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逼刘协让帝之后,j仅用一招夺取天下

曹丕逼刘协让帝之后,j仅用一招夺取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3 更新时间:2023/12/8 18:06:0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逼汉献帝刘协退让帝位,仅用这一招便夺取天下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篡国权臣,但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他的不懈努力,的确让早该寿终正寝的汉王朝多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即便皇帝形同虚设,曹操也没有取而代之,他把改朝换代这项宏伟壮举留给继承人来完成,直至公元220年3月他死的时候,依旧披着汉朝臣子的外衣,这算是他以儒家价值观告慰内心的方式。

一步之遥

公元220年5月,时已春暖花开,马上就要进入盛夏了。

这天午后,新任魏王曹丕正斜躺在冀州邺城王宫后花园的王椅上打着盹儿。王宫中的陈设跟一个月前相比并没什么不同,但或许是因为曹操的离去,这里少了几分霸气。

曹丕做了一个美梦,他梦到曹操刚死时的情景。当时,他心里别提有多畅快了,这意味着他再无须担心被曹操废黜世子地位,从此结束提心吊胆的生涯。

不过连日来,他也因为给曹操服丧不得不把表面功夫做足,为此,他哭得死去活来,以致嗓子都喊哑了,而限于礼法约束,他更是连酒肉都不能沾。

现在,所有煎熬都已过去,往后,等待他的将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至少,是他认为的无忧无虑。一股和煦的暖风吹过,曹丕半睁开双眼,舒服地伸了个懒腰。他迷迷糊糊地看着满园春色,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真想去那儿。”他抬起胳膊,往前方随手指了指。

候在一旁的侍妾听了,赶忙把曹丕搀扶起来。“王上是想去前面的浮桥?”

“不,那边……”曹丕嘴里含糊嘟囔,手依旧指着前方。

侍妾有些茫然。“王上是想去湖边?”

“不!”曹丕猛地甩开侍妾。他的情绪一下变得烦躁起来,因为他意识到,这几个侍妾根本就没法带他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他手指的方向,乃是距离冀州邺城西南二百四十公里之遥的汉朝旧都——洛阳。

当年,洛阳被董卓烧毁后,曹操把汉都迁到临近的许昌

现在,洛阳皇宫虽早被重建完毕,但皇帝刘协和朝廷并没有搬回洛阳。

硕大又空旷的洛阳皇宫仿佛正翘首盼望着一位新的帝王。

魏王曹丕的爵位是王,官位是丞相,所以名义上,他是汉朝的藩王,是汉朝的臣子。他的下一步,无疑是要问鼎皇帝宝座。

曹丕为何这么想当皇帝?

这貌似是个很无聊的问题。

但凡站在权力的金字塔上,不管是谁都会忍不住往上爬,对于曹丕来说,他已经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距顶峰仅一步之遥,这种诱惑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挡的。

排除掉虚荣心的因素,再让我们从更现实的角度来分析曹丕所处的状况。

玩过三国志游戏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在公元220年这个时候,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倘若按照游戏中的设定,包括黄河流域的中原以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均该纳入魏国,也就是曹丕的势力范围,只要点点鼠标,就能随心所欲地在北方每个城市治理国政、调兵遣将。

但遗憾的是,那只是游戏中的设定,而我们眼前这位更趋向于真实的曹丕,他能直接控制的地方实则仅限于自己的藩国——冀州的十个郡,但中原和黄河以北还有十几个州,这十几个州,包括治下无数郡县名义上仍是汉室领土。

再说曹丕能呼来喝去的官员,也只有魏国的直属官员,其他各地方官,包括汉朝国都许昌的朝臣,名义上也仍是汉室臣子。

显然,曹丕没法通过简单地点击鼠标折腾那些属于汉室的地和人,他只能依靠政治手腕间接施加影响。

只要当上皇帝就没这么麻烦了。

曹丕心里暗暗抱怨,如果老头子死前称了帝该多好。

早在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已有无数公卿撺掇他称帝,以曹操的威望要迈出这一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他受限于儒家礼教观,至死都没答应。

而今,曹丕则全没这方面顾虑,那些当初困扰他老子的哲学理念无法对他造成半分束缚,可他的威望却与曹操相去甚远,所以,他要想称帝,还必须付出更多更多……

路得一步一步地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曹丕很清楚,自己要达成这一愿望必须找人帮忙。

陈群的理想

“请尚书陈群来。”曹丕下令。

陈群出身颍川士族。前些年,当曹丕和曹植激烈争夺世子之位时,他果断地站到曹丕一边,与司马懿吴质、朱铄合称为曹丕的“四友”,曾是一位铁杆太子党。

须臾,陈群匆匆而至。

“见过王上。”

