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4/2/8 16:02:36

对姜维在正史上究竟有多大的才华能被称为“幼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姜维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仍执着于复国,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的一生无愧于蜀汉。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三国演义》中说姜维九伐中原,实际在正史之中是十一伐中原。诸葛亮五伐中原意图兴复汉室,奈何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姜维继承武侯遗志,继续北伐。北伐有胜有败,但姜维的执着不容怀疑。

姜维本是魏国官员,诸葛亮北伐之时被天水太守怀疑不得已投降。诸葛亮极为看重姜维,称赞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既有胆义,又深解兵意。只是姜维归顺蜀汉没几年诸葛亮就病逝了,到238年,也就是姜维归顺蜀汉的第10年,他开始了第一次北伐。

十一次北伐的战绩

1、第一次北伐

238年时,司马懿统兵四万讨伐辽东叛乱的公孙渊。趁此时机,姜维跟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等待时机。蒋琬几次派姜维率领偏师西进试探攻击,但并没有大的收效。

2、第二次北伐

240年,姜维率军攻打陇西。因为曹魏名将郭淮进军,姜维退回。

244年时,曹魏辅政大将军曹爽带军十万攻打汉中。蜀汉守护汉中的是名将王平,他据城坚守,等来了成都督军赶来的大将军费祎和率领涪军支援的姜维,大败魏军。这就是兴势之战,这一战让曹爽的威望和影响力骤降,为以后在与司马懿的权力争斗中最终倒台埋下了伏笔。

兴势之战对曹魏蜀汉双方都极其重要,但在《姜维传》中并没有提及姜维参与。不过,在《后主传》和《王平传》中都可以发现姜维参战的端倪,他率领的涪军是非常重要的支援军。

3、第三次北伐

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这时的姜维才算真正有了左右朝局的权力,进入了权力中心。

也是这一年,曹魏雍凉等地羌胡叛乱,意欲投靠蜀汉。曹魏郭淮、夏侯霸出兵讨伐叛逃蜀汉的羌胡之众,姜维率军出陇右接应,在洮西与郭淮、夏侯霸大战一场。最终,姜维成功将一大批胡人接应到蜀汉境内,补充了蜀汉的实力。

4、第四次北伐 5、第五次北伐

249年,曹魏发生大变动,隐忍多年的司马懿终于出手了。趁着大将军曹爽陪皇帝曹芳去高平陵扫墓时,司马懿发动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氏大权落到司马氏手中。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开始清除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夏侯霸担心会受到牵连,逃到了蜀汉。夏侯霸的堂妹是张飞的妻子,而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皇后,因此刘禅对这个亲戚也很是重用。当然,夏侯霸也是很有能力的人,是蜀汉后期重要的大将。

正是由于夏侯霸的到来,姜维又开始了一次北伐。姜维从夏侯霸口中得知司马懿正在经营整理内部事务,决意趁此时机拢羌胡控制陇西,大举北伐。不过,辅政的费祎并不支持姜维,他认为他们远远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尚且不能平定中原,又何况他们呢,因此每次给姜维的兵马都不超过万人。再加上这时蜀汉要靠老将廖化当先锋了,姜维独抗魏国诸将,互有胜负。

250年,姜维联结羌胡再次北伐。这一次依然是不克而还,姜维缺少的是兵,费祎一如既往地不支持他,他想要的是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6、第六次北伐

253年春,费祎遇刺被害。费祎是蜀汉的一代名相,他的死对蜀汉是个损失。另一方面,随着费祎的死,姜维也失去了制约,开始正式主持北伐。

253年三月之时,东吴太傅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趁此时机,姜维也带兵数万出击曹魏。不过,这一次北伐最终因为军粮缺乏而退回。

7、第七次北伐

254年,蜀汉朝廷让姜维主持内外军事。这时的曹魏再次出现变动,魏国的中书令李丰和曹芳的老丈人与夏侯玄图谋诛杀司马师。结果,事情泄露,司马师诛杀夏侯玄等人,废除张皇后,魏国局势一片动荡。曹魏狄道长李简写密信给蜀汉,要归降蜀汉。

