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帝王

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38 更新时间:2024/1/23 22:00:52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网络配图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少林长拳全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太祖拳”。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总结平生武学,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了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变泰,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并名之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宋初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十八家之一。后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21岁那年,赵匡胤告别结婚三年的娇妻贺氏,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一年是公元948年。就在前一年,北方的契丹攻入大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后晋的皇帝石重贵。后晋因此灭亡,而契丹在开封改国号为“辽”。

与此同时,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国号(后)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后来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纵兵抢掠,结果被中原民众赶出了开封。刘知远乘机出兵攻占了洛阳、开封。赵匡胤离开家乡时,刘知远已经去世,皇位传给了儿子刘承佑。 赵匡胤的家就在当时的都城开封。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便是后汉朝廷的一名禁军将校。在那样王朝更替司空见惯、战乱之中民众朝不保夕的年代,倒是军人的家庭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有充足的军饷。相比被任意蹂躏抢掠的平头百姓,军人的生命和生活反而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当时有出息的男子都去从军,而有眼光的女子则希望能够嫁给一位强壮的年轻军官。

休息

赵弘殷年轻时也曾走投无路,四处游荡。后来来到洛阳郊外的杜家庄,遭遇大雪,赵弘殷躲在杜家庄门前。杜家庄庄主平日豪侠好客,因此仆人见到一位壮汉落难杜家庄,便请他进屋,好生招待。不久杜家庄庄主看中了赵弘殷,就把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赵弘殷因此成了杜家的第四个女婿,后来与杜小姐生下三男三女。长子赵匡济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网络配图

据说杜家庄前曾经有一个小池塘叫做双龙潭,预示着两位皇帝的降临。 赵匡胤出生在这样一个军官之家,所以后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在21岁时离开父母,四处游荡。有人认为,当时赵弘殷事业不济,很难帮儿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或许根据多年的经验,赵弘殷深知,如果让儿子在禁军中从普通士卒起步,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与其如此,不如让儿子去拜访各路军阀,机遇凑巧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份更加适合的差使。

不过有一篇叫《赵太祖飞龙记》的话本小说却告诉我们,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却不用心学习。他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赵弘殷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大都是被逼杀人“犯罪”后闯荡江湖的。

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他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强。自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在当时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 《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着名的一部。宋朝的开封、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做瓦子的娱乐场所。

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讲故事)、舞蹈、歌曲、戏剧等等,一天到晚,热闹非凡。从北宋中期起,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之外,还表演名人故事。到了南宋,又出现了有关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类说话。这些说话的底本,以后就发展、扩充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话本还有不少,《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其中几种着名的话本集。

可惜的是,当时讲述赵匡胤传奇故事的《赵太祖飞龙记》已经失传。其实《赵太祖飞龙记》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明代初期有一本写朝鲜人的汉语教科书叫做《朴通事谚解》,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网络配图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除了《赵太祖飞龙记》之外,还有一部讲述赵匡胤行侠仗义的短篇话本,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话说青年赵匡胤,力敌万人,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侠客。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触犯王法,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一路上赵匡胤继续惩治各地恶棍。当他来到山西太原时,遇到了叔叔赵景清。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

一次偶然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打听,原来这位少女是蒲州人,被强盗抢到这里。侠义心肠的赵匡胤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毅然决定把她送还家里。途中遭到抢夺姑娘的那伙强盗的袭击,但大侠赵匡胤将之一一击退,最后终于平安地将姑娘送回家乡。姑娘的父母亲喜出望外,热情地款待了赵匡胤,希望他长久地留在那里,并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但赵匡胤毅然拒绝,当即离开。

姑娘的父母亲未能如愿,十分纳闷:一个少男与一个少女同行千余里,两人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可这个青年却抛弃自己的女儿,自顾自地走了,这是一个多么无情无义的人!于是责问女儿,要她如实说出和这个青年的关系。女儿反复说明赵匡胤是一个正直纯洁的青年,属于柳下惠式的正人君子,父母却始终不肯相信。姑娘感到十分悲痛,为了表示她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洁白无瑕,便投井自杀了。

