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字迹清秀流利就像是印刷体一样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字迹清秀流利就像是印刷体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2/27 20:10:45

科举制度自产生开始直至结束,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百万计的举人,十多万的进士,可能够成为“状元”的就仅仅只有638人(不算武状元),能在众多书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的人每个都是人中龙凤,没有极高的智商以及顽强的毅力根本无法夺魁,想成为状元,仅仅会写章可还不够,古人说“字如其人”,必须还得写得一手好字。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叫刘春霖,生于1872年,让人比较惊讶的是,刘春霖家十分贫寒,其祖辈世代都是农民,父亲只是府衙里的一个小衙役,母亲是济南知府家中的一个女仆,刘春霖小时候和父母在济南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没有人会觉着这个穷人家的小孩会是未来的状元,刘春霖的人生转折点是在六岁的时候,其哥嫂生活条件变好了后,父亲就将他送回老家托给哥哥抚养。

在哥嫂家中,刘春霖开始接触书籍,哥哥只教了他基本的知识,可他学得很快,一年后便可以朗读古籍,哥哥见他读书有天分就出钱让他去私塾读书,刘春霖天资聪慧学习又刻苦,深得老师的喜爱,没过几年,家人派他前往莲池书院学习,那可是当时北方最高的学府,刘春霖在书院学习了十载,深得书院院长吴汝纶赏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春霖中了状元,震惊乡里,回乡后知府派人敲锣打鼓三天三夜,之后刘春霖被派往日本留学,归来后担任资政院议员,辛亥革命后担任袁世凯的总统府内史,可在国民政府担任了十多年后,刘春霖愤恨官场的腐败,自己又没法清扫这种腐败恶习,一气之下在1928年归隐北平,虽说不再过问政事,可对国家的前途依旧很关心。

归隐期间,刘春霖在家练习书法,研究古籍,他兴趣十分广泛,精通音韵,书画、历史、古文,刘春霖当年之所以能中状元就和他的字有关,刘春霖的殿试的字就和现在的印刷体没多大区别,当年慈禧正在筹办大寿,但由于内忧外乱她十分烦躁,便想从科举考试的文章中找点乐子,当她翻开刘春霖的卷子时,看到字迹清秀流利,整洁大方,而且文藻华丽,一下子让慈禧眼前一亮,便亲自给刘春霖提名状元,可见一个人的字有多重要了。

1937年7月7日,日军大军进入北平,曾和刘春霖一起去日本留学的好友揖唐选择给日本人卖命,为了状元这个招牌,王揖唐便前去邀请刘春霖出任北京市长的职位,刘春霖大怒,不仅严词拒绝还把王揖唐给臭骂了一顿,王揖唐被羞辱之后怀恨在心,第二天便带兵抄了刘春霖的家,将其驱赶出门,刘春霖无家可归之后只好花钱找关系说情,花了重金之后刘春霖以及家人才得以进门,从此刘春霖便闭门谢客。经过这件事后刘春霖被气出了心脏病,在1944年的时候发病,与世长辞,享年72岁。

标签: 刘春霖

更多文章

  • 慈禧洗澡有多奢侈?四个宫女还不够,还要一大堆毛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清朝

    她是清朝最美公主,因看到慈禧洗澡全过程,发现了清朝灭亡的秘密一说起清朝,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慈禧,所以,研究慈禧太后的史料,也就成为了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依据,而只要是研究慈禧太后的史学家们,无一例外的都会提到一个人,她就是曾经担任过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德龄公主,她曾经在慈禧身边两年。她是慈禧太后在宫中日

  • 历史上的周瑜不仅是军事天才,气量也很大,后世很多人都对他评价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周瑜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读读那些古代描写周瑜的诗句,其风流姿态可见一斑,年少英才,风姿勃发,江东除却孙策,无人能及,这样一个千古难见的风流人物,怎么会是一个善妒、气量小的人呢?一部《三国演

  • 朱棣才迁都到北京,为什么儿子就急着迁回南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朱高炽

    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将明朝国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后的第三年,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于榆木川。随后,由朱棣的长子、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曾准备将国都由北京再迁回南京。朱高炽为何会有迁都的想法?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项迁都计划未能完成呢?

  • 光武帝刘秀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十万大军作嫁妆统一天下,最后却被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秀

    对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卓越的皇帝,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是文治武功,就连个人性格和魅力也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尚且都有污点,比如唐太宗弑兄杀弟,而光武帝却丝毫没有污点,所以他有“中国最完美皇帝”的美誉。小编认为,一位卓越的皇帝,他背后的女人

  • 为何关羽的武器是八十斤的大刀,而现代人40斤都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关羽

    我们看三国演义,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三国中的武将使用的武器,都不轻,比如吕布的方天画戟,据说有有40斤之中,还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更是重达80斤,典韦的双戟也是重达80斤。三国的武将偏爱重量大的武器,其实是有原因的。战场上,在双方格斗技巧相近的情况下,重一点的武器确实占优势。因为物体在运动过

  • 诸葛亮临死前曾经告诫刘禅六个字,刘禅没听,导致蜀国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刘禅

    诸葛亮原本只是一个隐士,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出山,当时的诸葛亮一路辅佐刘备,硬是让原来的丧家之犬有了自己的底盘。等到天下三分了,此时的刘备却因为意气用事,夷陵一战将蜀汉精锐全部败亡。夷陵之战过后刘备就把烂摊子留给了诸葛亮,然后自己撒手人寰了。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托孤之恩,自己苦心经营蜀汉,终于让蜀汉

  • 李夫人倾国倾城,生病后为何到死都不让汉武帝前来看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喜欢诗和美女。当然了,每个人都喜欢美女,只不过是汉武帝比别人更有条件喜欢。这不,为了迎合汉武帝这两大爱好,宫廷乐师李延年把诗谱上曲,演奏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世上真有这么美的女子吗?汉武帝表示怀疑。诗歌嘛,有时候会

  • 你知道“丞相”和“宰相”这两个词,一字之差有多大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丞相,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

  • 为什么清朝连续三个皇帝都没生小孩?相传是风水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皇帝

    关于电视剧中清宫的戏码不少,《末代皇帝》就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光绪在病危之时,嘱咐慈禧太后立帝时不要选择年幼的,但是慈禧就立了当时年仅3岁的载沣(光绪同父异母弟)的儿子溥仪为幼帝。那这里就有一个现象,就是光绪和溥仪都没有子嗣,而光绪帝的前一任皇帝同治,也是没有子嗣的,这在

  • 司马衷的女儿是谁?不幸落难,卖身为奴、饱受虐待,结局却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临海公主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即位为皇帝,是为晋惠帝。然而,司马衷却于国事一窍不通,根本就是个摆设,更因愚笨而总是笑话百出。更加不幸的是,晋惠帝还娶了一位丑悍恶毒的皇后贾南风。贾后不但独揽大权、大杀朝臣,在后宫中更是为所欲为,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