姜维自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率军进攻曹魏。李简举全城投降,姜维占领狄道,其后又进围襄武,斩杀徐质,再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迁民而回。这次蜀汉收获很大,可惜的是荡寇将军张嶷在与徐质交战时马革裹尸,蜀汉再失一员名将。

8、第八次北伐

255年,曹魏司马师病亡。趁此时机,姜维再带夏侯霸、张翼率数万人伐魏。

这一战,蜀汉在洮西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曹魏损兵数万,姜维乘胜包围狄道城。司马昭派出邓艾配合陈泰合力攻打姜维,又派太尉司马孚为后援。姜维攻不下,撤军而回。

9、第九次北伐

256年,姜维被封为大将军,权力达到顶峰。姜维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第九次北伐,他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合。

这一次北伐,邓艾早有防备。更让人猝不及防的是胡济失约没有到来,蜀汉大败,伤亡惨重。老百姓很是埋怨姜维,败归的姜维上书自贬为后将军,但依旧行大将军之职。

10、第十次北伐

257年,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联合东吴讨伐司马昭。趁着司马昭调关中兵力讨伐诸葛诞,姜维再次率军攻伐曹魏。

曹魏防守薄弱,邓艾和司马望合军据守。姜维多次挑战,魏军却都是严守不战,两军形成对峙局面。等诸葛诞败亡后,姜维也引军而退。这一次北伐并未有成果,不过朝廷依然恢复了他的大将军之职。此后,姜维也不再轻易北伐,而是加强汉中的防御。

11、第十一次北伐

262年,姜维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这时的姜维已经60岁了,一片老臣的拳拳之心,想要的还是复兴汉室。

这一次姜维对上的还是老对手,邓艾。邓艾提前抢占有利地势,以逸待劳,蜀军再次败退。因为朝中宦官黄皓弄权,姜维与他有怨,不敢回成都,就退往了沓中。

12、最后一战

纵使在沓中,姜维依然关心着蜀汉。姜维仔细分析了当时各处关隘,上书刘禅让他派张翼、廖化去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张翼、廖化是蜀汉后期有名的武将,如果他们真的去驻守两地了,情况很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黄皓信任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来,以致于群臣都不知道这件事。

后来等钟会、邓艾大军到来之时,一切再布局都已经晚了。只是姜维仍然据守着剑阁守住了钟会,他几乎摧毁了曹魏的整个西征。可惜的是邓艾来了一次传奇的偷袭,诸葛瞻又犹豫不决没有听取黄崇迅速占取险要地势的正确建议,蜀汉灭亡之势不可挡。

邓艾偷渡阴平,直取蜀汉,刘禅投降。就算此时,钟会依然攻不下剑阁,只是刘禅下达了敕令,让姜维投降。姜维以及军士莫名悲愤,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将士们气得拔剑砍石。但是,刘禅已发诏,姜维只能无可奈何地投降于钟会。

姜维毕竟不是北地王刘谌,他还要为蜀汉奋力一搏。在平蜀之后,钟会已有谋反之心,姜维看出他的意图之后劝说他杀邓艾等魏将。另一方面,姜维又写信给刘禅,让他忍耐几天。只可惜姜维的计谋终究还是失败了,但他拉上了钟会、邓艾。就论这份执着与刚烈,姜维实在还胜过诸葛亮。姜维死,蜀汉亡。

姜维为何被称为“幼麟”?

姜维的十一次北伐,打出了他的威名,也彰显了他的实力。后期的蜀汉基本没有大将了,尤其是在王平、张嶷死后,蜀汉也就廖化、张翼、夏侯霸了,而姜维一人要担负起统帅、大将、参谋的全部职责。就是这样,面对强大的魏国,姜维都能在战术上不断地取得胜利。

姜维到底有多厉害,能与卧龙凤雏冢虎并称为幼麟。这就要看姜维的敌人对他是怎样的评价了。

邓艾评价姜维为:“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 这个意思就是姜维自然是一时雄杰,只是恰好遇见了我。邓艾虽然有着自夸的成分,但依然没有轻视于姜维。再从战况来看,姜维虽然两次败给邓艾,但他是进攻一方,战线长,给养困难,邓艾却是以逸待劳,而且从兵力和补给上也是魏国占优。

