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刘春霖
刘春霖
刘春霖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5 18:18:54阅读:1112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出版有《大唐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0:59:10阅读:2146
从隋朝开始到最后一届科举,一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一千多年里,科举不断完善普遍,给国家全是选拔了不少人才。到了晚清时代,虽说国家千疮百孔但科举考试却没有停止。学子们对于仕途是非常热衷的,这不是仅仅是可以有国家编制,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学问的途径,一朝上榜名动天下,可晚晴就有一人本该是状元,却因慈禧嫌
中状元不久大清就亡了,状元郎刘春霖在民国受怎样待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2:58:22阅读:3906
但在清朝期间官商勾结互通,官僚主义已经十分严重。虽说科举制采取八股文来禁锢人们的思想,但在当时科举的选拔制度相对来说较为公平公正,已经是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了。就例如我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他就是自寒门出生,考中状元后才有机会进朝做官。但自从刘春霖考中状元后,清朝便废除了科举制度,刘春霖成了清朝最后一
他本是状元,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不曾想最终却推翻了清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4 9:50:30阅读:4725
都说将死之人必有恶臭,那时的大清国就没有那种一心进取的阳光气息了,通过各种史料所反馈出的事实都不难发现。大清朝光鲜其表、败絮其中了,内部早就烂透了。作为晚清一切灾祸的祸首,慈禧太后将前朝君主如同提线木偶一般的玩弄,令人义愤填膺。更可气的是,慈禧不单单是没有能力,就连私德方面也堪称败坏。国家身处危难,
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看姓名和籍贯选状元,慈禧荒唐却没选错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3:28:31阅读:1605
史上最后一次科考 就在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的前一年的1904年,还举行了最后一次殿试,也就是进士考试。当然,当时并没有人知道那是史上最后一次科考。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次考试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参加殿试的士子一共273名,主考官排出前10名,送给慈禧太后御览,以最后确定状元及三甲人选。翻开主考官送来
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大清灭亡后,在民国过得颠沛流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11:31:03阅读:1605
即便贵为状元身份的刘春霖,在晚清和民国动荡的时局里,生活地也十分艰辛。1904年“老佛爷”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了普天同庆,特降懿旨,加恩科一场。也正是这新加的一场科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刘春霖有个哥哥叫刘春堂,两人从小敏而好学,齐头并进地双双考上了举人,杀进了会试。在1903年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字迹清秀流利就像是印刷体一样
历史人物时间:2024/2/27 20:10:45阅读:1665
科举制度自产生开始直至结束,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百万计的举人,十多万的进士,可能够成为“状元”的就仅仅只有638人(不算武状元),能在众多书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的人每个都是人中龙凤,没有极高的智商以及顽强的毅力根本无法夺魁,想成为状元,仅仅会写文章可还不够,古人说“字如其人”,必须还得写得一
刘春霖为什么会被慈禧破格录取?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4/2/27 20:10:53阅读:477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因名字取得喜庆,被慈禧破格录取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打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就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为自己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很多读书人为了能够有机会入朝为官,不惜寒窗苦读十年,他们放弃了很多其他自由的时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学习上,他们苦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的“状元之争”,竟然是因为名字上的区别。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 19:48:44阅读:107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我国古代,读书人考取功名的终极目标,就是进士。进士又分为三等,最优秀的一等叫“进士及第”,有三个名额:“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个名次表面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得到的权益却要差别很多,因此,很多人都为了“状元”拼的头破血流。1904年的7月,也就是光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