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皇太子死后他们怎么样了

皇太极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皇太子死后他们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90 更新时间:2024/1/19 8:36:01

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德八年( 1643)八月九日,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在沈阳病逝。关于他的死因,《清史稿》上说是“无疾崩”。事实上,皇太极五十岁之后身体就不太好。松锦大战时,他拖着病体赶往前线,鼻腔内多次流血。皇太极一生娶过15个女子,他继位后最喜欢的是宸妃,两人关系极好。但是,在松锦大战期间,宸妃染病,危在旦夕。得知消息的皇太极不顾前线战事吃紧,竟飞奔赶回盛京探望。遗憾的是,等他赶到,宸妃已经去世了。这对皇太极是个很大的打击,当场就昏迷不醒。此后,皇太极的健康便每况愈下,饭量也越来越少。史书里多次出现“圣躬违和”的字样。崇德六年,皇太极曾发布大赦令,还曾专门做过祈祷,希望上天赐他健康体魄。然而,上天并没有让皇太极恢复健康,反而愈加衰老。两年后,皇太极在清宁宫去世。一代明主,就此安息。

皇太极死后,继承人问题便成了当政者最大的难题。清代不像其他朝代,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太子,由于是突然死去,也没来得及对身后之事进行安排。那么,由谁来继承帝位呢?于是,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便迅速拉开了。

皇太极一生了11个儿子。其中没有长到成年就夭折的有皇二子、皇三子、皇八子。除了这三个皇子之外,其他的,皇太极去世时,都健在。

皇长子豪格,曾跟随皇太极征伐朝鲜,跟随多尔衮出征,与明军作战,立有军功。皇太极去世时,他三十五岁。皇四子叶布舒,皇太极去世时岁。皇五子硕塞,皇太极去世时岁。皇六子高塞,皇太极去世时七岁。皇七子常舒,皇太极去世时也是七岁。皇九子福临,生于1638年,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去世时,他才六岁。皇十子韬塞,皇太极去世时,年仅五岁。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皇太极去世时仅有一岁。

这样排下来,在皇太极的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应该是大儿子豪格。因为他此时三十五岁,身强力壮,年富力强。且立有军功,手中掌握有大军,有从政经验。

但是,参与皇位争夺的,可不仅仅是皇子们。除了豪格之外,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是代善和多尔衮。代善是皇太极的哥哥,大贝勒,努尔哈赤死后,就是因为他的支持,皇太极才得以继位,他威望很高。多尔衮,皇太极的弟弟,成年之后领兵打仗,军功显贵,势力很大,威望很高。

代善、多尔衮、豪格这三个人,代善被皇太极打压多年,已经不问世事。多尔衮才能出众,实力很强,对皇位的欲望最大。豪格,年富力强的皇长子,具备血缘优势,而且立有军功,地位也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谁的支持者更多,谁的政治手腕更高明。

代善最有才能的两个儿子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就过世了,其他儿子要么是没啥能力,要么就是年纪尚幼。加之代善为人谦恭,年老的他,不想参与到皇位争夺的政治斗争中。但是,他的态度非常重要。他倾向哪一边,哪一边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

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在朝中支持的人比较多,正黄旗和镶黄旗都支持豪格。另外,豪格还是正蓝旗的旗主,正蓝旗也支持豪格继位。

多尔衮,他身后是正白旗和镶白旗,另外,他还有两个亲兄弟的支持,他的这两兄弟阿济格多铎,孔武有力,功勋卓著。除此之外,正红旗、正蓝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更使他如虎添翼。

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济尔哈朗也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济尔哈朗是庄亲王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舒尔哈齐则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济尔哈朗还是镶蓝旗旗主,长期带兵出征,军功显贵。由于他血较远,他不可能参与继承人竞争。但是,无论谁继位,都离不开他的支持。

皇太极刚一断气,豪格和多尔衮便开始密谋。豪格这边,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人纷纷表示支持。并派人拉拢济尔哈朗,谋求他的支持。多尔衮这边,他两个兄弟早就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同时也派人拉拢济尔哈朗。

八月十四日,是最后定日期。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大殿之外,所有的卫兵都“弓上弦、刀出鞘”,剑拔弩张。

会议现场,豪格的人先发难,两黄旗的卫兵冲进大殿,提议立皇子为帝。阿济格和多铎也起身,提议由多尔衮继位。这时,两方僵持不下。多尔衮才大心细,善于权变。他喝退两黄旗的卫兵,同时表面上拒绝了多铎的提议。会议现场出现尴尬的宁静。

