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桓帝刘志:厕所里定下“锄奸”计划的傀儡皇帝

汉桓帝刘志:厕所里定下“锄奸”计划的傀儡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3/12/16 16:40:06

东汉自顺帝死后,天下俨然成了皇后梁妠一族的天下。梁妠先立冲帝,再立质帝,皆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她的哥哥梁冀封为大将军,手握实权,飞扬跋扈,汉质帝就死在他手里。质帝死后,梁太后又立桓帝。为了控制桓帝,握紧权力,梁冀又让另一个妹妹入宫,也成了桓帝的第一任皇后。

桓帝十五岁即位,146年—167年在位,当了二十一年皇帝。前五年,梁太后秉政,桓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是个摆设。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病重,始下诏归政于已经十九岁的桓帝。当年二月,梁太后去世,朝政大权完全落在了梁冀手中,桓帝仍为傀儡。

梁冀是历史上有名的“跋扈将军”,他富有天下,穷奢极欲,权重势盛,威风凛凛,目空四海,不可一世,在宫中广设耳目,监视桓帝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练地把桓帝玩弄于鼓掌之间。“冀自诛太尉李固、杜乔等,骄横益甚,皇后乘势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帝逼畏久,恒怀不平,恐言泄,不敢谋之”。外有权臣,内有悍妇,桓帝生活得相当郁闷。

桓帝一直想除掉梁冀这个奸贼,但苦于身边无人,也没有机会和借口。延熹元年(158年)五月的一天,天空出现日食,太史令陈授上奏说:“出现日食灾异,罪过在于大将军梁冀。”梁冀听说这件事后,派人害死陈授,“帝由是怒冀”。二年(159年)六月,梁皇后去世,桓帝少了一个对手,梁冀少了一个帮手,铲除梁冀的心思蠢蠢欲动。这时,梁冀想刺杀邓贵人的母亲宣夫人,宣夫人闻讯后连忙跑到皇宫女婿桓帝报告,桓帝勃然大怒,铲除梁冀的决心已定。

当时,因为梁冀党羽众多,到处是耳目和眼线,桓帝不敢造次,于是“因如厕”,装作要方便,躲进厕所,并把最信任的宦官唐衡叫了进来。桓帝低声问唐衡:“真身边的宦官当中,跟皇后娘家不合的都有谁?”唐衡推荐了中常侍单超、小黄门左悺、中常侍徐璜和黄门令具瑗,说他们几个都直接或间接表示过对梁冀及其党羽的不满。桓帝一听,心中暗喜,没想到朝中还有几个好同志。

接着,桓帝呼单超、左悺进入厕所的密室,对他们说:“梁将军兄弟专固国朝,迫胁外内,公卿以下从其风旨。今欲诛之,于常侍意何如?”单超等人异口同声,表示愿意铲除奸贼,替皇帝夺回皇权。随即,桓帝又派人把徐璜、具瑗也叫来,六个人一起商议如何锄奸,并定下了锄奸计划。当时,几个宦官不知道桓帝内心虚实,心里都不怎么踏实。为了打消众人疑虑,桓帝“啮超臂出血为盟”,把单超的手臂咬破,蘸着血写下了盟书,并一起发誓,决不泄露,坚决完成任务。

当年八月,桓帝发动政变,派一千余人突然包围了梁冀的住所,收了梁冀的大将军印信,“收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随即,桓帝命人抄了梁冀的家,“收冀财货,县官拆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国府之用”。夺回了皇权,又得到了这么多钱财,桓帝很高兴,下诏“减天下税租之半”。对于几个出力的宦官,桓帝予以封侯,委以重任。此后,宦官们相互勾结,专权擅权,把持朝政。桓帝没想到,他虽然成功地诛灭了外戚梁冀,却又中了宦官们的招。

标签: 汉桓帝皇帝傀儡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重臣曾国藩如何从“愤青”变成“老奸巨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是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但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

