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溥洽是什么人?朱棣登基后为何要关押他十六年之久?

溥洽是什么人?朱棣登基后为何要关押他十六年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2/7 15:36: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溥洽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朝永乐十六年,锦衣卫诏狱里,一位老人双目紧闭。这位老人已经74岁了,虽然在诏狱里,但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平静。身上伤痕累累,却十分安详。

其实,他在入狱前,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在狱中被关押了16年,他的满头白发,都是入狱后长出来的。这位被关在狱中的得道高僧,名叫溥洽。入狱前,他是皇宫中的主录僧。溥洽入狱后,始终保持平静,被关押16年后,他认为,自己可能要在诏狱中和佛祖见面了。可是没想到,在当年的三月,春暖花开之时,两位狱吏竟然将他带出诏狱,宣布,溥洽自由了,他被释放了。

溥洽是谁呢?早在朱元璋在位时,溥洽就曾几度入宫为皇子们讲经。建帝登基后,溥洽被邀请入宫,作为主录僧,长年住在皇宫里,和建文帝关系密切。公元1402年,燕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纵火后消失,关于建文帝的去向,众说纷纭。根据《都公谭纂》所载:

溥洽南洲,国初右善世为建文药师灯忏以诅太宗,又为建文削发。太宗即位,微闻其事而未审,囚之十余年。

也就是说,溥洽在靖难之役初期,曾替建文帝诅咒朱棣。后来南京失陷,溥洽为建文帝剃发,让建文帝扮成僧人潜逃。朱棣登基后,听闻这件事后,将溥洽囚禁十多年。

假设溥洽真的知道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将他关押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要释放他呢?因为一个关键人物为他求情,此人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也是一位僧人,法号道衍,早在洪武年间,姚广孝结识朱棣,被朱棣带到北京,二人经常密谈。建文帝削藩时,朱棣举棋不定,姚广孝鼓励朱棣说:“不要管什么是民心,我们只管天道!”在朱棣起兵靖难的三年多时间里,姚广孝以军师的身份跟着朱棣。《明史》评价姚广孝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

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当朱棣登基后,道衍却非常低调,他没有宅邸,没有家室,只住在寺庙中。永乐十六年,道衍病重,朱棣前往庆寿寺去看望,道衍临终之前,就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朱棣能够释放溥洽。朱棣不忍拒绝姚广孝,于是点头,立即下旨释放溥洽,溥洽因此恢复自由。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了这件事:

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即命出之。

溥洽被释放后,听闻是姚广孝临终前救了自己,他连忙跑到庆寿寺,此时姚广孝仍有一丝气息。溥洽跪在姚广孝的床前,说了一句话:“谢谢你救了我,我的余生,是你赐给我的。”溥洽走后,姚广孝去世。

姚广孝以一个僧人的身份,立下不世之功。他在临终之前,没有求朱棣善待自己的家人,而是为一个陌生的僧人求情,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佛家的悲悯之心。溥洽从一个58岁的和尚,被关押成了74岁的老僧,他都没有开口,基本上可以确定:朱棣在溥洽口中已经得不到有用的信息。而且,溥洽即使出狱,也不会透露建文帝的去向,所以说,关押溥洽,没有任何意义。不如用佛家之悲悯,来挽救一位得道高僧。

第二,姚广孝终究是僧人。姚广孝年轻时出家,从遇到朱棣后,他阴谋尽出,为朱棣谋得天下,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他劝朱棣发动的战争,让无数人丧生,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作为一个僧人,他只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价值,但他愧对“佛祖”。因此,在他临终之前,把拯救其他僧侣作为己任,因此为溥洽求情。

第三,“和尚谬矣”。朱棣登基后,姚广孝衣锦还乡,他的姐姐闭门不见,他昔日的好友王宾也不见他,只托人对他说:“和尚谬矣!”姚广孝这才意识到,他发动靖难之役,让天下大乱3年多,或许是错的。因此,因这场战争而被连累的溥洽,他想竭尽全力去拯救。

以上三种原因,促使道衍要救溥洽,在溥洽被释放的那一刻,姚广孝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孙权麾下的八大谋士,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东吴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对

  • 张九龄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小人的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唐朝

    说到张九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张九龄,唐朝名相,著名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作为一个“零差评”的宰相,政绩突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可以说,开元盛世之治有他一半的功劳。作为诗人,他诗风清淡,一扫当时绮靡之风,贡献也尤为突出。

  • 曹操一生最重要的朋友是谁?他死后曹操痛哭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三国

    三国中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一个当时的官三代,祖父曹腾是费亭侯,父亲曹嵩世袭了祖父的官位 ,位列三公,曹操从小也是非常的聪明,饱读诗书,对世间的事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这也是她能成为魏王的基本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二零八年,曹操领大军以少胜多,击败了素以骁勇诸城的乌桓

  • 王娡入宫前,过着怎样的生活?她的早年经历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娡,西汉

    对王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知道大家心里对平常的皇后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凤袍加身、端庄威仪?从容得体、落落大方?出身高贵、大家闺秀?白白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这位孝景王皇后,却曾经是个村妇,是的,你没看错,她嫁过人,甚至还生过孩子,但是最后却还是成为了母仪天下的

  • 薄皇后的性格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薄皇后,西汉

    对薄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后,听起来尊荣无限,风光无限,背后心酸何人知?今天白白要讲的薄皇后,其实就很可怜。很多人都觉得,能被称为“史上首位xxx”的都是很厉害的,能名流千古的,但是这位薄皇后一定不赞同,因为她自己就是“史上首位被废的皇后”,这个称号,

  • 窦建德是李唐王朝初期最大的对手,他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窦建德,隋朝

    每当一提起窦建德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隋末反王众多,其中大多都生存不了几年,要么被灭,要么投降,到李唐初期,只剩下三路反王争锋,其中最强大的当数夏国夏王窦建德。窦建德自小有侠名,武艺出众,同乡们都愿意跟随他,他自身也有远大的抱负。当时,他知道天下要乱,但对隋朝还抱

  • 诸葛亮坚持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他有何动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诸葛亮北伐的文章。史书和历史小说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里蜀国的发展历史是主线,魏国、吴国都是分支。但是《三国志》就截然不动,那里面魏国才是重点,而蜀国和吴国才是分支。先不论是史书还是小说,单说情节的话那部书更吸引人呢?其实我不用我说大家也晓得,当然应

  • 李裹儿:大唐第一蛇蝎美人,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裹儿,唐朝

    要说起唐朝著名的女人,大家都会想到武则天,毕竟能够成为唯一的女皇帝,绝对是个狠绝之人。而武则天的孙女,也就是李显的女儿李裹儿,则比武则天要狠得多呢,甚至于传说中李显就是被李裹儿给毒死的。除此之外,李裹儿还有大唐第一美女之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蛇蝎美人了。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被称为是安乐公主,在

  • 武则天死后 李显为何将她和李治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李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显同意武则天归陵,与自己的父亲李显合葬,看似是一个儿子单纯的孝心,但实际上却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说起李显和武则天母子之间的这点破事,恐怕就得从李显出生时开始说起了。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

  • 明朝由盛转衰罪魁祸首真的是王振吗 王振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王振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明朝王振。要说王振是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这个说法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不过,王振在那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当中,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明朝在那场战争当中,极有可能并不会输,甚至压根就没有那场战争。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从王振这个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