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杀贪官无数 死后用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出殡

他杀贪官无数 死后用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出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1 更新时间:2024/2/6 21:03:58

中国百姓自古就恨透了贪官,因为他们利用权势欺压百姓,趋炎附势,百姓苦不堪言,每当受到不公待遇时,穷苦的百姓往往会想到一个人----包拯,在民间,包拯早已是清官的象征,包拯一生大公无私,惩处了无数贪官,他清正廉洁,为民着想,的确是难以多得父母官,然而这么一个清廉的好官,在死后却不得安宁,为了防止他人破坏坟墓,包拯家人准备了21口棺材。

网络配图

包拯断案明敏正直,从不亲信任一方之言,凡事都要以证据说话,他一生刚正不阿,从不包庇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戚,当年包拯担任庐州知府时,他的亲朋好友以为可以仗着他的势力谋取不当利益,被包拯发现后,大义灭亲,将他的舅舅一行人全部依法处办,从此,人人都知道有个包大人铁面无私。

包拯从不惧怕权贵,当时科举场上有很多人舞弊,大多都是权贵子弟得益,包拯大开正门,让所有受冤者前来告状,惩处了一大批舞弊官员,就连皇亲国戚包拯也不会手下留情,他的刚强坚毅让很多皇亲国戚也要敬让三分,包拯的清正受到了百姓的爱,当包拯去世的消息被世人所知时,“京师吏民,莫不感伤”。

网络配图

嘉庆七年五月,正值夏日劳种季节,包拯突然发病,仅仅三天就去世,因为包拯太过刚毅,一生树敌太多,所以很多人怀疑包拯是被人陷害的,出殡当天,满城百姓自发前来送葬,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包拯出殡的棺材整整有二十一口之多,其中只有一口藏有包拯的尸体。

包拯的家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包拯一生得罪的人太多,特别是那些皇亲国戚,包拯生前他们不敢惹,可死后很有可能会被敌人挫骨扬灰,所以他的家人就准备了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同时出殡,每个城门三口棺材,这21口棺材分别都葬在不同的地方,由于数量太多,加上包拯一直很受百姓的拥护,自发保护包拯墓,也就没有被那些权贵破坏。

网络配图

可当金军南下,北破灭的时候,包拯墓还是被金军给破坏了,太平后,百姓自发修建了他的坟墓,将其夫人与他合葬一起,他的坟墓也就幸运的保存到了近代。

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包拯墓还是没有逃脱被破坏的命运,专家还从中挖出了他的遗体,经过检验,发现包拯体内砷元素含量高于人,所以包拯很有可能是中了砒霜而死的。

1985年,包拯墓又得到了重建,与此同时,在安徽河南又发现多个包拯墓,但经过证实,当初被挖的那座坟墓才是其真墓。

标签: 包拯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商纣王被黑了3000多年 竟被骗了这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纣王

    商纣王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就是暴虐、凶残、好色等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真的是天天只会酒池肉林,残害忠良吗?周朝取缔商朝是真的一步步打下来那样的名正言顺吗?商纣王从小就面貌清秀,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力大无穷。当时商朝的中心区域在河南一代,最大控制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长江流域

  • 连肉都吃不上的悲哀皇帝 下人都瞧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溥仪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确没错,尤其是很多人都羡慕皇帝这样的生活。荣华富贵享受不完,似乎大部分人都会羡慕皇帝的生活。别看皇帝万人之上,有一位皇帝是最悲哀的,连肉都吃不上——这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网络配图在溥仪小时候,太监欺负他是常有的事情!就拿吃饭这个事情说吧,很多太监都认为他小根本吃不了那么多

  • 英法联军都进北京了咸丰皇帝依旧风流成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咸丰

    从咸丰个人际遇来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为何咸丰能够遭遇如此不幸?还要从他的“上

  • 关羽败走麦城身死人手 竟然是刘备孔明设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应迟钝,后为曹仁所擒杀。关

  • 秦始皇嬴政竟然曾打算用禅让的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嬴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赵匡胤:靠大年初一的惊天谎言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变换,不一定非要点燃烽火,刀光剑影,打打杀杀,血流成河。有时候,一个计谋,甚至一个谎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个弥天大谎,而撒谎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为后周将领,历郭威、柴荣、柴宗训三朝。赵匡胤的发迹,始于战功,也始于柴荣,没有流血的英勇事迹,没有柴荣

  • 睡在一张床上的两个皇帝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耶律延禧

    辽朝最后一任皇帝名叫耶律延禧,也就是所谓的“天祚帝”。按照字面上来理解,他这人很有福气,因为有上天保佑。他的经历似乎“证明”了这点。小时候他差点被奸臣耶律乙辛暗杀,若不是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提醒辽道宗外出游猎时把这个孙子带上,小小年纪的耶律延禧就成了刀下鬼了。但上天保得了他一时,保不了他一世,后来他当了

  • 中国历史最出名的酒鬼皇帝 臣子不喝便杀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延曦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是个仅有5个州的小国,王延曦即位后暴虐无道,甚至腐败到卖官鬻爵的地步,又对宗室族人大肆诛杀,昏庸无道酷爱饮酒作乐的王延曦被世人称作最荒唐的酒鬼皇帝。不过,王延曦对历史还是做出过贡献的。没有王延曦,就没有如今的“老板”一词。他制造大铁钱,“以开元通宝为文,五百文为一贯,俗称为钱板;明

  • 朱元璋为何要杀戮功臣?难道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朱元璋个人猜疑心极重,在登上皇位后,特别知道打天下不易,坐江山更不易,便想到了拿老臣开刀,几乎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杀了。朱元璋之所以杀功臣,是因为惧怕儿孙软弱,压不住这些为他建功立业的大臣,为确保大明江山传至千秋万代,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在他死后,还留下一帮老臣危害他儿孙

  • 三国里诸葛亮的失策之处 他也被别人坑过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一类的人物都成为了智慧的化身。特别是诸葛亮,完全成为了神话中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再加上小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渲染,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巧布八卦,更让诸葛亮的智慧深入人心,然而,诸葛亮就没有失策之处吗?其实,三国里诸葛亮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