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陈友谅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

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陈友谅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4/2/13 21:06:05

还不知道:陈友谅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353年,朱元璋见义父郭子兴成不了大事,就决心单干。回到凤阳老家募兵,将少年时的伙伴,徐达、郭英、周德兴等人尽数招揽至麾下。后来,虽然朱元璋连续两次把招募来的兵马都白送给了郭子兴,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名心腹,朱元璋一直死死捏在自己手里。正是有了这些骨干,朱元璋后来才成功积累了自己人生事业的第一桶金。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下和州。次年又攻下南京。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而在这之前,他先后招揽到李善长、常遇春等文臣武将,又收留了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等亲属(收了二十几个干儿子)。身边的人才储备愈发厚实。此时的朱元璋虽名义上仍是小明王韩林儿的臣子,但其实已经是一个独立军阀了。

麾下文臣武将、十万将士,皆唯他马首是瞻。整个集团的势力不算很大,但很有向心力,都是朱元璋经过一遍又一遍筛选后,筛出来的死忠粉,非常团结。相比于朱元璋,陈友谅集团的发展就没有这么扎实了。其实论资历,陈友谅参加起义的时间比朱元璋要早。跟的大哥倪文俊也有本事,比郭子兴之流强多了。大哥大徐寿辉的号召力相比于朱元璋的大哥大小明王韩林儿,也是只强不弱。某一段时间,两湖一带打徐寿辉旗号的人马就高达百万之众。因此可以说,陈友谅在早期发展比朱元璋要顺利得多。然而很不幸的是,整个南方红巾军系统,都不擅长团队建设。包括陈友谅。

这帮人拉队伍的方式很直接,就是明抢兼并。小弟杀大哥,大哥杀大哥大,屡见不鲜。公元1356年,陈友谅的大哥倪文俊见徐寿辉不能服众,就与他争权夺利。不过倪不擅长搞政斗,很快就被徐寿辉给压了下去。后来倪投奔陈友谅,想东山再起,但陈友谅觉得这人没前途了,再加上陈也有取他而代之的想法,就故意设了局,把他杀了。杀了倪后,陈友谅吞并其兵马,紧接着又疯狂招兵买马,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即成为徐寿辉集团中,实力最强的一派。尝到了吞并甜头,陈友谅把打击目标瞄准到了赵普胜身上。赵普胜是南方红巾军元老,麾下有诸如廖永安兄弟、傅友德、丁普郎等名将。

整体实力不容小觑。如果能吞并他的部众,徐寿辉就是光杆司令了。陈友谅随时能取他而代之。公元1359年,陈友谅依葫芦画瓢,设局把赵普胜也杀了。杀掉赵后,陈友谅一步到位,成为南方红巾军的实际领袖。徐寿辉则沦为傀儡。到了第二年,陈友谅见徐寿辉碍眼,就故伎重施,再一次设局,把他也杀了。之后陈友谅自称皇帝,建立大汉政权。成功取代徐寿辉,成为南方红巾军老大。然而陈友谅杀掉赵普胜,却有副作用。按计划,他原本是要吞并赵普胜人马的。但赵系将领早看穿了陈友谅为人。因而在赵死后不久,这些人集体投靠朱元璋。使得朱元璋的实力大增。

而朱元璋吸纳了赵普胜部众后,又害怕陈友谅报复自己(陈友谅握有战略先机),因此他就让常遇春提前攻打池州(就是赵普胜被杀前的地盘),夺取战略先机。这就导致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过早地爆发了冲突。也就是说,其实双方当时都没有准备好。另外杀徐寿辉,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远在巴蜀招兵买马,同为徐寿辉部将的明玉珍直接就跟陈友谅分裂了。之前陈友谅杀倪文俊,这是小弟杀大哥,明玉珍管不着。后来陈友谅杀赵普胜,明玉珍也可以当作没看见。但现在陈友谅连集团老大都杀了,他这是要干啥?这天下还有他不敢杀的人吗?明玉珍感到很愤怒。愤怒之余,明玉珍选择与陈友谅分家。

