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到底怎么选择继承人继位最好?这个问题属他处理得最好!

到底怎么选择继承人继位最好?这个问题属他处理得最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4/1/26 12:50:5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到底怎么选择继承人继位最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很可惜的是,古代皇帝选太子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出现手足相残的情况。因为皇位就只有一个,而皇帝本人却生了一堆皇子。

这些皇子谁不想要争夺这个皇位呢?很少有愿意做一个闲散王爷的,就算是有些人愿意做,可人家也未必答应。

当年秦始皇暴毙以后,赵高扶持胡亥登基,胡亥还不是把自己的那些兄弟都给赐死了么!就算是他当上了皇帝,也会担心兄弟们去抢。所以留给皇子们的路似乎只有一条,要么就去争夺皇位,要么就只能坐等成为别人案板上的肉。

01为了平息争夺皇位之苦,刘邦朱元璋选择给每个儿子分一块土地。

看到秦国皇族如此悲惨的下场,刘邦深知皇位的可怕。但是皇位必须要传承下去,而且只能传给一个人。

不过刘邦却有8个儿子,为了化解这个问题,刘邦带兵出征把那些异姓诸侯王全部剿灭,打下来的地盘,则交给自己的儿子来打理。

比如说当时还是代王的汉文帝刘恒,就是因为刘邦打下了代地,所以才分给刘恒的。此外梁王彭越被刘邦灭了以后,刘邦也把这块地盘给了自己儿子刘恢

所以说刘邦认为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让每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封地,这么一来的话,就能够完美地解决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初,张信之至燕也,与昺等同受密旨,忧惧不知所出。以告母,母大惊曰:“吾闻燕都有王气,王当为天子。汝慎勿妄举,取赤族祸也。”至是又密敕信,使执王,信见事急,三造燕邸,辞不见,乃乘妇人车径至门,固请之。王召入,信拜床下,密以情输王。王犹佯为风疾,不能言,信曰:“殿下毋尔也。臣今奉诏禽王,王果无意,当就执,如有意,幸勿诲臣。”王察其诚,下拜曰:“生我一家者子也!”于是召僧道衍谋举兵。---《明通鉴》

可惜刘邦这么做,为后世留下了隐患,因为每一任皇帝都有亲儿子,这些儿子若是都分封到诸侯国去,天下哪有这么大的地方给他们分呢?

于是在汉景帝时期就爆发了七国之乱,全都是因为汉景帝要削藩,所以才起来暴动的。所以这不是根治皇子夺嫡的办法。

同样,在明朝开国以后,朱元璋觉得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所以必须要让自己的所有儿子都享受皇帝级别的待遇,毕竟都是龙子龙孙嘛!

于是朱元璋便将所有儿子分封到了地方上,让他们镇守一方,成为了一方诸侯。可伴随着分封诸侯王的行动,皇权却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因为诸侯王对自己的封地有绝对的自治权,不仅拥有财权,而且还拥有军队。所以这是对皇权的严重挑战。这个时候小皇帝朱允炆就要削藩,结果被朱棣抢了皇位。

由此可见分封诸侯王并不能彻底解决夺嫡的问题,这是历史上的一次失败的尝试,刘邦犯了错就算了,朱元璋隔了这么久还犯错,说明私心有多可怕。

02李渊和康熙想要权衡皇子力量,结果基本都玩翻车了。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两次夺嫡大案,一次就是唐高祖李渊时期和康熙皇帝时期。李渊登基以后,面临着一个所有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

按照道理,当然是嫡长子李建成来接班,李渊本身也是这么想的。可问题是二小子李世民实在是太优秀了,李渊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这个时候他想了个办法,为了保证自己皇权的至高无上,他就纵容两个儿子互相争斗。一方面表示支持李建成这个太子做接班人,另一方面又拼了命地给李世民手里军权。

两虎相争的结果倒不是李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反倒让李渊彻底翻了船。儿子内部搞了一场血腥的斗争,俩儿子当场报效,李世民把李渊扶上了太上皇的位置,从此李渊彻底失去了权力。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旧唐书》

权谋是很多皇帝喜欢搞的东西,可是翻车的也真的不少,这要看自己的能力,量力而为才行。康熙皇帝其实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在康熙年轻的时候,吴三桂宣布造反,为了稳定国家民心,康熙就已经立了刚出生不久的二阿哥胤礽作为皇太子。

可是康熙寿命长,皇太子做了四十多年,依旧还是皇太子。这些弟弟们一个个长大,全部都开始谋求太子的位置。

为此甚至引发了著名的九龙夺嫡事件,康熙皇帝差一点就不得善终了。好在最终关头,九门提督隆科多和陕甘总督年羹辅佐雍正皇帝登基,这才勉强解决了这件事。

如果他晚年没有处理好这件事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自己不得善终的下场。而且也会造成儿子们兄弟相残的结局。

03那么康熙皇帝用了什么办法呢?我觉得挺正确。

康熙活着的时候,皇子们互相争斗,不仅把太子给搞下台了,他们自己也在互相攻讦,就差引发一场新的玄武门之变了。

如果真的跟李渊那样的话,那康熙这一生的威名,可就都化为乌有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康熙在晚年实行秘密立储制度。

也就是说储君的名字他先写好,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等到他去世以后,他们再去取下来,看看到底是立谁为皇帝。康熙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岁数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后来雍正仿造康熙的做法,废除了公开立储的行为,确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

这种指定继承人的办法,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好处非常明显,那就是此前谁也不知道谁能够登基称帝。

这么一来,每个皇子就都有机会,但是机会是均等的,那就没有一个共同的攻击目标。立太子是最愚蠢的办法,所以我们看清朝后期,没有一个太子,基本都是秘密立储的模式。

这么做虽然不能避免皇子们的争斗,却可以削弱争斗的规模。至少没有诸多皇子围攻一个太子的情况出现。每个皇子都是对手的情况下,大家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等着皇帝选拔就好了。

因为你不可能有精力去对付所有的皇子,像雍正这种只有几个儿子的也就算了,万一再有一个康熙这样的皇帝,那岂不是得应付二十多个对手?

