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少年孙权初掌江东,曹操突然发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少年孙权初掌江东,曹操突然发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1/21 16:18:5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病逝之后,临终受托的张昭、周瑜等人,全力辅助孙权,使他很快将工作步入了正轨。在此期间,曹操还假借天子的名义,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并驻守吴郡。这也算是得到了朝廷的正式任命,名正言顺地成了东吴之主。正当一切都在井然有序进行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孙权始料未及的事情。

根据《江表传》中的记载:“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下书责权质任子。”这里“质子”其实就是“人质”的意思,是从春秋时期延留下来的一种管理制度。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嬴政,幼年时期就是在赵国当过质子;而三国里的曹操,少年时也在朝廷中当过质子。质子政策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一种上级对下级的管理行为。

遣送质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便朝廷对地方大员的管理,以防止拥兵自重、叛乱等行为的发生;二是地方大员遣送质子,也是向朝廷表示忠心和臣服的一种体现。孙权面对“遣送质子”的事情,感觉非常棘手,所以就招来了群臣商议对策。不过在商议对策的过程中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张昭等人为首的“投诚派”;一种是以周瑜等人为首的“反对派”。

根据《江表传》中的记载:“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为什么犹豫不能决呢?张昭作为东吴重臣,统领文官体系,怎么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拿不出主意呢?所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曹操下书遣送质子的“投诚”行为。

其实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赞成遣送质子的行为,也很好理解。文官谋事,以文治安邦为主,最忌刀兵相见,安详平和、兴盛繁荣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而当时的情况是:“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这也说明曹操当时刚打完胜仗,军队的士气比较旺盛,文官们就害怕曹操会以此事为借口出兵讨伐东吴,万一东吴的将士不敌,先前的一切努力就全部白费了。不过,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呢,文官们对于名节是非常珍视的,他们非常重视“正名”。关于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接受朝廷的委任,以讨虏将军的身份驻守吴郡。这对于文官们来说,就是被朝廷认可的“正名”。所以,现在按照朝廷的惯例遣送质子也是很合理的行为。如果不送的话,那就违背了朝廷的意愿和制度,说明有不诚之心,成了想要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

以周瑜为首的武将体系反对遣送质子,这就更好理解了。武将谋国,靠的就是兵锐将猛、战场杀敌。虽然在战场上也会使用权谋诡计,但主要还是用刀兵强弱来说话,武力定国安邦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这和文官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江表传》的记载中,虽然周瑜在陈策的时候,细数了一大堆东吴现存的优势,比如“境内富饶,人不思乱,兵精粮多,所向无敌”等等。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安抚孙权和众文官大臣们的场面话。他真实反对的依据是在哪里呢?《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的记载中说得很明白,孙策在兼并江东的时候,曹操就意欲出兵征伐孙策了。为什么最后没有出兵呢?“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这就是原因:袁超势力强盛,而孙策的军事也不弱,曹操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军力。

现在虽然袁绍兵败,忧愤而死,但是实力并没有伤及根本。根据《三国志袁绍传》中的记载: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占据着重要的郡县并且还手握重兵,依然是曹操的头等大敌。再加上江东平定多年,通过孙策的治理,现如今的军事实力,也远比当时更强,所以,周瑜是坚决反对向朝廷遣送质子的。

另外通过这件事情,也从中看出了孙权虽然少年聪慧、沉稳、有见地,但是毕竟在年龄和经验方面还是存在在很大的不足。这在《江表传》的记载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体现。在张昭和周瑜他们僵持不下的时候,孙权也没了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向母亲吴国太求助。“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孙策)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有了母亲的这句话,孙权才下定了决心“遂不送质。”还有就是在《三国志董袭传》中:“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这一点也说明了孙权当时年龄和经验的不足,执政能力和水平还是很让吴国太担心的,所以亲自过问东吴的情况。

在“遣送质子”这一件事上凸显了很多问题。首先,以张昭为首的文官体系相对保守、文弱,遇事缺乏主动性,大有“小富则安”的思想在里面作祟;其次,通过这件事也彰显了周瑜纵观全局的分析能力,对当前的整个大局势看得非常透彻;最后,就是孙权毕竟由于本身性格、年龄和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统御全局、审视判断的能力,还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刘邦的岳父为什么断定刘邦会发达?难道刘邦真的是“天选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邦

    刘邦的岳父为什么断定刘邦会发达?难道刘邦真的是“天选之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要知道刘邦在发迹之前,真的和普通的市井痞子没啥差别,年纪到了一定岁数也不爱种地干活,没有大志不说,还没有收入。时常被自己的父亲数落不如自己的哥哥能干又会经营。确实那在古代啊,没有谁家可愿意把女儿嫁

  • 姜维跟诸葛亮相比谁厉害?他差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维,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三国演义》中九伐中原的姜维,在历史上比诸葛亮差在哪?《三国演义》里,姜维可以称得上后三国时代最耀眼的人杰之一。在罗贯中的艺术塑造下,姜维武艺高强,智谋超群,加上过人的胆略,以至于其“九伐中原”的精彩程度完全不输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可以说这是小说家笔下极高

  • 汉武帝时期的张汤是个怎么样的人?汉武帝为什么处死张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张汤

    汉武帝时期的张汤是个怎么样的人?汉武帝为什么处死张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从一方面上面看,他好的不得了,但是从另一方面,又觉得他是一个凶神恶煞的人,没有半点人性,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张汤。他一方面是一个很多人都钦佩的清官,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绝对的

  • 咸丰皇帝有18个嫔妃,为什么只有一儿一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咸丰,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咸丰皇帝18个嫔妃,为何只有一儿一女,当年道光皇帝选错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咸丰皇帝一生先后有18位嫔妃,然而,他的嫔妃们一共只为他生育了3个儿女。其中,玫妃徐佳氏生的孩子,来到世上只活了不到两个时辰。另外就是庄静皇贵妃给咸丰皇帝生了一个女儿,

  • 岳飞被冤枉时韩世忠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岳飞

    岳飞被冤枉时韩世忠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南宋绍兴十一年的秋天,继岳飞麾下大将张宪、长子岳云下狱后,岳飞被“召回”临安府,随后便被抓捕投入大理寺狱中,为人刚正不阿的御史中丞何铸被宋高宗任命为岳飞案的主审官。面对何铸的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地回应,

  • 一生历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文彦博如何赢得生前身后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文彦博

    一生历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文彦博如何赢得生前身后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文彦博从小就聪颖过人,21岁进士及第,先后任知县、通判,后由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封潞国公,一生历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出将入相五十余年。史称:“公忠直亮,临事

  • 王安石还有个弟弟?北宋名臣王安礼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王安礼

    王安石还有个弟弟?北宋名臣王安礼的生平事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北宋名臣王安礼来,估计很多人都是一脸懵:没听说啊,他谁啊?不过,可能会有有心的读者,会从王安礼的名字上,联想起北宋的另一位名字中有“王安”的名臣来。没错,您想起来的这位名臣,就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北宋神宗时

  • “狗肉朋友”是怎么来的?汉高祖刘邦称帝前的一段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刘邦

    “狗肉朋友”是怎么来的?汉高祖刘邦称帝前的一段佳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创者,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可是在他称帝之前还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后来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砀山的狗肉在附近的四个省七个县都很有名,这与历史上最好的狗肉的汉高祖刘邦

  • “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为什么曹操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为什么曹操失败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如,这场战斗中双方到底投

  • 汉水之战中为什么两人会因为先去而吵起来呢 难道都想表现自己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中之战,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水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