王上,这个称呼让曹丕心头又涌出一丝遗憾。如果是“陛下”就好了。

曹丕的内心世界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

他笑意盎然地对陈群说道:“长文(陈群字长文),我想再听你讲讲你前两天那个提案。”

就在几天前,陈群提出一项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这里面大有文章,当时曹丕觉得有风险,暂时压了下来。现在,曹丕意识到,这项提案或许正是能帮他登上九五之尊的门票。陈群早料到曹丕会松口,他定了定神,遂将自己的提案娓娓道来。

“想当年,先王(曹操)推行唯才是举,一旦发现人才,不管对方出身多低微、品行多差,只要有一技之长,哪怕是鸡鸣狗盗之辈都会毫不犹豫授以官职。不可否认,唯才是举确是平定乱世的法宝。可时过境迁,如今中原和北方日趋安定,无论庶民还是士人均难有机会直接在王上面前展露才华,再者,纵横于乱世中的狡诈之徒往往德行欠缺,也不适宜治理国家。所以,臣认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应该规范起来……”

曹操推行“唯才是举”是基于乱世重人才的现实,但这严重伤害了士族利益,把从政当作唯一出路的士大夫不可避免要跟庶民竞争有限的官位。

都是些废话!曹丕暗想。但他仍是装出饶有兴致的模样。

“嗯,你接着说。”

“王上应该知道二十年前许子将(许劭字子将)著名的‘月旦评’吧?”

曹丕点点头。他很清楚许子将的“月旦评”是怎么回事。

自东汉时代,士人之间通过相互标榜提高名气和社会地位,倘若有幸得到名家赞誉,更等于拿到通往仕途的敲门砖。

许子将每月初一都会品评士人,“月旦评”由此得名,就像今天的选秀节目一样,只要得到许子将佳评的士人无不身价飙升。

那时节,无论在朝在野者都对许子将趋之若鹜,曹操早年为求得许子将的评语更是踏破铁鞋,许子将甩了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让曹操声名鹊起,从此赢得闯荡世间的重要资本。

许子将堪称当时的金牌品评师,乃是这一领域的绝对权威。

陈群接着说道:“不过,许子将品评士人的行为并非由官方发起。而臣提出的这项官吏选拔制度,其实是将‘月旦评’官方化、系统化。简要言之,即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德行、才学、家世(父祖辈的官爵名望)三项指标为依据,定期品评本地士人。品评结果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总共九个品级。朝廷选拔官吏,根据士人的定品成绩择优录取。”

“那么,中正官又由什么人来做呢?”曹丕一句话问到了重点,无须多言,倘如陈群所说,各州郡的中正官无疑掌握官吏选拔的命脉。

“臣认为,中正官的人选务必是各州郡名望最高又兼具才德之人。”

什么“名望最高又兼具才德之人”?曹丕心知肚明,陈群所指无一例外都是地方上的豪门世家。

说白了,这项官吏选拔制度乃是给像陈群这样的大家族谋取利益。

曹丕闭目沉思,半晌没有说话。

陈群也闭上了嘴,他知道这时候需要给曹丕留出思考的空间。

过了片刻,他清楚地看到曹丕的胡须微微颤了一下。

他意识到,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必须直击曹丕内心,突破曹丕最后的心理防线。

“天下的士大夫无不翘首盼望为陛……哦,为王上效力……”

这句话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曹丕缓缓睁开眼,死死盯着陈群。“你说,我有没有天命?”

“王上自然有天命。”

“士大夫都明白天命的道理吗?”

“士大夫都明白,只是庶民在这方面感觉就相对迟钝了些。”

陈群这么说也无可厚非,庶民能混口饱饭吃已属不易,更别提读书学习了,士大夫则凭借知识牢牢控制着社会舆论,而曹丕口中的天命,其实便是社会舆论的导向。

曹丕仔细琢磨着陈群的话。假如通过这项法案,放给士族足够的权益,士大夫肯定会全力支持自己登上皇位,可等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呢?

士族的力量也会变得空前壮大,这无疑会削弱皇权。曹丕不傻,他知道这是一笔危险的买卖。

盘算了许久,终于,他想出了一个既能赢得士族支持,又能在未来强化皇权的对策……

“长文,我同意了。明天,你就在朝堂上把这项法案重新提出来吧!”

陈群辞别曹丕,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邺城王宫,他想起很多年前,当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爷爷——颍川名士陈寔(shí)曾一边摸着他的头一边说:“你这孩子日后必兴旺我陈家。”是的,我要兴旺陈家,更要兴旺天下士族!

