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的阴暗背面:火烧姑姑霸占臣妻药迷太子

康熙的阴暗背面:火烧姑姑霸占臣妻药迷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93 更新时间:2024/2/21 19:57:12

和硕公主是孝庄太后的女儿,在名分上应该算是康熙的姑姑,当年为了笼络吴三桂,后来和硕公主被指派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两人在京城居住时,关系也还融洽,并育有一子。

可惜世事难料,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叛乱,康熙随即便将其子吴应熊下狱为质。在叛乱开始的时候,吴三桂这边的形势还不错,一度占领了大半个江山,于是便向康熙提出,释放自己的儿子,并要求和大清划江共治。康熙得报后大怒,昭示全国,要在次日午门立即处死吴应熊及儿子,以表明朝廷平叛的决心。

消息传来,和硕公主方寸大乱,想到自己的丈夫和无辜的儿子马上要一命归天,不觉心如刀绞,肝肠俱断。为了挽救丈夫和儿子的性命,和硕公主急忙换上黑衣丧服,哭天抢地赶到畅春园慈宁宫后,跪拜不起,向孝庄太后苦苦求情,要孝庄太后看在自己和外孙的面上,去求康熙放他们父子一条生路。

网络配图

孝庄太后见和硕公主哭成这个样子,也是老泪纵横,心有不忍,心想一边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公主和外孙,另一边是自己的孙子和朝廷威严,正当她左右为难的时候,来慈宁宫向太后请安的康熙在门外已经看到了刚才所发生的一幕。

康熙听后不觉长叹一声,也只好心一硬,走进屋,便跪在孝庄太后面前道:“皇祖母,现在前线将士们正在流血流汗,吴三桂的气焰嚣张,不杀吴应熊就不能够鼓舞士气,这件事恐怕我不能答应你!”随后,他又对悲痛万分的和硕公主说;“姑姑,您的心情和苦处我不是不知道,但是,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会更加猖狂,到时候,岂不是会有更多的人死于非命?侄儿孝义不能两全,也只能请姑姑体谅了!”

次日午时,吴应熊和儿子便被绞死,并昭告全国。还算看在皇亲国戚的分上,吴氏父子给留了个全尸。眼见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和硕公主对此也只能是欲哭无泪。政治是残酷的,康熙的铁石心肠和不徇私情,可见一斑。

遇此大祸的和硕公主从此也就心灰意冷,一心向佛,后来她路过五台山殊像寺,见寺后西北角有个偏僻的客堂,便将它改名为“善静室”,并留下来作为自己的修习之所。但是,没过多久,有人密报和硕公主和寺内一和尚经常在一起研讨经文,两人之间似乎有些暧昧,万一传出去,恐怕会对皇室声誉不利。

康熙听后非常生气,便偷偷的派人去五台山殊像寺放火,想把寺庙全部烧毁,也乘机把和硕公主和那和尚一起处理掉。但令人惊讶的是,熊熊大火烧了三天,殊像寺被烧得片瓦无存,唯独“善静室”却丝毫未损,和硕公主和和尚们也安然无恙。

网络配图

康熙得报后,认为这是天意,想必和硕公主也没有所谓的“爱恋”绯闻,便下令重建殊像寺。后来为了纪念这段故事,有人便提议把殊像寺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和硕公主的清白。不过,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满人本是关外的游牧民族,入关前尚处于奴隶社会的晚期,风俗粗蛮未开化。尽管在皇太极的时候曾经颁布过禁令,禁止皇族内部乱伦婚娶的事情发生。但是,风俗的改变并非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譬如在皇太极死后就发生了皇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盗嫂)的乱伦事件,而当时皇族视之当然,并不为耻。

一直到康熙时期,还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清代外史》中记载,康熙年间有位格格是皇太极的幼女,顺治的妹妹,辈分上算是康熙的姑母。顺治遁入空门时,这位格格因为年幼,尚未出嫁。康熙即位后,此女也一直留在宫中,后来,有大臣请求为之遣嫁。康熙听后,说:“现在还谈什么嫁不嫁的,我早已纳为妃媵了。”

臣属们大吃一惊,说:“宫闱之类乃王化所基,伦常不能紊乱。今公主于皇上乃是父亲一辈,皇上怎么能娶自己的同姓之姑为妃呢?”康熙颇不以为然的说:“未必。所谓同姓不婚,指的是母与姊妹及自己所生之子女,若是姑母辈,既非我母,又非我女,也不是我同生的姊妹,就算纳之为妃,也没什么。”大臣盟听后极为惶恐,力谏不可,但康熙终究还是不听。

电视剧《康熙大帝》里有个苏嘛剌姑,恐怕就是由这个事情演绎来的。在历史上的皇帝中,康熙的生育能力是最强的,一生中养育了五十二个子女,实属罕见。康熙一生身体强健,即使到晚年,也是雄风不减当年,其好色之名,时人也偶有语及。

据说在康熙年间,名臣张廷玉的弟弟张某在京为官,当时还有另一汉人官宦世家姚氏,两家世代通婚,张某的老婆姚氏,当时号称国色天香,在京中汉人朝官中,其美色在这些人的妻妾中公推第一,张某心里也好不得意。

网络配图

不料有一年皇太后祝寿,诏令汉官命妇也同满人官命妇一同进宫叩祝。后来张家和姚家的女眷便精心打扮,盛装朝服的跟随众人进宫为老太后贺寿。到了之后,康熙也在那里,皇太后很高兴,便在内廷中赐宴,让这些人在宫里好吃好喝,随便游玩,玩了一天才散。

