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太平天国鲜为人知的康王汪海洋,两个原因致他最终失败

揭秘太平天国鲜为人知的康王汪海洋,两个原因致他最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4/1/16 2:26:53

1864年曾国荃率军攻下天京城,随后李秀成、洪仁玕、洪天贵福相继被抓,太平天国灭亡。然而,曾有数十万兵力的太平军怎么会因为幼主的被抓而全军覆灭呢?实际上大部分太平军都还在各个的手下。比如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在天京沦陷后向福建和广东撤退,保留兵力近十万。

汪海洋原本是侍王李世贤的部下,有太平天国后期擎天一柱的称誉。然而从1864年到1866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康王自己被杀,他死后所部就被清军打败。今天小编就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康王的部队会这么快覆灭。

逃不脱的宿命——内部不团结,甚至自相残杀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关键点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高层的内杠导致实力减弱,而这支太平军的余部之所以被打败,也有内部不和,甚至自相残杀。

1865年春,李世贤在漳州被左宗棠打得大败,李世贤与自己手下走散,很多人为了活命就去投靠汪海洋。汪海洋为了树立在原李世贤部中的威信,便找借口干掉了侍王的叔叔。

1865年6月中旬,康王汪海洋攻占广东镇平,3个月后李世贤到达镇平,汪海洋用了很隆重的仪式迎接自己的长官。然而,当天晚上便有人私下求见李世贤说汪海洋吞并了侍王的旧部,杀死了侍王的叔叔,李世贤当时恨得牙痒痒,却奈何手下无兵只能忍耐,而汪海洋也是做贼心虚,不愿意把吞并的兵力还给李世贤,于是便借给自己儿子做满月酒的机会杀死了李世贤和他手下的五个大将。

汪海洋两次向自己的队友举起屠刀,甚至杀死了很有能力的侍王,而自己的威望和实力又远不如侍王,只能加速这支太平军的灭亡。

军队叛逃不断

小编在以前的章中曾分析太平军实力为何会越来越差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军队叛逃不断”,而这支在广东的太平军自然也不能免俗。

李世贤被杀后,汪海洋贴出告示说李世贤叛变太平天国,自己无奈之下杀了李世贤,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特别是李世贤原来的部下们。陪王谭富、朝将莫恩、列王黄宗保、天将林正扬、佑王李继远等因为各种原因纷纷投降清军,有的被清军收编,有的被就地遣散。他们的投降可以说是直接导致太平军在广东的势力大大的削弱。

两个原因对太平军的实力削弱是巨大的。1866年1月,汪海洋召集自己的全部兵力准备在嘉应和清军决一死战,然后他却遇到了左宗棠。左宗棠乃是书生领兵,脑袋打得滑,他将太平军围在嘉应城中,布下“八门金锁阵”,洋枪洋炮纷纷上场,太平军明显处于弱势。为了鼓舞士气,汪海洋身先士卒冲在队伍最前面,结果一个不留意被清军的子弹打中脑袋,一阵慌乱中,汪海洋被部下们抬回城中,不久就死了。

汪海洋死后,他的部队归偕王谭体元节制,但是太平军此时已经是元气大伤,早已没有力气和清朝抗衡。1866年2月17日,所剩太平军被清军包围,一场血战之后,太平军所剩无几,活下来的都做了清军的俘虏。

标签: 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沈德潜生前深受乾隆帝赞赏,为什么死后却被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

    相信很多人对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中举这一段印象极深。范进这个形象也一直深入人心,这段也被搬入了教科书当中成为了经典中的典范。既然这一段能够成为经典,那这段的主要人物范进也自然是有“特殊”的光环。范进中举他有什么光环呢?他正是有那百折不挠的耐心与毅力去参加科考,最终终进了进士。可是考进进士的范进,却突然

