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弘昼多次为自己办葬礼 为什么雍正和乾隆不反对反而听他的呢

弘昼多次为自己办葬礼 为什么雍正和乾隆不反对反而听他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3/10 5:50:56

乾隆的弟弟弘昼,生前多次干一件荒唐事:为自己隆重地办葬礼。然而奇怪的是,这件事如此荒唐,无论他爹雍正,还是他哥乾隆,都对他听之任之,甚至还有一些欣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弘昼是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弘历同父异母的弟弟,自幼颇灵秀,深得雍正疼爱。

雍正的生育能力远没有他爹康熙强,他一生只有十子四女。而十位皇子中,活到成年的,只有皇长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皇十子弘曕四个。

雍正是“九子夺嫡”笑到最后的人,自然深知为了皇位,兄弟相残有多么可怕。等到他当皇帝后,他的心思也和康熙一样,希望皇子们能够和睦相处,不要重蹈他兄弟们的覆辙。所以,为了不让皇子们争储,他设立了秘密立储的方法。

这样一来,究竟立谁为太子,大家就不知道了。

不过,弘时已经长大成人,他认为自己既是长子,生母的身份又较为尊贵,自然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所以,当他隐隐听闻,弘历因深得祖父康熙疼爱,很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便四处拉帮结派,培植势力,想要给父亲雍正施加压力。

结果物极必反,惹得雍正非不悦。更为严重的是,雍正在雍正五年(1727年)废除了他的宗籍。

受到惩罚后的弘时又惧又忧,竟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这年他才24岁。

弘时的遭遇,弘昼看在眼里,惊在心里。他也看出来了,他爹雍正是铁了心要立弘历为储君的。自己既然无缘皇位,便绝了念想。

绝了念想的弘昼,做出了一件轰动京城的大事——他为自己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人还活着,就给自己办葬礼,办得还特别排场。而且弘昼才16岁,英年才俊,又是皇族后裔,身份显赫。怎么却干出这样的荒唐事呢?

按说,弘昼这么胡闹,当爹的得有多不高兴啊。可是雍正却一反常态,什么也没说,任他胡闹。

既然雍正都没有意见,弘昼便肆无忌惮了。隔三岔五,他就要为自己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

最要命的,是他一应规矩均一丝不苟按照出殡的规格来办理。除了叫一些和尚道士来给自己超度,还经常邀请一些达官贵人来参加“葬礼”。

弘昼可是身份显赫的爷,那些达官贵人谁不想攀高枝呢。所以,尽管大家心里都觉得他荒唐,但还都争着前来。不仅来,还带着“吊唁”的厚礼。所以,弘昼每次举行葬礼,收获总是丰厚之极。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弘昼这么荒唐了好几年,到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还被雍正进封为和硕和亲王。不久后,又让他处理苗疆事务。

弘昼虽然荒唐,但对于雍正交办的工作,却非常认真。经过他办理的事务,连雍正也挑不出什么病来。因此,雍正常夸他是自己的好儿子,多次念他办事有功,赏赐于他。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雍正去世后,根据秘密立储的遗诏,四皇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

乾隆继位后,弘昼常常在外以“我哥是皇帝”为荣。并且待人态度傲慢,处事也是肆意妄为,在朝中很没有人缘。

有一次,弘昼在朝堂上和一等公讷亲发生了争执,竟撸起袖子当着武大臣的面,将讷亲打了一顿。当时乾隆也在场,却既不制止,也不怪罪,就像没看见一样。如此一来,大臣们都知道乾隆偏袒弘昼,于是谁也不敢招惹他,任他在朝堂上恣意妄为,而弘昼越发恃兄骄纵。

弘昼是个是个不缺钱的主,可是他却最喜欢给自己置办葬礼,并以此敛财。乾隆深知他意,也不揭穿,任由他去。

乾隆不但很少批评他,反而把雍正的房子和财物,全都赐给了他,让他富得流油。

弘昼是一个荒唐的人吗?其实并不是,从他处理苗疆事务,干得井井有条,就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相当清醒,相当有能力的人。

那么,弘昼既然并非荒唐之人,为要做荒唐之事呢?很显然,他是害怕他爹雍正和他哥乾隆猜疑他对皇位有兴趣,如此自污罢了。

弘昼有一首叫《金樽吟》的诗,道出了他的心声。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唉,生在帝王之家,要想活下去,实在是太难了……

标签: 清朝乾隆雍正康熙

更多文章

  • 乾隆弟弟弘昼整天胡作非为 为什么乾隆都没有惩罚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雍正,乾隆

