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在向敌人发动战争之前,究竟会找哪些借口?

古代在向敌人发动战争之前,究竟会找哪些借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1/19 8:36:50

借口在古代战争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借口选得好,就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就能吸纳更多人参加进来,军队的人数就会更多,因而更容易打胜仗。

那么,古代在发动战争之前,究竟有哪些借口呢?这些借口,都有怎么的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维护周礼。

这个借口,几乎是整个周朝期间,所有国家及团体发动战争的共同借口。

周礼是什么,就是周朝人的尊卑秩序。周天子是必须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各个诸侯国,都必须尊奉周天子,听从周天子的号令,按时参加周天子组织的集会、带兵打仗等各种活动。而且还必须准时给周天子提供贡品。

如果哪个国家不这样做,他就违背了周礼,就会受到大家的征讨。当年齐桓公带着各国前往讨伐楚国,其中的一条借口就是“贡包茅不入”。就是不给周天子提供祭祀用的茅草。一些茅草而已,今天我们会觉得这个借口有些搞笑,但是古人却如此郑重其事。可见,周礼在那时候的地位有多高。

当然周礼也不仅仅是只针对周天子。我们说了,周礼要维护的是尊卑秩序,就算是一些不涉及周天子的事情,只要有人破坏了这种尊卑秩序,依然会成为别的国家发动战争的理由。当年郑庄公和他的母亲关系恶劣到了极点。郑庄公甚至扬言“死也不见”。但是最终还是通过挖地道的方式,与他母亲相见了。这就是因为,如果他不见他的母亲,别的国家必然以这个为借口,发动对他的战争。他不想因此落人口实。

其二,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后来成为落草为寇的好汉们的一面旗帜。实际上,这个话远远不是山贼土匪们的,而是古代所有发动战争的军队的首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人受“天命”思想的影响很大。他们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仿佛人其实都是一些机器人,上天早已编好了程序,人间只需要按照这样的程序演绎就可以了。

不过,由于“天机不可泄露”,因此,上天编好的这个程序是怎样的,谁也不知道。如果当某支军队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告诉别人,他们是受到了上天示的,是掌握了上天编好的程序的。那么,相信他们的人肯定会很多。

所以,古代无论是农民起义者,还是造反的诸侯,他们都会讲,他们之所以发动战争,完全是“替天行道”,是“遵守天命”。

刘邦斩白蛇,就是表明,秦朝要灭亡了,新的朝代要起来了,刘邦这样做,就是“替天行道”。周朝讨伐商纣王,也是说商纣王“失道”,需要重新把世界,拉回到“道”上来。

其三,尽忠报国。

古代是家国社会,皇家就是国,国就是皇家。尽忠报国,首先就是尽忠。

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打击入侵者,是“尽忠”。遇到有人挑战皇权,发动对这些挑战者的战争,也是一种“尽忠”。

这个“尽忠”的范围十分宽广。就像替天行道一样,可以用到各种战争之中。

比如,郭子仪李光弼招募军队,平定“安史之乱”,他们当然是一种“尽忠”的行为。但是“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他也认为他的做法是一种“尽忠”。因为杨国忠迷惑了君王,让君王不理朝政,整天和“红颜祸水”杨贵妃厮混在一起。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所以他要发动战争“清君侧”。他这样做,就是一种“尽忠报国”的表现。

再比如三国初年,所有的诸侯在发动战争的时候,都是为了“维护天子”。曹操得到天子,因此就以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刘备也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借口反抗他。也就是说,大家的借口都是为了天子,但是最终大家打成一团糟。而真正受害的,反而是被抢来夺去的天子。唐朝末年的时候,那些诸侯们也以此打了不少仗。清朝初年,明朝早就灭亡了,却也还有不少人借“朱三太子”的名义,以对明朝“尽忠”的,发动战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强渡怒江战役?如何评价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强渡怒江战役,近代,战史风云

    强渡怒江战役,是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三十三军所部的进攻作战。怒江战役是中美联合作战的产物,由美军提供渡江工具、对日军阵地实施全天候轰炸,美军炮兵部队火力支持以及美国提供中国远征军全部的作战补给。战役评价总体评价渡江作战是应美国总统罗斯福

  • 他是噶尔丹的侄孙,杀得清军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噶尔丹,清朝,历史解密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噶尔丹这个人,他是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在位期间不断扩张,与清朝产生矛盾。后来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才把噶尔丹彻底击败。但在历史上,噶尔丹虽然死了,但他的亲族还在,与清朝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比如噶尔丹的侄孙,就是一位狠角色,让雍正帝都无可奈何,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噶尔丹

  • 朱棣留下了治世能臣,朱元璋留了哪三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古代皇帝在临死前,都会找几个顾命大臣,让他们好好辅佐新皇帝治理国家,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都为新皇帝留下了三个人。但是从留下的这三个人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元璋在看人的眼光上还是略微逊色于自己的儿子,因为朱元璋留下了三个书呆子,不仅没能帮助继任皇帝治理好国家,而且还一错再错让皇帝丢了皇位

  • 胤祺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夺嫡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胤祺,清朝,风云人物

    说起毒蛇老九这个名号,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了。九阿哥胤禟,康熙晚年“九龙夺嫡”的成员之一,也是八爷党的重要人物,据史载,九阿哥得毒蛇老九的名声,主要是由于他行事过于狠辣,是八爷党里最狠的一个成员。说起来,九阿哥虽然对夺嫡很热衷,但都不是为自己夺,只是先后支持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此他真是上下疏通关节打点,

  • 书院作为古代特有的教育形式,它在宋元明清有何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丰富的教

  • 五虎上将他打过三个,名将张郃的人物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张郃,战史风云

    你们知道张郃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讲。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魏国蜀国吴国为了争夺天下,可谓是一直在拼杀个不停。而之所以没法迅速结束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每一个政权之中都是人才众多,高手如云。大家旗鼓相当,速战速决也就不大可能,只能是一直僵持不下。当时,曹操身边有一员猛将十分厉害,此人曾

  • 此皇帝上任5年就亡国,被俘虏25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重贵,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纵览中国封建时代2000余年,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即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封建王朝的覆亡。这种政权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充满血腥风雨的战争来拼个你死我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种是通过禅让制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个中不免也充斥着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那么,这些亡国之君的人生

  • 项羽为什么败给刘邦?有三个致命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论中国古代名将,每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有好事者,更将这些名将进行比较,评出他们所认为的第一武将。所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指的霸王项羽,李指的你你将来李存勖。可以说,项羽代表了武将最高武艺。在众多战役中,项羽凭借个人武艺屡屡得胜。难怪有人评价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作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 后世对袁恕己的评价如何?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袁恕己,唐朝时期宰相,曾发动神龙政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

  • 南汉的疆域辽阔到什么程度?南汉的地盘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南汉的疆域辽阔到什么程度?南汉的地盘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位于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五十五年。追溯至唐天祐二年刘隐正式担任清海节度使算起,刘氏政权历五主,存在长达67年。是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