  • 古代大发明家鲁班有多厉害?为什么被墨子不屑一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鲁班

    若是说起发明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爱迪生。可是爱迪生不是中国人,中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发明家。他的成就一点不逊色于爱迪生,甚至可能比爱迪生还要厉害,他就是鲁班。鲁班出生于公元前507年,远比爱迪生要早得多。以当时的科技水平,鲁班所造出的东西是同时期完全无法想象的。因此他绝对配得上世界第一发明家的

  • 朱棣造反当上皇帝,建文帝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为何是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

    明成祖朱棣靠着起兵造反当上皇帝,他在称帝之后却封了建文帝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为第一大功臣,他为何这样做呢?李景隆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自幼喜读兵书,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看重。建文帝登基后,李景隆也深受建文帝的信任。建文帝登

  • 咸丰帝算不算是清朝好皇帝?还是一无是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

    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的皇帝,他一生可谓是历尽磨难,从登基伊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可以说是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同时,咸丰皇帝还是一位颇受争议的皇帝,有人评价他刚愎自用妒贤嫉能,致使其有生之年也没能够平定天平天国运动;有人评价他玩忽职守胆小如鼠,丢下首都北京落荒而逃,任由外国人抢我国宝,毁我瑰宝级皇家园林圆明

  • 外国人为什么会不同意溥儁当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溥儁,清朝

    光绪去世之前被慈禧囚禁于瀛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病重濒死,慈禧下令将两岁多的溥仪接到宫中。溥仪刚被接入宫中没几天,光绪帝就死了,紧接着第二天慈禧也死了,在风雨飘摇中,溥仪继位为皇帝,然后三年后隆裕皇后宣布清帝退位,溥仪也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成为末代皇帝有一定的戏剧性,

  • 有关于魏大中的评价如何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

    主要成就与同为阉党所害的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并称“前六君子”。人物评价魏大中为官时正值黑暗的天启年间,大阉魏忠贤把握朝政,大多数官员投靠魏忠贤。但魏大中不为所屈,与杨涟、左光斗等一起坚持揭露魏忠贤的罪恶,是明朝末年少数有识之士之一。可惜此时明王朝已极度腐败,他们难以力挽狂澜,最终被魏

  • 刘备当年东征孙权,诸葛亮为何不肯跟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至今都为人们津津乐道,三国时期的故事的确精彩纷呈,并且那一时期的风流人物也不在少数。而说起三国时期的风流人物,因为作者的推崇,所以蜀汉的人物往往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不过熟知三国演义的人也知道,其实蜀汉集团最后的结局并不好。但是蜀汉之所以最后走向了灭亡,和刘备个人的决策有很大的关系。关羽败走麦

  • 关羽兵败麦城,为什么无人去救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桃园结义,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传为佳话。然而细细地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人们所想地那么牢不可破。特别是当关羽败走麦城而刘备始终保持沉默的态度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是耐人寻味的。关羽为什么会誓死追随刘备呢?这跟刘备时常挂在嘴边的汉室宗亲身份是分不开的,尽管他的这个身份,跟汉

  • 古代寡妇“怎么熬”过黑夜? 她17岁守寡79年, 道出实情 !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寡妇

    每个人都知道古代女性没有地位。当他们不结婚时,他们会听父亲的话。他们结婚后,他们只有丈夫了。但是有一种人甚至更糟糕,那就是寡妇。在古代,女孩必须在十几岁时结婚。如果他们的丈夫年轻的时候死亡之后,那么整个生命将非常的无助。特别是在宋朝之后,对女人的精神束缚就更加得严重了。她的丈夫去世后,她将受到一生的

  • 纯元临终时痛苦地说了个暗语,可惜雍正多年后才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纯元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都知道,纯元这个角色虽然没有露面,但却贯穿整个剧情,她是雍正最爱的女人,甄嬛之所以被皇上看重,就是甄嬛像极了纯元,皇上想通过甄嬛找补回来逝去的影子与时光,因此而拉开了《甄嬛传》的帷幕。大家都知道纯元死的早,并且在临终时痛苦地说了个暗语,其实里面包含很多心思,那么纯元到底说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