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如此虚心诚意 为何还听不到批评和意见?

唐高宗如此虚心诚意 为何还听不到批评和意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3/12/6 3:59:54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拿隋炀帝杨广说事,经常和大臣们八卦杨广的糗事。八卦完还不忘一声长叹:我这表叔办事太那个了,咱们可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能走他的老路。

儿子高宗李治也继承了父亲的政治习惯,时不时也把隋炀帝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拉出来,品头论足一番。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二月,李治摆驾东都洛阳,住进刚落成的合璧宫。洛阳是隋炀帝的花花世界,留存有大量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罪证,是一个生动的廉政教育基地。

网络配图

刚落脚洛阳的李治,目睹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炀帝往事,说起古来,“语及隋炀帝”。

李治问宰相大臣们,“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隋炀帝杨广当年听不得任何批评意见,不让人说话,不准妄议中央,闹得失去政权,执政地位不保,生死国灭。朕经常对此引以为戒,虚怀若谷,虚心诚意的请干部提意见,号召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让你们说话,允许你们批评时政,妄议中央。只要是出于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是对我本人提的,还是对朝廷大政方针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不仅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可是,怎么没有任何人给朕提建议呢?

为什么没人说话?

因为就在几年前,李治给干部百姓上了一场生动的政治教育课,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给皇帝提批评意见是什么后果。

那是在废王立武即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还只是皇帝而非核心的高宗李治,和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老臣重臣商议:皇后不行啊,不生儿子,朕也不喜欢,能不能换换。长孙无忌等人拿出舍得一身剐的气势,当面和李治掐起来。

网络配图

尤其是褚遂良,更是在玉阶之上磕头磕到血溅五步,“解巾叩头流血”,以辞官回家卖红薯来劝谏李治三思。

结果呢?

四人全部被掀翻在地,打成图谋造反、反对皇帝成为最高核心的反革命集团。长孙无忌流放黔州,被逼一丈白绫自我了断。褚遂良越贬越远,最终流放到今天越南一带,孤独死去。韩瑗贬死在今天海南三亚的振州,抄没家产。

来济被贬到庭州即今天新疆昌吉附近,自知不会逃过李治武则天一刀,索性不穿甲胄就杀向与西突厥作战的战场,最终落得个战死沙场为国尽忠的荣誉称号,算是四人之中当时结局最好的。

平心而论,唐高宗废王立武是有摆脱长孙无忌等人包围控制,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权力的政治目的在里面。长孙无忌等人反对废王立武,也是为了把持朝政,保卫权力。政治斗争而已,双方都没有太多的正义性。但是,高宗李治可以不听长孙无忌等人的直言进谏,可以通过废王立武夺回权力,却没有必要斩尽杀绝。

这等于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朕不允许人唱反调,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

如此做派,如何指望别人继续提出善意的批评呢?

网络配图

这种情况下,高宗李治的耳朵里,只能听到李勣的溜须之词,“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皇上您已经将国家治理得尽善尽美了,没有任何需要改进的地方,臣等都没有意见可提!

唐高宗凭借废王立武,成为大唐党和国家真正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殊不知,封核天下风光无限的背后,已经有人在觊觎着龙椅。他一手扶起来的武媚娘,竟会变身日月凌空的武瞾,硬生生的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段武周时代,险些将他李氏子孙屠戮殆尽。不知早已龙御归天的高宗李治,倘若泉下有知,回想起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的拼死劝谏,会作何感想!

即使不听这些逆耳忠言,你保住他们的性命,也是对武则天的一种制约,何至于后来险些唐命不保!

标签: 唐高宗

更多文章

  • 解读《水浒传》宋江凭什么却能成为梁山大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

    说道四大名著《水浒传》老幼皆知家喻户晓的众多电视剧喜爱着之一!各个英雄豪杰的揭竿而起,以及当时腐败的宋朝,使得各个英雄齐聚水泊梁山共聚议事!网络配图但是说到水浒,不得不说下梁山大王宋江了,作为“强盗头子”又有那么多奇人义士来辅佐,为什么心甘情愿以宋江为首呢?还没有逼上梁山的时候宋江被称为 孝义黑

  • 生性猜忌的刘邦为何却对张良如此的信任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

  • 戚继光名气那么大除了军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戚继光

    《荡寇风云》里有个情节,戚继光请人吃饭,饭菜上桌好久了,都凉了,他却还没回府。老婆脸色越来越难看,戚继光终于抱着几叠书回家了。原来,他去拜访唐顺之,聊得太投机,忘了时辰。他未观察到老婆脸上的怒气,有些得意忘形地说,这些书是唐大人毕生精力的结晶啊……老婆却是越来越气,小粉拳如雨般落到了戚继光身上。网络

  • 朱祐樘对后宫的倾轧十分厌恶 一生只娶一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祐樘

    大家知道,明朝皇帝中有很多奇葩。这些奇葩中,大多是负面的,比如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比如荒唐无比的正德皇帝,比如崇信魏忠贤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网络配图但是,这些奇葩中也有正能量的例子。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就打破了历代皇帝后宫如云的惯例,他严格恪守一夫一妻制,一生只有一个女人。朱祐樘有一个黑暗的童

  • 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战神武安君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起

    白起,到底何方神圣,为何要称他为千古第一战神?其实,白起是生于战国时代,一个人才汹涌的时代。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一个非常有名的秦国大将,被封为著名的“武安君”,一生致力于为秦国征战,却从未打过败仗!这是将他称为第一战神的第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白起有勇又有谋,在秦国与六国的许多战争中,立下前所

  • 曹操为何爱杀谋臣?这是两大对立阶级的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喜欢杀谋臣,比如荀彧、杨修等。但这不代表曹操喜欢随便杀谋臣,杀谋臣的原因要追溯到更早以前。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曹操完成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宏图大业,更标志着以曹操为代表的非世家大族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网络配图 自东汉起,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

  • 乾隆为何四过济南而不入?那里有一个回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乾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北京城出发,开始了第四次南巡。可本该兴高采烈的乾隆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四度济南不入城……十七年过恨未平。”其实,乾隆四过济南而不入是因为他内心深藏的一个人——富察氏,即乾隆的第一任皇后。网络配图 富察皇后可以说是乾隆生活上的贤内助。无论乾隆说什么、

  • 到底发生什么事?让秦始皇专门下逐客令赶他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

    嬴政二十二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郑国为秦国主持开凿了一条灌溉渠,就是郑国渠,它把泾河水从云阳经三原、富平、蒲城,同洛河连通起来(都在今陕西省境)。兴修水利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后来发现:郑国为了要削弱秦国的军事力量,才积极帮助秦国修渠的,目的在于消耗秦国的人力和财力。郑国事件成为驱逐外客事件的最终

  • 顺治为何对一手扶持自己上位的多尔衮有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治

    可以说,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是个很出色的女人,当然,但凡历史上的出色囘女人就会有香囘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孝庄曾经以自己的美色,对洪承畴进行百般引诱,终于让这位倔强的明朝大将投降了满清。不过这个故事实在太离谱了,另一桩“下嫁摄政王”的事倒还有些可能,此乃清朝“四大悬案”之一,另三个是“顺治出家”、

  • 堂堂明太祖朱元璋竟然会对一个厨子敬畏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王,将他已经出生的十个孩儿(包括一个侄孙)一体封王,其中最小的才几个月,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八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们打发到他们的封儿子们在文武官员及大势军马的护卫下上路了,朱元璋洒泪而别,转回宫去,忽然有一天,他接到密报,说秦王朱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