有一位日本的学者认为,这篇话本的中心意思是说明,宋朝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及汉、唐,但其君主在不贪女色这一点上却大大胜过汉、唐。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青年赵匡胤,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常常与一帮出身高贵却又市井无赖的人结义为兄弟。一般人会认为这或许只是曲艺作家虚构的艺术形象。

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赵匡胤的真实形象可能和这些话本描绘的相距不远。因为即使在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游侠特有的豪爽习性,比如经常是大碗喝酒,喜欢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并且特别喜爱独自一人微服私行。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在史书里都很坏:源自于他的这道政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任用贤能,开疆扩土,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每一项功绩均可名留青史。但在后世的史书里,他是残暴的君王,一个丞相的私生子,一个囚禁母亲认贼作父的人。母为别人小妾,父为好色体弱之徒无论是史记,还是野史杂记,在写秦始皇出身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吕不韦的小妾,还有写他就是

  • 名将失吉忽秃忽是成吉思汗最忠心的下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名将失吉忽秃忽

    失吉忽秃忽是成吉思汗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按照蒙古部落的规矩,这样的孩子也要视为家人。于是失吉忽秃忽被成吉思汗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失吉忽秃忽少年之时就英勇过人。一次,成吉思汗在寒冷的冬天迁营,路上看见有麋鹿奔跑,那个时候失吉忽秃忽十五岁,他对成吉思汗的营帐管理人说他很想要去追赶这些麋鹿。在

  • 揭秘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真的死于吴三桂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

    喜欢南明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南明的最后几位皇帝很悲催,亡了国家还不算,关键是经常被清军追着跑,这种苦日子小编看来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了。网络配图朱由榔原本是世袭的桂王,说起当皇帝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历史的机缘将这位原本不可能成为皇帝的朱由榔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而这也成为了其苦难人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

  • 雍正明知官员弄虚作假但仍热衷大放道德卫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从最早的德才兼备高标逐渐回归务实,颇能说明问题。传统选举制度,大而言之,无非三类:一是地方推荐,二是朝廷征召,三是科举考试。地方推荐,即“乡举里选”,这是从汉朝兴起的。某人如果在家乡卓有声誉,地方官员就可以把他推荐到中央政府;朝廷征召,就是政府因于某时段对人才有特殊的要求,便专门下

  • 忠臣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砸了魏征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征

    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什么,我只想说,其真实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掉魏征的墓碑。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

  • 道光将节俭发挥到极致却止不住满清王朝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光

    虽然说中国古代是家天下,但奉行节俭的君主还是不少。尤其是历朝开国皇帝,得天下不易,大多都比较节约。清朝的道光皇帝也很节俭,但是他的带头节俭,并没有起到净化国家社会风气的作用,反而是闹出了一堆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笔者就来说说道光皇帝的节俭癖好。网络配图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

  • 明成祖朱棣为何会在小姨子美色面前折戟沉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

    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却无所顾忌,他们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这些少女诱骗到手。然而,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有例外,明成祖朱棣绞尽脑计,用尽手段,也没有把年轻美貌、风情万种的小姨子弄到手。那么,这位重权在握,一言九鼎的大明皇帝为何在小姨子的美色面前折戟沉沙呢?中国古代已婚的男人,大都心下总是暗藏着小姨子情结的。那

  • 刘备白帝托孤布局完美 诸葛亮三招破局轻松化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刘玄德白帝托孤。先托诸葛亮:你的能力胜过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不可以辅佐你就废了他,自立为成都之主。然后让刘禅兄弟三人拜诸葛亮为相父,以父礼事之。跟李严等人说:我已经托孤给诸葛亮,我的儿子就是他的儿子,你们给我记住了。最后叮嘱赵云:我和你相识于患难

  • 元顺帝脱欢铁木儿:竟然是宋朝皇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顺帝

    历史真真假假,野史杂陈,难辨真伪。因此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帝王是他人私生子的趣闻,诸如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不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而是文明太后的私生子。网络配图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清朝乾隆皇帝是汉人。诸如此类,权当民间传说一看,不足为信,但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