也成为一个独立军阀。这导致南方红巾军系统直接分成两派。从上可以看出,陈友谅走的路,看似比朱元璋要顺利,兵强马壮,远非朱元璋可比。但其实他的基本盘很散,死忠粉并不多,麾下部众很多都是被他强行兼并的,并非心甘情愿想跟随他。而且他没打过硬仗。至于朱元璋怕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陈友谅势力如同滚雪球一样,大的太吓人。陈友谅的势力四倍于他。他还没准备好,陈友谅就杀过来了。让他心里也没谱。公元1360年,为了报复朱元璋,陈友谅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领军元帅。全军出动,进攻朱元璋。这就是所谓的“龙湾之战”。

龙湾之战的过程不细说了,陈友谅中了朱元璋诱敌深入以及诈降之计,惨不忍睹。最终兵败金陵城下的龙湾。其战船,辎重折损大半。人马折损两万多余人。自此,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攻守之势易型。陈友谅惨败后,江州不敢待了(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当时是陈友谅的国都),为了避朱元璋的锋头,他退到了武昌。陈友谅退出江西后,镇守宜春,一直效忠于徐寿辉的欧普祥马上投靠朱元璋。其实他早就想跟陈友谅翻脸了,只是担心报复才一直没有实际行动。现如今朱元璋从安徽反扑到江西,他就顺势遣其子纳款归附。安徽、江西丢了,陈友谅狂怒不止,他一共四个省地盘,现在丢了两个,要是让朱元璋在九江立住脚跟,反推到武昌,他就没得混了。

于是在公元1362年,陈友谅决定夺回江西,再和朱元璋决一死战。开战之前,陈友谅“三丁抽一为军”,一共拉了几十万壮丁,浩浩荡荡东下,全力进攻南昌。为啥要说壮丁,而不是军队呢?因为陈友谅本来没有这么多兵力,他是为了与朱元璋决战才临时拉了一堆老百姓参战。这些新征入伍的人,“十人无二三惯战”。大部分都是生瓜蛋子。陈友谅还没有与朱元璋开战,就已经蒙上了一层悲壮的阴影。面对陈友谅来找自己玩命的架势,朱元璋当时很慌。毕竟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陈友谅想拉朱元璋陪葬,朱元璋可不想跟他同归于尽。但怕也没用,怕不怕,陈友谅还是会来。

于是在公元1363年初,朱元璋也集中了二十万大军,顺江东上,找陈友谅决战。这一战在历史上很有名,即“鄱阳湖战役”。朱元璋当时虽然兵少,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在此时帮了他。我们知道,古代战争士卒的经验和训练相当重要,陈友谅虽拉了大量民兵,但都是乌合之众,只会徒耗给养。陈友谅真正能打的部队,还就是那几万老兵。所以双方展开决战后,兵多的陈友谅愣是没占到便宜。他用连环战场攻打朱元璋,朱元璋就用火烧的办法,破了陈友谅的铁索连环巨舰大船。后来虽说陈友谅死于意外。如果他不是把头伸出船舱,如果不是当时恰好有那支流矢射中他的脑袋。

他或许不会死。但从陈友谅玩命都没拿下朱元璋来看,他跟朱元璋之间其实已经出胜负了。纵然说,朱元璋是双线作战,要同时面对张士诚和陈友谅。可陈友谅又何尝不是双线作战呢?公元1363年。明玉珍在重庆登基称帝。定都重庆,明玉珍当时已经确定要东征了。如果陈友谅继续掏老本的朱元璋决战,明玉珍肯定会打他。到时候,他挡得住明玉珍?只不过最后胜出的朱元璋,而当朱元璋攻取武昌后,明玉珍自知不敌,不敢东进,才转而与朱元璋遣使互好。总的来看。陈友谅输给朱元璋,虽有一定偶然性,但其实双方的较量并不在一个层次。陈友谅是一个策反董事会的经理,不是一手打下来的创始人,虽得其位,未有其量。

