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商纣王被黑了3000多年 竟被骗了这么久

真实的商纣王被黑了3000多年 竟被骗了这么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4/2/6 21:00:54

商纣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就是暴虐、凶残、好色等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真的是天天只会酒池肉林,残害忠良吗?周朝取缔商朝是真的一步步打下来那样的名正言顺吗?

商纣王从小就面貌清秀,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力大无穷。

当时商朝的中心区域在河南一代,最大控制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长江流域。不过在东方南方,商朝的统治并不稳定,在当时东方的东夷人是商朝最强有力的对手。

网络配图

由于商朝以商业为主,因此控制海陆道十分重要,敌对的东夷人显然对商朝做买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商朝对东夷的作战一直没有停止,到了帝辛时期依然如此,史载当时东征的商朝大军有15万人,一直与东夷处于交战当中。

由于东方是商朝的军事前线,因此西边的防守便显得薄弱了许多,这给了当时虎视眈眈的周国很大的机会。周本是服从于商的小方国,借着商朝大军远征在外的机会,周军对商朝发动了突然袭击,并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留守的商军,纣王自焚而死,周也便取代了商。

灭商之战周军动用了约4.8万人,据称在朝歌与临时拼凑的17万商军交战,商军倒戈,是为牧野之战。这也是事后评判纣王的一条重要论据:你看,军队都不愿意给你打仗了,还不是人心尽失?

可要知道,当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夷,在朝歌的所谓17万商军大都是奴隶,商人肯定是不会用自己人当奴隶的。这些人或是战争中的战俘,或是通过人口买卖而来,他们对商王朝本来就是敌对的态度,又谈忠心呢?

网络配图

而且周灭商进程很快,除了朝歌一战外,几乎没有别的记载,因此也决不会有封神榜说的那么坎坷艰难了。

关于纣王的荒虐,我们现在看到的记载都是周人在周朝时的评价。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作为一个以下犯上夺得王朝的周,他怎么可能记载不利于自己的东西。

实际上,您仔细想想,所谓酒池肉林根本就没有可实施性,而妖后妲己恐怕更是妄加揣测居多。

而最早的《尚书》则这样记载武王伐商时宣称的商王罪状:一是酗酒;二是不用贵戚旧臣;三是用小人(出身低微);四是听信妇人言;五是信有命在天;六是不留心祭祀祖先。这些罪状根本就跟暴虐没有半钱关系,而其罪状则大都是后世所加,而离当年之事已有千年之久。

网络配图

周朝大军占领朝歌之后,商朝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翻盘的,那时商朝还有十五万的东征大军。

但是这十五万大军最后都分成了好几部分,一部分投降周朝大军了,一部分则分散在东夷,还有一部分去不明(不过很有可能渡海东渡了,现在大部分都说那一部分人东渡美洲了)。

商朝的基本武装还是后来的成王东征才稍稍平息的,还组建过成周八师来镇压东方,这就证明商人后来一直都是混乱的。

标签: 商纣王

更多文章

  • 连肉都吃不上的悲哀皇帝 下人都瞧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溥仪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确没错,尤其是很多人都羡慕皇帝这样的生活。荣华富贵享受不完,似乎大部分人都会羡慕皇帝的生活。别看皇帝万人之上,有一位皇帝是最悲哀的,连肉都吃不上——这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网络配图在溥仪小时候,太监欺负他是常有的事情!就拿吃饭这个事情说吧,很多太监都认为他小根本吃不了那么多

  • 英法联军都进北京了咸丰皇帝依旧风流成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咸丰

    从咸丰个人际遇来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为何咸丰能够遭遇如此不幸?还要从他的“上

  • 关羽败走麦城身死人手 竟然是刘备孔明设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应迟钝,后为曹仁所擒杀。关

  • 秦始皇嬴政竟然曾打算用禅让的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嬴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赵匡胤:靠大年初一的惊天谎言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变换,不一定非要点燃烽火,刀光剑影,打打杀杀,血流成河。有时候,一个计谋,甚至一个谎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个弥天大谎,而撒谎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为后周将领,历郭威、柴荣、柴宗训三朝。赵匡胤的发迹,始于战功,也始于柴荣,没有流血的英勇事迹,没有柴荣

  • 睡在一张床上的两个皇帝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耶律延禧

    辽朝最后一任皇帝名叫耶律延禧,也就是所谓的“天祚帝”。按照字面上来理解,他这人很有福气,因为有上天保佑。他的经历似乎“证明”了这点。小时候他差点被奸臣耶律乙辛暗杀,若不是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提醒辽道宗外出游猎时把这个孙子带上,小小年纪的耶律延禧就成了刀下鬼了。但上天保得了他一时,保不了他一世,后来他当了

  • 中国历史最出名的酒鬼皇帝 臣子不喝便杀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延曦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是个仅有5个州的小国,王延曦即位后暴虐无道,甚至腐败到卖官鬻爵的地步,又对宗室族人大肆诛杀,昏庸无道酷爱饮酒作乐的王延曦被世人称作最荒唐的酒鬼皇帝。不过,王延曦对历史还是做出过贡献的。没有王延曦,就没有如今的“老板”一词。他制造大铁钱,“以开元通宝为文,五百文为一贯,俗称为钱板;明

  • 朱元璋为何要杀戮功臣?难道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朱元璋个人猜疑心极重,在登上皇位后,特别知道打天下不易,坐江山更不易,便想到了拿老臣开刀,几乎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杀了。朱元璋之所以杀功臣,是因为惧怕儿孙软弱,压不住这些为他建功立业的大臣,为确保大明江山传至千秋万代,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在他死后,还留下一帮老臣危害他儿孙

  • 三国里诸葛亮的失策之处 他也被别人坑过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一类的人物都成为了智慧的化身。特别是诸葛亮,完全成为了神话中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再加上小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渲染,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巧布八卦,更让诸葛亮的智慧深入人心,然而,诸葛亮就没有失策之处吗?其实,三国里诸葛亮也被

  • 穿补丁龙袍的皇帝 他是勤政爱民还是空谈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道光

    历史上有很多勤政爱民的皇帝,他们力行节俭,反对奢靡之风,在历史上很有作为,比如隋文帝杨坚等皇帝,都是勤俭节约的楷模,现在,历史的车轮走向了清朝道光年间。道光也有着做贤君明主的情怀,他认为繁荣富强是需要节俭的,在他这样的想法下,清朝出了一位最节俭的道光皇帝,就谈节俭这一点,他那些丰功伟绩的祖先就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