陈群的官吏选拔制度改革于公元220年正式实施,史称“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此,魏国彻底推翻了曹操早年奉行的“唯才是举”,改由士族垄断官吏选拔权。刚开始,中正官评定士人尚依据德行、才学、家世三项考量,久而久之,士大夫为了维护自家利益,将家世这项指标的重要度定得越来越高,最终发展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此时此刻,陈群当然不会想到,他这一番作为竟给全天下士族带来长达四百年的巨大利益,而他自己更成为左右历史进程的关键性人物。曹丕拿九品中正制取悦士族,颍川陈氏、河内司马氏等世家豪门都因此捡了大便宜,作为利益交换,士大夫频频向皇帝刘协施压。

公元220年12月,刘协终于扛不住压力宣布退位,将皇帝宝座拱手让给了曹丕。延续四百多年的汉朝就这样被取而代之了。曹丕如愿以偿从邺城搬到洛阳,从此,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魏朝。

接下来,曹丕将做出一系列大动作,所作所为只为一个目的——稳固皇权、压制臣权。

标签: 曹丕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乱世之中杀妻逼弟,薄情寡义赐死绝代美人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乱世之中杀妻逼弟,薄情寡义赐死绝代美人,这真的是曹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扇纶巾,谈笑间,三国人物浮于纸上,说到三国,不陌生的是刘备的知人善用,孙权的滔天谋略,曹操的治世之才,殊不知,曹丕的治世才能更值得一说。生逢乱世,杀妻逼弟,让他背上千古骂名,而他的丰功伟绩却被

  • 曹丕在曹操死后做了什么缺德事?连卞太后都骂他禽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丕,三国

    曹操死后曹丕做了件啥缺德事,连卞太后都骂他禽兽不如?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

  • 曹丕最爱的女人是谁?是甄宓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甄宓是曹丕最爱的女人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虽然曹丕是一个奴隶出身的皇后生下的,但是因为郭皇后出生的时候就与众不同,从小就让她父亲非常重视,还给她取名为女王。曹丕的老婆有很多,但是最漂亮的应该就是甄宓了,当时曹丕是在一场战乱中认识甄宓的,当时甄宓还是袁熙

  • 李自成扛过了大明15年,为什么还扛不住1年的清兵?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自成扛过了大明15年,却敌不过清兵1年,原因其实很简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闯王李自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明末时期大名鼎鼎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攻克北京城,逼死崇祯帝,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纵观其一生,有一点颇让人觉得意味

  •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看看他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为啥最后会失败?才当了42天的皇帝,却做了无数荒唐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末年,天灾人祸纷至沓来,连年的战乱加上各种自然灾害,最后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了。李自成起兵造反之后,面对明朝的军队所向披靡,到了1644年的时

  • 道光帝对林则徐做了什么,竟让他的同僚羡慕又嫉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林则徐,清朝

    你真的了解道光帝对林则徐说了什么,竟引来同僚艳羡妒忌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林则徐出生于福建省侯官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先祖到福州后,皆以教书为业,祖父林正澄曾经是一名秀才。他的父亲林宾日也是一名秀才,后来经岁试补为廪生,从此也当起了教书先生。林则徐12岁那年参加府试,竟然一举

  • 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立一个白痴儿子为太子?他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炎,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晋武帝司马炎有二十几个儿子,为何要立一个白痴儿子为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英雄难过美人关公元290年5月16日,雄豪一世的晋武帝司马炎死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立皇储的大事上,让他们祖孙三代积蓄下来的大晋江山,从此陷入危机。他那个傻儿子司马衷继位后,八

  • 司马炎在吴蜀灭亡时间相差17年的这段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炎,晋朝

    吴蜀灭亡时间相差17年,这段时间里,司马炎干什么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63年,魏国灭掉了蜀汉政权,蜀汉皇帝刘禅投降。两年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让位,自己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时期出现了,蜀国在公元263年就已经灭亡。为何直

  • 阴丽华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刘秀这么倾慕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阴丽华,汉朝

    对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身上究竟有何魅力?竟让刘秀如此倾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阴丽华是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史称东汉光烈皇后。因为早年间,刘秀的一句:“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才让这个名字彪炳春秋。那么阴丽华到底是何许人也?她身上究竟有

  •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停止后大明财政反而捉襟见肘 ?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和,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多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的背后,有很多人猜测是朱棣为了寻找在南京失踪的建文帝,才命令郑和出海的。但史料中隐晦地指出,建文帝后来被人找到了,朱棣看其安心出家与世无争,便抬手放过了。那么既然如此,为何郑和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