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让宋徽宗神魂颠倒的“天上人间”风流情史

揭秘让宋徽宗神魂颠倒的“天上人间”风流情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37 更新时间:2023/12/23 19:25:18

许多人知道“天上人间”所谓含义的是在半年前北京的一家名叫“天上人间”的夜总会被查抄停牌之后。这家夜总会,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京长城饭店西侧副楼,北临亮马河及燕莎购物中心,西临昆仑饭店、南临农业展览馆,是京城繁华高消费的金三角地区。这家被称为北京顶级的夜总会,服务设施豪华,绝色美女如云,顾客消费昂贵得令人咂舌。2010年5月11日,因被查获有偿陪侍小姐,被勒令停业整顿六个月。

说起来,“天上人间”并非没有历史典故,早在唐代诗人崔颢《七夕词》中,就有:“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的说法;而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词中则说得更为明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由此可见,“天上人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地方。

网络配图

自古以来,京城乃是天下第一去处,因此,一般顶级的夜总会大都开在京城的繁华地段。譬如,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的最大的夜总会“樊楼”就位于京城最繁华的御街北端,也有的说是位于东京宫城东华门外景明坊。这樊楼又名矾楼,其中发生的故事遗韵至今,口碑流传。当然,最香艳的故事,当属风流皇帝宋徽宗与青楼名妓李师师幽会的千古佳话。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就有两处以樊楼为场景的事件描写:

一是在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一章中,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中了林冲的娘子,陆谦为让高衙内得手这个京城美人,便计赚林冲去樊楼吃酒:当时两个上到樊楼内,占个阁儿,唤酒保分付,叫取两瓶上色好酒,希奇果子案酒。

二是在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一章中,刻划更为细致:出得李师师门来,穿出小御街,径投天汉桥来看鏊山。正打从樊楼前过,听得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凝眸,游人如蚁。宋江、柴进也上樊楼,寻个阁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馔,也在楼上赏灯饮酒。吃不到数杯,只听得隔壁阁子内有人作歌。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的大醉,口吐狂言。

樊楼,是北宋时期京城最豪华的顶级酒楼,也算得上百年老店。据说在宋真宗时就名闻遐迩了。据宋代档案《会要》的记载,当时,樊楼每天上缴官府酒税就达二千钱,每年销售官酒竟至五万斤。后来转归老板转手,酒楼新主“大亏本钱,继日积欠,以至荡破家产”。宋仁宗期间,仁宗皇帝还常来樊楼饮宴。宋代话本《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就曾引一首《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网络配图

东京一般酒楼仅上下两层,唯独樊楼,在徽宗宣和年间改建为东西南北中五座三层的主楼。新樊楼各楼之间用飞桥栏杆,明暗相通,朱额绣帘,灯烛晃耀。改建完工重新开张的头几天里,最先光顾者赏以金旗,以招徕宾客。每到元宵灯节,樊楼顶上每一道瓦楞间各放莲灯一盏,把樊楼点缀得分外靓丽妩媚。其中西楼,后来禁止酒客登临眺望,这是出于对皇帝安全保卫的考虑,因为从西楼俯瞰下去就是大内。据《水浒传》的蓝本《宣和遗事》说:樊楼“上有御座,徽宗时与李师师宴饮于此,士民皆不敢登楼”。

由于樊楼名闻遐迩,京城第一,这里就成为王公大臣和豪门显贵呼朋唤友寻欢作乐的地方。《齐东野语》记载了一则樊楼逞富的真实故事。说一个叫沈偕的吴兴阔少,狎游京师,追求一个声价“甲于都下”的名妓。有一天,带她上樊楼,对楼上千余酒客说:你们都“极量尽欢”,最后我来买单。“至夜,尽为还所值而去”。沈偕的豪奢之名传遍京师,不言而喻,那些身价千万的名妓也“唯恐其不来”。

樊楼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三层相高,五楼相间”,五座楼之间,又“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火晃耀。”樊楼有自己独家酿造的眉寿、旨和两种美酒,除了本店特供之外,还有三千家“脚店”,“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

网络配图

樊楼美酒荟萃,美人云集,吸引无数王孙公子、富商豪门、文人骚客来此游玩欢宴。根据北宋的《东京梦华录》、《能改斋漫录》、《宣和遗事》等书的记载,顾客进得大门,顺着主廊走一百多步,只见“浓妆妓女数百,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由此不难看出,当代“天上人间”的美女难以与当年樊楼中的美女比肩。