并且最要命的是,他还没有打过什么硬仗,苦仗,军事指挥能力不足。他人生遭遇的第一场硬仗就是碰朱元璋。而他却没有经受住人生考验。反看朱元璋则不同。自古以来,许多农民起义者,受过太多苦和委屈。于是有点钱和底盘了就贪图享乐,麻痹大意。所谓酒肉穿肠过。美女伴身旁,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朱元璋与这些人不同,他从乞丐做起,受了无数冷眼和嘲笑,后来他突然发了,却没有乐不思蜀。他继续爱老婆,不花心,拼命努力工作,从不放松。他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刀光剑影,生离死别后,依然没有忘记他的初心,没有贪图安逸的生活。有这种魄力胆识,他要是不成功,都没天理了。

其实真正的可怕的人,不是他有多强的军事政治交际能力,有着多高的智商。而是当他经历了万千挫折后依然可以保持初心,不动摇,不麻痹,依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真正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这种人最为可怕。

标签: 陈友谅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不上朝20多年 期间为什么没有出现权阉,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万历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历皇帝不上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曾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这些皇帝号称是天子,但实际上和普通人别无二致,因此也出现了有的皇帝励精图治,而有的皇帝却荒淫无道,葬送了祖宗的大好山河。封建社会本身自有其发

  • 刘备手里唯一的选官名额,为什么送给了袁绍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说到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官僚队伍是维系封建统治的框架,自古以来官僚的产生方式,都关系着王朝的稳定。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我国古代的官僚大多是世袭制,贵族将官职全部垄断。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保守的选官制度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稳定,但并不利于

  • 明明一把火就可以烧光鸦片 林则徐为什么还要用海水浸泡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林则徐

    很多人都不了解林则徐销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1839年6月3日,道光皇帝亲自委派的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销毁鸦片的行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使得当时的人们免受鸦片的侵害,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那么,你知道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一共销

  • 陈皇后是谁?虽然美貌无双,却因包办婚姻成为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皇后,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皇后是什么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汉朝美人,陈皇后绝对排的上名号。她出身高贵,又和武帝是青梅竹马,本应该成为一段宫廷佳话,但最终却落得了幽居冷宫的下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陈皇后的婚姻,本来她就没有自主权。她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备受母亲窦太后宠爱,在后

  • 被高墙圈禁五十五年,揭秘朱文圭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文圭,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文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进逼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其皇后马氏自焚而死。朱棣入主南京后,先是大封有功的“靖难之臣”,封张玉、朱能

  • 一生都在研究造反,朱高煦最后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煦,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煦,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进逼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一个多月后,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永乐皇帝。随着朱棣的即位,立储

  • 李秀宁:带兵上阵杀敌,揭秘历史上的奇女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秀宁,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秀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女将军虽然说不多,但也并不是没有。大多数的女人都是要遵从三从四德,在家中相夫教子。但是就有那么几位女子,她们敢于打破世俗对于女子的枷锁,不输男儿的气概。她们上阵带兵杀敌,打出了一代女子枭雄的气魄。历史

  • 盘点唐朝十大代表诗人,他们各自都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唐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当时王维有一句诗可谓写尽唐代风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而唐朝也是文学、艺术高度发展的一大璀璨时代,其

  • 曹寅是什么人?康熙皇帝为什么会那么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寅,清朝

    每当一提起曹寅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家曹雪芹写出的一部名著。为了写成此书,曹雪芹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可以看出曹雪芹为了此书付出了多少心血,故事中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从各个角度描写了女性美的宏大史诗。曹

  • 哲哲皇后为什么会一生无子?贵为皇后管理后宫17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哲哲皇后,清朝

    哲哲皇后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皇太极在历经多年浴血奋战之后,终于苦尽甘来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定年号为崇德。并于此同时册封宫中诸位妃嫔。而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美丽的格格哲哲被皇太极册封为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从而让她主持后宫,赞襄朝政。但是受封为皇后的她一直没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