总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竞争皇位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

有时候你合法,别人会认为你不合法。比如说雍正皇帝登基,是康熙秘密立储选中的,可直到现在还会有人说他不合法,认为他那是篡位。

有时候你不合法,却偏偏得装成一副合法的样子。比如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对天下说,他只是来清君侧的,没打算做皇帝。谁知道一不小心,朱允炆就不见了。又一个一不小心,他老妈成了马皇后他成了朱元璋的嫡子。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所以说皇帝想要皇子们不争这个皇位,这本身就是有违常理的事情。因为任何职业都存在竞争,一旦你失去了竞争的精神,那只能说明你甘愿淘汰。

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淘汰,那或许就是丢了性命,参考刘如意、李建成、朱允炆、胤禩等等,想要好好活着,不奋斗怎么行?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胤祉并没有参加储位之争 雍正为什么将他囚禁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胤祉

    还不知道:胤祉为什么会被囚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他的这些儿子们都很有才学,其中最突出的当属皇三子胤祉。康熙年间出现了“储位之争”,众多皇子卷入其中,但胤祉比较例外,他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一门心思全投入到学问上。然而,胤祉(

  • 岳飞的地位并没有对秦桧构成任何威胁 秦桧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桧,岳飞

    还不知道:秦桧为什么要岳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古代,一般来说,都是官职越高越能够接触到那些官职低的人接触不到的东西,这些高官也就更能够对别人造成威胁,如果只是一个虾兵蟹将,别人怕是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然而抗金名将岳飞,他的官职其

  • 雍齿和曹无伤对刘邦做了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却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雍齿,曹无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齿和曹无伤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起事那天起,刘邦就遭遇过各种背叛,从初期的雍齿到后期的卢绾,刘邦可谓尝尽人人情冷暖。然而,同样是背叛过刘邦的人,雍齿却被刘邦封为什邡侯,而曹无伤却被刘邦诛杀,为什么雍齿和曹无伤的结局会差距这么大呢?其实,雍齿之所以能够被

  • 北伐义渠,南平巴蜀,东破合纵,南取商於!是谁如此功勋卓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秦惠王

    在历史长河中,秦惠王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有哪些功绩吗?重连横虎扫六国,震东方君临天下。在那个明君迭起的年代里,他丝毫不逊色于同时期的齐宣王、赵武灵王、燕昭王、楚怀王。文治武功是他的标签,张仪司马错不过是他账下的人物罢了。他是谁呢?曰:秦惠文王为何一开始要用如此多的形容词,来形容他

  • 三国之后诸葛家后代的命运怎么样?唐朝末年一将才创造了一片桃园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诸葛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之后诸葛家后代的命运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治世名臣,他以无与伦比的忠诚和超群出众的的才华,不仅在三国时名满天下,更是赢得后世千百年来的好评如潮。遗憾的是,诸葛亮享年不永,公元234年,年仅54岁的诸葛亮在北伐前线积劳成疾,一命归天

  • 吕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吕后被吓死是真的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吕后

    吕后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吕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悲苦一生,年轻时丈夫刘邦因为要打江山,疏于与其交集,聚少离多,而且自己还曾作为项羽的政治人质过着没有尊严的悲惨日子。等到了刘邦的事业有了起色,却又和物资了得的戚夫人是你侬我侬的

  •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刘邦杀樊哙是为了压制吕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樊哙,吕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樊哙和吕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樊哙是西汉开国元勋,他最后没有死在刘邦手上,但在刘邦晚年差点就要拿樊哙开刀了。不过很多人不解,樊哙可是第一批跟随刘邦的功臣,而且一直深的刘邦信任,他也绝不会威胁到刘邦的地位,为什么刘邦依然猜忌樊哙呢?实际上刘邦这样做,很有可能

  • “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为何一直以曹操给的爵位自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关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据史料记载,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期间结识了以织席贩履为业的刘备,随后并与刘备、张飞结成兄弟,兄弟三人感情好到连睡觉也要睡在一起。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

  • 慈禧身边的保镖到底有多厉害 为什么没有人能刺杀慈禧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保镖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身边的保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清末民初,国家处于动乱之中,当时有不少的激进分子,都想通过刺杀大人物,完成政府的轮换,或者是报仇一类的,满清被刺杀的大臣比比皆是,甚至连汪精卫都参与刺杀满清王爷的活动中,而慈禧呢?这个统治清王朝的老婆子,绝对是当时很多人杀之而

  • 庞涓暗害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庞涓,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中国军事略有了解的人应该对“庞涓”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正是孙膑的同门师弟,史书中记载他们同为鬼谷子的徒弟。庞涓是一个出身寒门的人,在战火频起的年月,他同样想要成为乱世中的英雄,于是他找到了鬼谷子,希望像他拜师学艺。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