出宫后,这些女眷们散后便仍旧乘坐原先的肩舆回家,其他人都安然无恙,只有一家出了问题。当时传闻说某京卿张某的老婆,回来的时候衣服虽然仍旧是原来的衣服,但人却已经面目全非,根本不是原来那个人。张家和姚家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却畏祸不敢声张。由此,汉官命妇入宫之例,便从此停止。

标签: 康熙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把开国功臣一个个治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洪武十年以后,随着朱元璋王朝的日渐巩固,朱元璋考虑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剥夺原来武将功臣的军权,直至把他们置之于死地,以此来确保江山不易主。与此同时,昔日与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将领,也成了新王朝的显贵。他们官封公侯,爵显禄厚,在个个飞黄腾达之后,有的渐渐骄横放纵起来。这正好给朱元璋诛杀他们提供了机会。网络

  • 乾隆皇帝一生三段恋情:竟曾爱上父亲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

    乾隆一生,三次坠入爱河。第一次是爱上了父亲雍正的妃子马佳。这是一次乱伦,皇后私下召见了妃子,以白绫赐其自缢了事。第二次是“回族香妃”,乾隆被自己俘获的西域女子的不屈、坚贞和美丽倾倒,执意要娶回宫中,结果又被太后阻止,香妃也被赐死。“最后,乾隆60岁时爱上了和珅,在乾隆看来,他就是马佳再生,并把他当成

  • 长平公主出家了吗 断臂公主并非出家而是出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平公主

    熟悉金庸《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韦小宝有个师傅叫独臂神尼,是明朝的长平公主,在水月庵出家为尼,成为清初一代女侠,做着反清复明的工作。康熙初年的韦小宝、雍正年间的著名大侠甘凤池、白泰官、吕四娘等都出自她的门下,这大概是后世小说家的杜撰吧!历史上确有长平公主,不过她没有出家,而是出嫁,嫁给崇祯为她选的夫婿

  • 此人才是天下第一谋士 年少时预知天下会大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嘉

    东汉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各方争霸的年代。在那个充满硝烟和战争的时代,涌现了一批忠心耿耿、有着雄才大略的谋士。说起谋士,大家似乎都会想起那个高瞻远瞩、神奇妙算的孔明先生,而忽略了那个天妒之才--郭嘉。郭嘉本是袁绍的部下,只是袁绍并不是成大事之人,他便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大业立下了卓著功勋。史书上

  • 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少女竟讽刺咸丰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咸丰

    清朝皇帝嫔御的主要来源,是选秀女。选秀女每3年举行一次。清制,所有年纪在13至17岁间的八旗满洲女子,都要按年度向户部呈报备案。过了17岁,就算逾岁了,可是,如果女子过了20岁,还未经验看,也不许嫁人。只有经过验看,未被相中,被撂牌子后,才可自由嫁人。网络配图选秀女还有一个记名制度。经过初选而被记名

  • 康熙第三子因在胤祥丧仪上 不显忧色被幽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胤祉

    康熙九子夺嫡中的三阿哥胤祉,其实在这个夺嫡的过程中参与程度并不高,只是在早期站在废太子胤礽阵营,在大阿哥胤禔和二阿哥胤礽都被幽禁之后,就基本已经退出了夺嫡风波,远离朝廷斗争。然而即使如此,在雍正朝的时候,他也未能逃过削爵幽禁的命运。其实刚开始,雍正只是以胤祉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胤祉发配到遵化的马

  • 朱元璋逼杀功臣:傅友德杀两子再到御前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蓝玉诛,友德以功多内惧,定远侯王弼谓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太祖闻之,会冬宴,从者彻馔,彻且不尽一蔬。太祖责友德不敬,且曰:‘召二子来!’友德出,卫士有传太祖语曰:‘携其首至。’顷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惊曰:‘何遽尔忍人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过欲吾父子头耳。’遂自刎。太祖

  • 如果吕布五虎将同在一个决斗场:谁能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

    五虎将,又称五虎大将,五虎上将等。在三国演义当中,其分别指的是蜀国中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吕布,三国当中的第一位猛将,当年在虎牢关曾经大战三英而没败,可谓无人能挡其勇。但是大家有没有假象过,如果六人互不认识,根据其实力,脾气和年龄方面的因素,将他们安排在一个决斗场里面,到底谁才是最后的

  • 揭秘李常茹和拓跋余:都是爱而不得的可悲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常茹和拓跋余

    由小说《庶女有毒》改编的电视剧《锦绣未央》即将上映,剧中主要人物的定妆已经曝光,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引得小说迷们惊叹不已。在这部剧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李未央,整部剧都是围绕着她展开的。在剧中她最早的威胁就是来自于李府中各个姐妹的陷害,李常茹就是其一。通过《锦绣未央》李常茹简介来了解这个人物形象。李常

  • 刘备称帝早有预谋,一个细节暴露刘备称霸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刘备是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的枭雄之一,后与曹丕、孙权三分天下,成蜀国之主。从历史记载和小说家言来看,刘备从最初起义到蜀国称帝,称霸天下走的每一步棋都是在时势之下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他本人为人处事都是仁义为本,从未透露出丝毫称霸野心,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刘备少年家境贫寒,与母亲编制草鞋为生。后与关、张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