钟会对姜维的评价也是特别高,“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公休是诸葛诞,太初指的是夏侯玄,钟会以为姜维的能力胜过这两个名士,而这句话他是私下对杜预说的。

倒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姜维评价甚低,“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姜维北伐确实是耗损国力的,但总的来说胜多败少,魏军损耗更大, 才使得魏军一直被卡在秦岭一线。至于说姜维粗有文武,志立于功名,这也不尽实,姜维到了最后一刻还在意图复兴蜀汉,又哪里是只要功名。

想这陈寿本就是蜀汉官员,他的老师是谯周。谯周呢,是邓艾攻打成都时力劝刘禅投降的第一人,陈寿对他评价是“有全国之功”。那么,坚持北伐的姜维自然不被陈寿看好,就连诸葛亮的一些战绩传记都没有记载,反倒不如魏国武将。但是,如果姜维没有能力,为何会被曹魏所忌惮,又为何被邓艾、钟会、诸葛亮所赞扬。诚然,姜维是有缺陷的,但他依然为蜀汉燃烧到了最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姜维是有着蜀汉烈性之人,蜀汉之人可死但不降,这是刘备、关羽、张飞,是北地王刘谌、傅肜、傅佥、诸葛瞻、诸葛尚、黄崇、张遵、李球等众多的忠义之士的蜀汉之魂。

蜀国后期真正依赖的也只有姜维了,《魏志·陈留王纪》中有言“蜀所恃赖,唯维而已”。明朝的李贽对姜维评价更高,“又一孔明”。姜维姜伯约确实是天水麒麟儿,无愧“幼麟”之称号。

标签: 姜维蜀汉

更多文章

  •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恭等人谋划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还软禁了父亲李渊 ,而也就在仅仅二个月之后唐高祖

  •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 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蜀汉,刘备

    对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是蜀汉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何不自己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诸葛亮是不可能,也不会是蜀汉皇帝:1.合法性:刘备借自己是汉室后裔,以匡扶汉室之名,合法理由称帝。刘备死后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人就只能是刘备的后代,刘婵才是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

  • 王曾:北宋名相、诗人,曾以计智逐权臣丁谓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曾,北宋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北宋名相、诗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

  • 杨广南巡是什么时候?在途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下令从洛阳起驾南巡,带着身边的文武百官和大批宗室,移驾去了江都。至于长安(当时叫大兴)和洛阳这两座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杨广甩给了两个孙子镇守。这是一次杨广主动逃离政

  •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十二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一年为何就有孩子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还不知道: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363年,长孙皇后崩逝,李世民伤心过度,为了散心驾幸洛阳,途中从一个道士那里听闻武则天“容止美”,尤其容貌堪比昭君、西施之辈,甚至有过之,于是迫不及待地将武则天召如后

  •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颎,隋朝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

  • 杨素为何会被称为大隋第一名相?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素,隋朝

    杨素,字处道,隋朝权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出身显赫杨素出身弘农杨氏,家世显赫,祖父杨暄是北魏的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为北周的汾州刺史。杨素少时就有大志,为人不拘小节。他的堂叔祖杨宽觉得他不一般,称赞他出类拔萃,无与伦比,日后必定显贵发

  • 许褚在白马之围时如果出战,能不能战胜颜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马之围,三国

    白马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演义中,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曹操诸将栗然,后来,曹操派关羽在万马军中,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试想,如果曹操派许褚,能否胜颜良?颜良勇冠三军,武艺高强,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最厉害的大将。徐晃作为曹操五子

  • 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 魏延是故意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魏延

    诸葛亮借寿,魏延打翻七星灯到底是不是故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及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书《三国演义》,严格的说此书三分真,七分假;但是之所以《三国演义》能在民间受到各个阶层的喜爱,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内容的充实饱满。书中不仅包括了各类兵法、权谋,还

  • 刘备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昏招频出 刘备这是怎么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刘备遇见诸葛亮前,为什么昏招频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据西晋人写的《九州春秋》记载,刘备依附刘表、在荆州闲居时,有一天发现自己大腿上的肉多了,一边叹气一边流泪。刘表问他怎么了,他说:“以前我身不离鞍,腿上哪有赘肉,如今不再骑马,肉就多了,马上就老了,还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