  • 一代明君李世民的疯狂私生活:竟想立弟媳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政治和私生活是两码事,他并没有因为私生活影响了政治建树。李世民好色,性功能也很强大,这一点,可以从他生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的战绩上略见一斑。《旧唐书》所载“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恒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恪、蜀王愔,阴妃生庶人祐,燕妃生越王贞、江王嚣,

  • 李世民娶寡妇韦氏背后内幕:因其是名模高一米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韦氏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贵妃也是命中显贵之人,因为她原本已经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个寡妇,后来不仅重嫁,还嫁给了李世民,所以说真是命中注定的显贵之人。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韦孝宽,是北周太傅,据说还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老当益壮,七十多岁高龄时还能骑马率军驰骋疆场。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高

  • 史上被忽视的大唐皇帝:在位期间平叛乱灭高句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上,大唐,皇帝

    唐高宗李治,一个开创了“永徽之治”的大唐皇帝。很多人认为李治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则天大圣皇帝面前,唐高宗李治的确有些弱。唐高宗李治真的弱吗?且看他在位三十四年间所做的几件影响了大唐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平定农民起义。唐永徽四年,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在

  • 李氏由宫女跃升皇后因皇帝提到宫女两字大发雷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载垕,孝懿李皇后,明朝

    古代的女孩子,如果家境不好,往往自愿卖身为奴,解决生计。李氏的出身过于贫寒,父亲是个泥瓦匠,每天干又脏又累的活,吃得很不好。风沙侵扰、三餐不继,并没有让李氏面黄肌瘦,反而让她一天比一天婀娜多姿,妩媚动人。李氏不仅貌若天仙,还聪明伶俐,就是我们说的,“人精似的”那种女孩。她长大后见父亲养家艰难,就主动

  • 三国史上敢和武圣关羽叫板的江东第一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关羽,东吴,甘宁

    东吴孙权手下战将不少,但论武力,似乎都不够资格入选三国超一流武将序列。孙坚、孙策,以勇武素著,名满天下。尤其是孙策,在三国江湖的地位非同凡响,人称“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论武力,孙策绝对是三国一等一的猛将,但孙策一死,东吴的超一流的猛将似乎一下子人才断档。一个骁勇的太史慈,还英年早逝了。孙策、太史

  • 揭秘: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时最远都到达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和下西洋,明朝,郑和,朱棣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和六十二艘大船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海出发了。郑和一队人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差不多一年之后,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当时爪洼国正在内战,还误杀了郑和的士兵一百四十多人,西爪哇王害怕明朝的军队还过来攻打,于是就赔了郑和六万两的黄

  • 李鸿章外甥张士珩仰慕竹林七贤 在南京建“竹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鸿章,外甥,竹林七贤,

    “竹居”,是晚清时南京的一处私家园林,位于朝天宫冶山之麓。这座园林和它的主人,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乡邦志乘中也只有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里有很简短的记载。可是在一百多年前,“竹居”却是金陵文化人文酒聚会的沙龙;它的主人就是在中国军工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爱好诗古文词的张士珩。在南京拜汪士铎为师张士

  • 刘邦宠妃戚夫人为何会被吕雉整的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戚夫人,刘如意,吕雉

    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据说戚夫人是刘邦妃子里面最优雅的女子,擅长歌舞。戚夫人和刘邦生有爱子刘如意,刘邦曾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就这样经常吹枕边风的戚夫人得罪了吕雉。刘邦死后,吕雉成为皇太后,戚夫人的生活可想而知,那么历史上戚夫人是怎么死的呢?戚夫人我们也称她为戚姬,是刘邦宠爱的姬妾。戚夫人为刘邦生下

  • 俞大猷是怎样抵抗倭寇的?俞大猷抗倭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俞大猷,倭寇,明朝

    俞大猷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与后世闻名的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一生在抗击倭寇方面战功赫赫,不仅仅在倭寇处留下赫赫威名,在民间也流传下了许多他抗击倭寇的小故事。羊惊敌营俞大猷大半辈子都在与倭寇作斗争,据说有一次他乔装打扮,前往敌营打探情报。当时正好遇见倭寇抢略完毕,正宰杀大量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