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65 更新时间:2024/1/21 8:03:28

朱元璋临死前,为何下了一道殉葬的残忍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398年,建立了明朝的朱元璋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下了一道诏书:“朕死后,所有妃嫔一律殉葬!”就此恢复了残酷的“人殉”制度,为什么朱元璋作为“一代明君”会恢复如此残酷的制度呢?

人殉制度是殉葬制度的一种,也是最为残酷,也是最灭绝人性的一种。殉葬制度本身起源于原始公社逐渐瓦解的部落时代,那时候部落民之间已经产生了贫富分化,并产生了对“来世”、“天堂”的联想。富有的部落民便会在死前让自己享用过的许多物品一起陪葬,来让自己在“来世”依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殉葬品有食品、器物、牲畜、陶俑等,有时还有人。

至少在商代,人殉的现象就已经出现了。殉葬者大多是死者的妻妾或奴隶,有时还有战俘,死者希望死后能继续当“人上人”,于是便强迫这些人殉葬。殉葬者有的是生前被杀或被强迫自杀后与死者葬在一起的,有的则是在活着的时候便被直接埋入墓穴,在墓中窒息而死的。商代就已经出现了上百人为一人殉葬的记载,而到了西周时期,为了“维护礼法”殉葬者更多。春秋战国时期,人殉之风更加盛行,吴王阖闾甚至将数千人封在墓穴中,为其女儿殉葬。秦穆公、齐桓公等“明君”死后也同样拉了一批人殉葬。

秦朝时人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秦始皇死后被殉葬者足有数万人,不过这可能也跟秦二世有关,他为了铲除异己,以及排除秦朝宗室中的皇位继承者,强迫大批王公贵族为秦始皇殉葬。盛极而衰,到了汉初时,汉高祖强调休养生息,废除了人殉制度,然而到了景帝、武帝时期,人殉之风再起。直到西汉中后期,人殉风气才有所减弱,此后逐渐成为了个别现象。唐宋时期,人殉现象已经很少了,但由于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人殉之风盛行,因此可以说这段时间人殉现象在中华大地上始终没有绝迹过。

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确实是一代雄主。他“开局一个碗”,是开国君主中少数真正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还经历过数次大灾,成了乞丐。后来朱元璋参加反元起义,加入了红巾军,从最普通的小兵干起,一步步成为了亲兵、军官、将军乃至独领一军的元帅,最后建立明朝,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发动北伐,推翻了元朝,最终完成统一,使明朝成为了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在政权稳定后,他又创立了一系列制度,同时轻徭薄赋,鼓励开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名残暴的君主,在政权稳定以后逐渐将开国功臣们诛杀了大半,只有少数人幸免。他创立了一套将人民束缚在固有职业上的制度,自以为万世无忧,却极大阻挠了技术的进步,还在某些方面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他严格限制官员的待遇,希望官员们能自觉保持清廉,结果贪腐之风却屡禁不止,他便只能靠杀戮来解决问题。并且,他还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恢复人殉制度。

1398年,朱元璋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行了。在死前,朱元璋下诏让四十名嫔妃和若干宫女全部殉葬,此后这些女子被逼自杀,并与朱元璋一起被葬在明孝陵。据说朱元璋的女儿宝庆公主曾经在朱元璋病重时关心他,从而让自己的生母——也就是朱元璋的嫔妃张美人逃过一劫,但此记载仅出现于后世的野史。正史记录中张美人就是在这一年也死了,此后再无记载。况且朱元璋要真能因为这几句话就放过张美人,又怎么可能诛杀那么多当年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呢?因此张美人大概率还是被强迫殉葬了。

朱元璋恢复人殉制度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法称这是因为朱元璋只爱马皇后一人,在马皇后死后就再也没有爱过任何妃子,嫔妃们对他来说不过就是享乐用的工具而已,毫无感情,随时可以抛弃,他让这些妃子陪葬毫无心理负担。也有说法称这是因为朱元璋本就是个权力欲旺盛的君主,即便是死后也希望获得皇帝般的享受,因此为了在死后依然获得这些妃子的服侍,便强迫她们全部陪葬。也有说法称这是朱元璋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干脆就将后宫女子全部杀死以绝后患。

但无论如何,朱元璋开了一个很恶劣的传统,并且他所期待的继承顺序也没能实现。朱元璋死后,由于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元璋自以为给这个孙子扫除了各种障碍,可以让他安享太平了。谁知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家皇室自己就开始了内斗,朱允炆的叔叔朱棣起兵造反,最终夺取了政权,是为明成祖。此后,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都延续了人殉制度,虽然没有朱元璋的殉葬规模那么大,但在皇家的“推广”之下,人殉制度又重新流行开了,造成了大批无辜者死亡。

讽刺的是,最终废除这一制度的,却是饱受诟病,被认为昏庸无能的明英宗朱祁镇。他在死前留下遗嘱,规定不要再找人给自己殉葬了,此后子孙后代也不要再搞什么人殉了。朱祁镇一生打输了土木堡之役,又杀害了于谦等一批忠臣,最后却干了一件好事,终结了这个恶劣的传统,不得不令人感慨:明仁宗、宣宗等一系列“仁君”没能做到的事情,却被明英宗这个“昏君”做到了。而人殉制度也和朱元璋曾经幻想过的许多能够“万世长存”的制度一样,最后归于消亡。

标签: 朱元璋殉葬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出生于湖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湖北,诗人

    历史上有不少出生于湖北的诗人,他们的诗你肯定听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

  • 陆云:东吴至西晋官员、文学家,最后为何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云,西晋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少年英才陆云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

  •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云,西晋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夜谈道学当初,陆云曾经出游,想逗留寄宿在故人家里

  •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

  •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蜀汉

    对姜维在正史上究竟有多大的才华能被称为“幼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仍执着于复国,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的一生无愧于蜀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三国演

  •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恭等人谋划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还软禁了父亲李渊 ,而也就在仅仅二个月之后唐高祖

  •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 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蜀汉,刘备

    对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是蜀汉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何不自己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诸葛亮是不可能,也不会是蜀汉皇帝:1.合法性:刘备借自己是汉室后裔,以匡扶汉室之名,合法理由称帝。刘备死后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人就只能是刘备的后代,刘婵才是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

  • 王曾:北宋名相、诗人,曾以计智逐权臣丁谓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曾,北宋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北宋名相、诗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

  • 杨广南巡是什么时候?在途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下令从洛阳起驾南巡,带着身边的文武百官和大批宗室,移驾去了江都。至于长安(当时叫大兴)和洛阳这两座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杨广甩给了两个孙子镇守。这是一次杨广主动逃离政

  •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十二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一年为何就有孩子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还不知道: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363年,长孙皇后崩逝,李世民伤心过度,为了散心驾幸洛阳,途中从一个道士那里听闻武则天“容止美”,尤其容貌堪比昭君、西施之辈,甚至有过之,于是迫不及待地将武则天召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