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子夫出身不高,汉武帝为何会宠爱她数十年?

卫子夫出身不高,汉武帝为何会宠爱她数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3/12/24 9:39:58

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皇后,提到她的名字一点也不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卫子夫只是一名歌女,身份极为低贱。而且,汉武帝最初还没有看得上她。虽说在姐姐平阳公主家里见到她的时候,就迫不及待临幸了她一次。但是汉武帝把她带进宫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临幸过她。若不是后来卫子夫哭着要出宫,可能汉武帝就会把她永远忘在宫中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当时实在也没有给汉武帝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可是为什么,卫子夫最终不但能从一个歌女,一跃成为皇后。而且还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都深得汉武帝的宠爱。若不是后来太子刘据的事件发生后,很可能卫子夫就和汉武帝白头偕老了。

那么,卫子夫是怎么做到从一个歌女,成为一个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皇后的呢?

当然了,这个肯定有客观原因。

我们先来看客观原因。

其一,平阳公主的背景。

卫子夫虽然是个歌女,但她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相当于是平阳公主的人。

平阳公主这个背景,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实际上,这个背景对卫子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平阳公主和汉武帝关系不好,如果平阳公主不会处事,那么,汉武帝肯定不会对卫子夫有什么好感。就像馆陶公主刘嫖一样,正是由于她贪得无厌,又想插手朝廷,还常常以汉武帝的恩人自居,因此,汉武帝才讨厌陈阿娇,废黜了陈阿娇。

可以说,平阳公主会处事,为卫子夫拉了不少分。

其二,卫青霍去病的出色。

卫青霍去病,一个是卫子夫的弟弟,一个是她侄儿。他们两人,固然是因为卫子夫,才获得汉武帝信任和提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打了不少胜仗,获得了不少土地、牛羊和俘虏,给汉武帝挣了不少面子。这在汉朝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汉武帝将来百年之后,去地下见他的列祖列宗,也是拿得出来说的。

可以说,卫青、霍去病的表现,对确保卫子夫的皇后之位,反过来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三,儿子刘据的优秀。

刘据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这对于一心想要儿子汉武帝来说,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事件。同时,刘据又一直表现得比较优秀,让汉武帝很喜爱。汉武帝对刘据的喜爱,也反过来喜爱卫子夫。

不过,虽然说,卫子夫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有这么多客观原因。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卫子夫自身的主观原因。毕竟无论是平阳公主,还是卫青霍去病,还是刘据,首先是因为卫子夫表现好。如果卫子夫表现得不好,被汉武帝厌弃,其他人都不起任何作用。

那么,卫子夫有哪些优异的表现呢?

其一,善于把握时机。

卫子夫被汉武帝收进后宫中,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对她不闻不问。这一段时间,对于卫子夫来说,肯定是非常煎熬的。不过她并没有抱怨,挺了过来。

当然了,光是硬挺着,其实并没有什么用。重要的,是卫子夫能够极好地把握时机。在汉武帝遣散宫中年老宫女的时候,卫子夫也报名要求出宫。这个不寻常的事件,立马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如果说,当卫子夫第一次被汉武帝临幸的时候,她有些仓促无措的话。这一次,她肯定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要么被遣散出宫,要么紧紧抓住汉武帝的心。

也就是这再一次的临幸,让汉武帝重视了卫子夫。

其二,把自己摆在弱者的地位上。

卫子夫被汉武帝临幸以后,有了身孕。这件事,引起了陈阿娇的极大恐慌。

陈阿娇便在这时候,想通过各种方式打击卫子夫。或者想让她流产,或者用“媚道”想把卫子夫搞死。

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当卫子夫受陈阿娇这么打击的时候,她是怎么做的。只是记载了汉武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拔卫子夫身边的人,不断赏赐他们财物,给予卫子夫极大的恩宠。

很明显,卫子夫在这场争斗之中,肯定一直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这样,汉武帝才会亲自出头,偏向她,为她讨公道。如果卫子夫大吵大闹,仗着自己得到汉武帝宠爱,和陈阿娇争斗。相信汉武帝对她的感觉,不会这么好。