这时,多铎又提议,请代善继位。老谋深算的代善以“年老体衰”为由断然拒绝。但是他也不表态支持谁。

豪格趁机起身,盛气凌人地对在场王公大臣说,自己是先帝的长子,理应由自己继位,如果你们不答应,我立即退席。话音刚落,支持他的王公大臣纷纷表示,如果不立皇子,“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他们情绪激动,害怕发生械斗,便起身离席。多尔衮见此情形,了解不能硬来,便立即改变策略。他急忙提议,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帝位,他和济尔哈朗担任辅政大臣,待福临成年之后,再由他亲政。

多尔衮的这个提议,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没有想到,多尔衮会来这一招。这一招是真厉害,首先是剥夺了豪格的继承权,其次是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其三拉拢了济尔哈朗,其四了堵住了豪格支持者的口。

如果多尔衮的提议被通过,济尔哈朗一跃成为辅政大臣,权势大增。所以,济尔哈朗第一个支持多尔衮的提议。代善和豪格没有利益关系,为了稳定大局,他也同意多尔衮的提议。豪格见济尔哈朗、代善两大实权人物都同意这个提议,纵然自己反对也无济于事,只得同意。就这样,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

福临继位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任辅政大臣,其实大权都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大清从此开了一段全新的、充满辉煌与挑战的旅程。

标签: 皇太极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在向敌人发动战争之前,究竟会找哪些借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借口在古代战争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借口选得好,就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就能吸纳更多人参加进来,军队的人数就会更多,因而更容易打胜仗。那么,古代在发动战争之前,究竟有哪些借口呢?这些借口,都有怎么的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维护周礼。这个借口,几乎是整

  • 什么是强渡怒江战役?如何评价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强渡怒江战役,近代,战史风云

    强渡怒江战役,是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三十三军所部的进攻作战。怒江战役是中美联合作战的产物,由美军提供渡江工具、对日军阵地实施全天候轰炸,美军炮兵部队火力支持以及美国提供中国远征军全部的作战补给。战役评价总体评价渡江作战是应美国总统罗斯福

  • 他是噶尔丹的侄孙,杀得清军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噶尔丹,清朝,历史解密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噶尔丹这个人,他是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在位期间不断扩张,与清朝产生矛盾。后来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才把噶尔丹彻底击败。但在历史上,噶尔丹虽然死了,但他的亲族还在,与清朝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比如噶尔丹的侄孙,就是一位狠角色,让雍正帝都无可奈何,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噶尔丹

  • 朱棣留下了治世能臣,朱元璋留了哪三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古代皇帝在临死前,都会找几个顾命大臣,让他们好好辅佐新皇帝治理国家,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都为新皇帝留下了三个人。但是从留下的这三个人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元璋在看人的眼光上还是略微逊色于自己的儿子,因为朱元璋留下了三个书呆子,不仅没能帮助继任皇帝治理好国家,而且还一错再错让皇帝丢了皇位

  • 胤祺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夺嫡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胤祺,清朝,风云人物

    说起毒蛇老九这个名号,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了。九阿哥胤禟,康熙晚年“九龙夺嫡”的成员之一,也是八爷党的重要人物,据史载,九阿哥得毒蛇老九的名声,主要是由于他行事过于狠辣,是八爷党里最狠的一个成员。说起来,九阿哥虽然对夺嫡很热衷,但都不是为自己夺,只是先后支持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此他真是上下疏通关节打点,

  • 书院作为古代特有的教育形式,它在宋元明清有何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丰富的教

  • 五虎上将他打过三个,名将张郃的人物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张郃,战史风云

    你们知道张郃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讲。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魏国蜀国吴国为了争夺天下,可谓是一直在拼杀个不停。而之所以没法迅速结束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每一个政权之中都是人才众多,高手如云。大家旗鼓相当,速战速决也就不大可能,只能是一直僵持不下。当时,曹操身边有一员猛将十分厉害,此人曾

  • 此皇帝上任5年就亡国,被俘虏25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重贵,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纵览中国封建时代2000余年,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即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封建王朝的覆亡。这种政权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充满血腥风雨的战争来拼个你死我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种是通过禅让制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个中不免也充斥着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那么,这些亡国之君的人生

  • 项羽为什么败给刘邦?有三个致命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论中国古代名将,每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有好事者,更将这些名将进行比较,评出他们所认为的第一武将。所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指的霸王项羽,李指的你你将来李存勖。可以说,项羽代表了武将最高武艺。在众多战役中,项羽凭借个人武艺屡屡得胜。难怪有人评价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作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 后世对袁恕己的评价如何?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袁恕己,唐朝时期宰相,曾发动神龙政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