更让当代“天上人间”望尘莫及的是,当年樊楼有一位色艺双绝、名满京城的名妓,她琴棋书画了然于胸,歌舞弹唱无所不精,不仅皇上宠爱,文人垂青,即便是梁山上江湖大佬也为之倾倒。

当年宋徽宗的后宫美人如花,佳丽如云,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但是得知京都名妓李师师在樊楼坐镇接客之后,便不惜屈身降贵拜倒在李师师的石榴裙下。后来,金兵马踏黄河,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流放到五国城,听说李师师不幸遇难,在情不自禁“其涕泣之汍澜”的同时,居然还亲自写过一篇《李师师小传》。只可惜这篇小传没能流传下来。然而,有一首北宋灭亡之后关于李师师的小诗流传了下来。刘子翚《汴京纪事诗》有诗史的价值,有一首写到李师师:“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标签: 宋徽宗

更多文章

  • 刘伯温憋尿暴走数十里 起因竟是诸葛亮神机妙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伯温

    要说起神机妙算这个成语,大多数人首先脑补的一定会是诸葛亮这个神人吧?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又有勇有谋,最著名的事件当属“草船借箭”了,即使是小孩子也都略知一二。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与诸葛亮有着同样大智慧的刘伯温,民间更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类的说法,无不是对刘伯温才能的肯定,而他也与诸

  • 灵异奇谈:雍正继位那天发生的诡异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

    关于雍正,第一件要谈的事情就是他的继位问题。这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因为它纠缠了雍正一辈子,几乎整个雍正王朝都处在它的阴影之下。专家对此争论激烈,尚无定论,所以我在这里只梳理一下事件基本脉络,不做最后评判。网络配图太子胤礽被废之后,本来最有希望继承大位的是八皇子胤禩。他势力最大,口碑最好,大臣几乎一面倒

  • 揭秘:三国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文人出身的诸葛亮,在魏延眼里无非是个学院派人物,按现在话讲就是“砖家”、“叫兽”之流。不过,诸葛亮毕竟是顶头上司,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太敢造次。可自诸葛亮之下的一干同僚,魏延可就丝毫不给面子了。这时,刘琰撞到了枪口。网络配图 这位刘琰同志,可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人物,早在刘备领豫州牧的时候,就已经随

  • 清朝哪个皇帝比较有才?康熙皇帝当然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

    今天为大家揭晓的是清朝历史上哪位皇帝比较有才。要说到清朝历史上比较有才的皇帝莫非就是康熙帝和乾隆帝了。为什么说这爷孙俩比较有才呢?一起往下看。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犹豫再三,终于把乾隆皇帝拉上了榜单。这个自称“十全老人”,一辈子笔墨风流,胜迹无数,文治武功皆可圈可点的皇帝在天有知的话,肯定会灭了我九

  • 揭秘历史上最富有的太监 最后竟然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瑾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是不允许参政的,但是在大明王朝宦官竟然与朝廷大臣相互勾结,更有严重者竟然被称为千岁,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监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职业,都说职业无分贵贱好坏,但太监这个职业还真的说不准。说他好的话他又将承受正常人难以接受的胜利疼痛,说他不好的话他又能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来不错的

  • 宋太祖赵匡胤: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网络配图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少林长

  • 秦始皇在史书里都很坏:源自于他的这道政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任用贤能,开疆扩土,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每一项功绩均可名留青史。但在后世的史书里,他是残暴的君王,一个丞相的私生子,一个囚禁母亲认贼作父的人。母为别人小妾,父为好色体弱之徒无论是史记,还是野史杂记,在写秦始皇出身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吕不韦的小妾,还有写他就是

  • 名将失吉忽秃忽是成吉思汗最忠心的下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名将失吉忽秃忽

    失吉忽秃忽是成吉思汗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按照蒙古部落的规矩,这样的孩子也要视为家人。于是失吉忽秃忽被成吉思汗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失吉忽秃忽少年之时就英勇过人。一次,成吉思汗在寒冷的冬天迁营,路上看见有麋鹿奔跑,那个时候失吉忽秃忽十五岁,他对成吉思汗的营帐管理人说他很想要去追赶这些麋鹿。在

  • 揭秘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真的死于吴三桂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

    喜欢南明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南明的最后几位皇帝很悲催,亡了国家还不算,关键是经常被清军追着跑,这种苦日子小编看来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了。网络配图朱由榔原本是世袭的桂王,说起当皇帝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历史的机缘将这位原本不可能成为皇帝的朱由榔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而这也成为了其苦难人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