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死前下诏裁放宫女:禁其嫁给未中进士书生

唐宣宗死前下诏裁放宫女:禁其嫁给未中进士书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1/11 11:19:08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场者,亦无所恨!”哪怕已经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过“高考”途径选拔上来的,心里终究感到缺憾;即使连年高考连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无遗憾,足见古人对高考的痴狂程度。

古代皇帝是世袭制,不用那么辛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登上君临天下的宝座。不过,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为憾,他就是唐宣宗。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

“乡贡进士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不能参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诩为进士,以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非羡慕,《唐语林》卷四云:“宣宗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身为皇帝,在朝堂上商讨国家大事时,唐宣宗经常会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如果是肯定回答,就替人家高兴;相反,就连连叹息,以示惋惜同情。

唐宣宗还经常出宫微服私访,与举子交际,遇到文采出众的考生,就将其姓名告诉给考官,交代主考官让其进士及第。唐代孙棨的《北里志序》就说,唐宣宗“往往微服长安中,逢举子则狎而与之语。时以所闻,质于内庭”。五代时期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八记载:唐宣宗有一天遇到时任陕州廉使、颇有诗名的卢沆,他索取诗卷,“袖之乘驴而去”,第二天,对大臣说起卢沆,“令主司擢第”。有时候,其微服私访的目的是想了解民间舆论对高考录取结果的评价。《旧唐书·宣宗纪·大中元年春正月》就说:“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又据《云溪友议》卷下记载:唐宣宗临死前下诏裁放大批宫女,准许放出的宫女嫁给文武百官,但就是不许嫁给没有考中进士的举子。

遇到这么一位痴迷高考的皇帝,当时的举子们,实在幸福极了!难怪在唐宣宗朝,“进士自此尤盛,旷古无俦”了。

标签: 唐宣宗文人科举

更多文章

  • 女医明妃传》中的钱皇后是何人?比允贤更痴情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女医明妃传,皇后

    近日,《女医明妃传》在卫视开始热播,中医题材的电视剧让很多人都眼前一亮,而这部电视剧,一反常态的,没有太多宫斗的戏码,更多是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命运的纠葛。剧中,除了由刘诗诗饰演的女主角允贤的一系列爱情史,美丽善良的钱皇后也让我们动容,其实,在历史上,钱皇后不仅真实存在,还是一名贤后。孝庄钱皇后

  •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被当摆设凄凉悲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汉昭帝,皇后

    读《汉书》,时常感觉小宇宙不够用。比如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孙女,宣帝即位后,册封太皇太后,辈分还将就;可是没多久,孝宣又娶了上官氏的姨妈霍成君,这就费思量了,——她们该如何叙伦常?我们为古人操心,古人丝毫不闹心,因为上官氏从入宫到过世,凡四十七年,一直就像聋子的耳朵,纯属摆设,没人在意她。

  • 曹丕曾是一流击剑运动员 击剑技术令人惊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击剑

    曹丕除了是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个一流的击剑运动员,在魏晋时代,洛阳一带的击剑水平最高,出了很多名师,曹丕的教练就是当地的击剑名家史阿。曹丕在其著作《典论》里,就记载过一次自己亲身参与的击剑比赛。某天,曹丕和朋友饮酒,谈到击剑,大家兴致高起来。有位名叫邓展的将军,据说擅长擒拿格斗和各种兵器,而且还会空手

  • 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四菜一汤”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太祖,朱元璋

    相比起来,前朝的朱姓皇帝就没有清皇那么讲究,这可能与朱元璋早年家境贫寒、吃不饱肚子的经历有直接关系。有一个传说,当年朱元璋要饭时饿得头昏眼花,一个讨饭婆给了他一碗瓦罐汤。朱元璋吃了还想吃,便问妇人这是什么汤。妇人顺口胡侃一句“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记下了。当了皇帝后,便要御厨给自己做此道汤,但御厨

  • 明太祖朱元璋所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明朝

    开国皇帝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守成皇帝就未必能体会了。如同现在官方提倡的“四菜一汤”招待方式时常变味一样,明朝的御膳内容后来也都被“改头换面”了,如原涮锅水没有两样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御厨用百只小鸟的脑子来做,味道特鲜美。据明万历年间太监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记载,中后期明朝御膳的花样也繁多,天天

  • 朱元璋与刘伯温何关系?为何屡次抢刘伯温兵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明朝,刘伯温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还乡的大明军师、诚意伯刘伯温病危,临终前对守候在身边的儿子刘琏、刘仲景说:“我死后担心会给家里留下祸害,我写的兵书《百战奇谋》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没有找到传人……本想把这本书献给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献上去了他也不会相信,倒不如烧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

  • 朱元璋是怎样惩治贪官污的?朱元璋反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诏令:“自今犯赃者无怠”。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又下令,犯赃罪的官吏一律贬谪到凤阳屯种,也就是罚去干农活。仅洪武九年(1376)一年,在凤阳屯种的官吏就接近一万人,其中大部分为贪官。在《大明律》中,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处罪特别重。其中,犯有贪赃罪的官吏,一经查实,一律发

  • 揭秘:少年时期的成吉思汗都经历过哪些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元朝

    成吉思汗十三岁时,已经长成一个传奇般的少年了,他可以用歌声唤来天上的雄鹰,而用最硬的木头制成的弓,他一拉就折了。他每顿饭要吃一只羊,他每天都要骑着马去寻找远方仇人的影子。从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用毒酒害死后,他的心里就开始被复仇的火焰给点燃了。一个十三岁孩子内心复仇的力量,是可以让草原上的草也感到震荡

  • 仁宣之治是哪个皇帝创造的 是明朝最昌盛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仁宗,仁宣之治,明朝

    其实仁宣之治措施有很多,如果大体来分的话,仁宣之治措施可以分为3个方面,主要是在政治上的措施,在经济上的措施和在社会治安上的措施。其实后代历史学家普遍对仁宣之治措施赞扬很高,认为这些措施对后代有启蒙意义。在所有的仁宣之治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明仁宗和明宣宗两代都改组了内阁,把他的

  • 纣王真的荒淫无道吗?历史上的纣王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微子,纣王,比干,商朝

    殷纣王,商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纣王年轻时天资聪明,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能力也强,而且非常力气大,据说能空手与猛兽打斗,是一个能文善武的强人。纣王继承王位后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致力改革,发展生产,不杀奴隶,改变陈旧的观念。曾经在深山操练军队,铸造兵器,率领重兵征服其他地方族人。他把其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