兴起的。某人如果在家乡卓有声誉,地方官员就可以把他推荐到中央政府;朝廷征召,就是政府因于某时段对人才有特殊的要求,便专门下

  • 忠臣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砸了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征

    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什么,我只想说,其真实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掉魏征的墓碑。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

  • 道光将节俭发挥到极致却止不住满清王朝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光

    虽然说中国古代是家天下,但奉行节俭的君主还是不少。尤其是历朝开国皇帝,得天下不易,大多都比较节约。清朝的道光皇帝也很节俭,但是他的带头节俭,并没有起到净化国家社会风气的作用,反而是闹出了一堆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笔者就来说说道光皇帝的节俭癖好。网络配图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