    乾隆的弟弟和亲王弘昼,算得上是史上最荒唐的王爷了,他生前曾多次亲自为自己办丧事。他一办丧事,大臣及王公贵族们就得送礼。为此,他搜刮聚敛了不少钱财,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可是,乾隆皇帝却基本上没有惩罚过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弘昼是雍正的皇五子,生母是纯懿皇贵妃耿氏。(弘昼剧照)按清朝祖制,生母是不能养自己亲

  • 此人一纸杀胡令被诟病千年,汉人奉他为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冉闵

    自三国统一后,司马懿一手为后代建立了“晋”王朝;但司马氏的后代能力着实比司马懿、司马昭差太多,没坚持几年就搞的分崩离析,宗室相残、国库空虚,民间百姓之苦比之三国时期更加的苦不堪言。而此时在中原大地上却又崛起了另一股“异族”势力——胡人。胡人本非中原人,但随着连年征战,自汉便随战争迁入中原,又经三国大

  • 弘昼为什么多次给自己举办葬礼 自己举办葬礼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雍正,乾隆

    对于弘昼给自己办葬礼的这出戏,在《雍正王朝》其父雍正的一句戏言准确的道出了弘昼的心思,雍正道:小小年纪,就知明哲保身。用北京这边的土话形容弘昼就是“这小子特别的鬼”,所谓鬼,就是机灵鬼,特别聪明的意思。咱盘点下弘昼的身份,他是雍正帝的第五个儿子(后来的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四儿子),由于雍正实行秘密建储的

  • 雍正继位为什么没有对胤祹下手 没有下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雍正,康熙,定妃

    在历史中我们讨论最多的仿佛都是哪个皇帝最短命,没有想过哪个妃子最短命。不讨论妃子的寿命是有缘由的,由于妃子的寿命都是与皇帝挂钩的,古代很长时间都盛行殉葬制度,皇帝死的时分,就意味着妃子们的寿命走到止境了。凡是事都有例外,到了清朝,曾经完整废弃了殉葬这种不人道的风俗。清朝康熙帝有一个妃子,就活到了97

  • 石田三成为什么会战败 石田三成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本战国,石田三成

    人物分析败因在日本战国时期,石田三成是一个值得一说的人物。他在忠于丰臣家的势力中,是起到中坚力量的磐石作用及领军人的作用,是实际上的西军的统帅,死时年仅四十一岁。他的失败当然也可以归咎为他的对手实在太过于强悍,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谋略大家,是一个集谋略、狡猾与铁血手腕于一体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对

  • 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 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战国,关原之战

    石田三成(1560年-1600年10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的父亲是地侍石田正继,正室是宇多赖忠的女儿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贺县长滨市石田町),为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以忠诚、仁义、足智多谋著称。最初因为“三

  •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结果被一个中国人毁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

    唐朝在建国初年曾强大一时,不说唐太宗,但是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国力也是异常强大,但这仅仅是对于亚洲而言,放眼世界,还是有可与其比肩的,那就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君主“穆罕穆德”阿拉伯帝国是约623年(具体时间无可考证)由阿拉伯人建立的,君主被称为“穆罕默德”,唐朝称其大食国,西欧则称其萨拉森

  • 她是乾隆的通房丫头,却一生活到92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

    有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在皇帝的后宫中的生活也是很凶险的,皇帝的妃子们常会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成日里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在这样的生活中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突然之间死去了,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想要在后宫中好好的生存下来是多么困难,但是有些妃子却看到很开,也就不会卷入战争中,平日里的生活也是很低调的,其

  • 洪秀全在位仅13年,却做出了一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作为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当天下群雄都开始称王称帝时,他却仍然甘愿当小明王的封疆大吏。直到消灭称帝的实力派军阀陈友谅,朱元璋才在众人的拥立称吴王。此时的朱元璋,尽管占据金陵形胜之地,挟大破陈友谅的威名,不论实力声望都难有其匹,但他却没有任何称帝的企图。这并非是朱元璋不

  • 皇帝一生宠爱皇后,为什么临死前让别人弄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

    现在社会是一夫一妻制,可有些男同胞都不满足,心里想象着如果自己能像古代的帝王一样该有多好!不管是看影视,还是看一些历史资料,大都说古代的帝王有后宫佳丽三千。这些并不夸张,最出名要数唐玄宗了,别看古书中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写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他的后宫人数可是高达4万。好了进入正题,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