其三,极好地处理了后宫的事情。

卫子夫后来当了皇后以后,能够在汉武帝的后宫坐镇三十八年,最重要的,就是卫子夫做得非常出色。这一点,连司马迁都多次表扬她。

所谓出色,不仅仅是会操持后宫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能以身作则,不和其它嫔妃们争宠。后来,汉武帝又特别宠爱过李夫人钩弋夫人,但卫子夫都没和她们争过宠。这一点,和陈阿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古代后宫“深有妇德”的表现。

不争宠,却还能确保皇后之位,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夫。

总之,正是由于卫子夫各方面都做得足够好,足够优秀,再加上她的身边有平阳公主、卫青霍去病、刘据这样同样出色的团队,卫子夫才能创造霸占汉武帝后宫,长达半个世纪的奇迹。

标签: 卫子夫汉朝

更多文章

  • 来俊臣为何会被处死?他死后为何会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来俊臣,唐朝

    来俊臣,雍州万年人。唐朝武周时期著名酷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来俊臣本来是武则天极为信任的人。来俊臣罗织罪名,用残酷的刑罚迫害大臣,搞得不少人家破人亡。在这期间,不少人上书武则天,或者直接当面向武则天控诉来俊臣。但是武则天一直保护着来俊臣,谁告发都没用。后来,来俊臣诬陷的

  • 历史上真实的张嶷,本领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嶷,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为了完成先帝遗愿,诸葛亮不顾蜀国国力空虚,执意进行北伐。蜀国后方刘禅包括一帮朝廷重臣,也劝他不得。期间除了曹魏、孙吴两股强硬势力之外,其实在诺大中原版图上,仍然存在其他势力。蜀国举全力频频兵出祁山时,又要怎样

  • 崔琰在历史上是什么样貌?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崔琰,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他是非常特别的一位,不仅长得帅气,而且精通武艺,他为人正直,善于推荐人才。他最早看出司马懿有过人之处,却因为一句话被曹操冤杀,非常可惜。他的名字叫崔琰,崔琰(163-216年),字季珪,冀州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

  • 有哪些与王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平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济,西晋

    王济(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阳人。西晋外戚大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孙子,司徒王浑第二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迎娶常山公主,累迁骁骑将军、侍中。爱好骑射,勇力超人,涉猎《易经》、《老子

  • 诸葛亮为人那么厉害 后代为何如此平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蜀汉

    对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他的后代却很平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的一生是传奇。还在水景先生手下读书的时候,因为他那逆天的智商和浩瀚,水景先生感叹,谁能得到他,谁就能安定天下。诸葛亮出师后得到卧龙的称号,因此蛰伏在龙中,看大势所趋。刘备第三次来茂禄请他下山时

  • 汉宣帝登基之后给刘据的谥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宣帝,汉朝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在死后的一段时间里才会议定谥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的人,只要是当了皇帝,都会对自己的祖宗进行大力的封赏,把他们封为皇帝。之所以要这样做,是表明,自己能够当皇帝,是祖上积下了阴德所致。而祖上积下的阴德,传到自己一辈能够当皇

  • 三国时期曹操发布求贤令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唯才是举,单单求贤令就发布3次。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五年(210年)令:“……天下未定,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齐桓其何以霸?今天下得无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唯才是举,吾得用之。”在这份《求贤令》中,曹操第一次发出了“唯才是举

  •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殉葬

    对朱元璋临死前,为何下了一道殉葬的残忍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8年,建立了明朝的朱元璋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下了一道诏书:“朕死后,所有妃嫔一律殉葬!”就此恢复了残酷的“人殉”制度,为什么朱元璋作为“一代明君”会恢复如此残酷的制度呢?人殉制度是殉葬制度

  • 盘点历史上出生于湖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湖北,诗人

    历史上有不少出生于湖北的诗人,他们的诗你肯定听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

  • 陆云:东吴至西晋官员、文学家,最后为何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云,西晋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少年英才陆云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