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投降清朝后来又反清,他没被载入《贰臣传》吗?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来又反清,他没被载入《贰臣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4/2/10 13:39:3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三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我国历史上,人物传记名目繁多,如“列女传”“奸臣传”“宦官传”等等,可谓琳琅满目,种类齐全。但从来没有一个朝代以官方的名义,编撰过《贰臣传》。这种特别的做法始于乾隆,是清朝的一个创举。

那么,乾隆皇帝为何要命人编撰《贰臣传》呢?在他的心目中,哪些人才是 “贰臣”呢?

所谓“贰臣”,是指曾在前朝为官,后又背叛前朝,入仕新朝的官员。也就是指在朝代更替之际,兼仕两朝的大臣。

按照乾隆的说法,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从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之人。因此他决定“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为万世臣子植纲常!”

乾隆编撰《贰臣传》,与当时清王朝所处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清王朝传至乾隆朝,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其统治已经非常牢固。特别是经历“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后,清王朝的经济已空前繁荣,国库充盈。在平定了一系列叛乱后,清朝的疆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辽阔,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不过,在清王朝极盛的表面下,依然暗潮涌动,蕴藏着许多危机。特别是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始终提醒着这个曾经僻处辽东长城之外的少数民族,其统治并非坚如磐石,民族矛盾和民族意识依然长期存在。尤其是在乾隆39年爆发的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是自明末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给了乾隆极大的震动。

乾隆为了进一步巩固其统治,调和民族矛盾,同时也宣扬其统治的正统,因此下令编撰《贰臣传》。

同时,乾隆也借此警醒世人,即便是当年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乾隆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贰臣”。无论当朝的平民百姓抑或王公大臣,就别再惦记着反清复明自立为王的事儿了,忠君爱国才是正道。

《贰臣传》里共有收录了123人,其中有文臣65人,武将58人。这些人又被分成了甲、乙两类。甲类贰臣是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赫赫功勋的人,他们“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诸如洪承畴孔有德等人。乙等贰臣虽归降了清朝,但毫无建树,混吃混喝,如孙得功、钱谦益等人。

说起来,最应该被列入这个名录的是吴三桂。吴三桂作为明朝重臣,后来又投降了清朝,接着又反清。可以说,他这实实在在是个“贰臣”。但是乾隆竟然没有把他收入其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吴三桂在乾隆眼里,属于“或先经从贼,复降本朝,或已经归顺,复行叛逆,此等形同狗彘,靦颜无耻之人,并不得谓之贰臣”。因此,吴三桂被编入了《逆臣传》,而且名列榜首。

《逆臣传》是《贰臣传》的升级版,收录的都是像吴三桂、耿精忠这样降而复反的人,还包括当初投降大顺军,又归顺大清朝的人。在乾隆的眼里,投降一次就已经算“贰臣”了,何况降而复反,那必定是大奸大恶之人。

众所周知,吴三桂生活在腐败透顶的明末年间,是崇祯朝时期的武科举人。靠着父亲吴襄的荫蔽,很快成为都督指挥,27岁时就升为宁远团练总兵。崇祯时期,吴三桂很受器重,担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奉命镇守山海关。

1644年初,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吴三桂曾一度萌生投降李自成的想法,其后因“冲冠一怒为红颜”,降了清军,并在山海关大战中打败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

1649年开始,吴三桂镇守云南,成了当地的土皇帝。1662年,他把南明永历皇帝勒死在昆明,并由此晋升为平西亲王,和尚可喜、耿精忠并称“三藩”。

1673年,因不满康熙撤藩,发动叛乱,出兵贵州、两湖,并联合耿精忠和尚可喜,发动了“三藩之乱”。

1678年3月,在和清朝周旋了几年后,吴三桂已是日暮穷途,遂在湖南衡阳称帝。但仅仅做了5个月的皇帝后,66岁的吴三桂就一命归天了。

在乾隆眼里,吴三桂之流纯属首鼠两端之人,对于这样的人,连“贰臣”都谈不上。因此,乾隆下谕旨说:“至于叛逆诸臣,如吴三桂等,也应明正罪状,另立一门,以昭斧钺之严。”

最终,吴三桂就这样被编入《逆臣传》里了。

标签: 吴三桂清朝

更多文章

  • 到底怎么选择继承人继位最好?这个问题属他处理得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到底怎么选择继承人继位最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可惜的是,古代皇帝选太子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出现手足相残的情况。因为皇位就只有一个,而皇帝本人却生了一堆皇子。这些皇子谁不想要争夺这个皇位呢?很少有愿意做一个闲散王爷的,就算是有些人愿意做,可人家也未必

  • 胤祉并没有参加储位之争 雍正为什么将他囚禁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胤祉

    还不知道:胤祉为什么会被囚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他的这些儿子们都很有才学,其中最突出的当属皇三子胤祉。康熙年间出现了“储位之争”,众多皇子卷入其中,但胤祉比较例外,他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一门心思全投入到学问上。然而,胤祉(

  • 岳飞的地位并没有对秦桧构成任何威胁 秦桧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桧,岳飞

    还不知道:秦桧为什么要岳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古代,一般来说,都是官职越高越能够接触到那些官职低的人接触不到的东西,这些高官也就更能够对别人造成威胁,如果只是一个虾兵蟹将,别人怕是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然而抗金名将岳飞,他的官职其

  • 雍齿和曹无伤对刘邦做了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却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雍齿,曹无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齿和曹无伤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起事那天起,刘邦就遭遇过各种背叛,从初期的雍齿到后期的卢绾,刘邦可谓尝尽人人情冷暖。然而,同样是背叛过刘邦的人,雍齿却被刘邦封为什邡侯,而曹无伤却被刘邦诛杀,为什么雍齿和曹无伤的结局会差距这么大呢?其实,雍齿之所以能够被

  • 北伐义渠,南平巴蜀,东破合纵,南取商於!是谁如此功勋卓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秦惠王

    在历史长河中,秦惠王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有哪些功绩吗?重连横虎扫六国,震东方君临天下。在那个明君迭起的年代里,他丝毫不逊色于同时期的齐宣王、赵武灵王、燕昭王、楚怀王。文治武功是他的标签,张仪司马错不过是他账下的人物罢了。他是谁呢?曰:秦惠文王为何一开始要用如此多的形容词,来形容他

  • 三国之后诸葛家后代的命运怎么样?唐朝末年一将才创造了一片桃园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诸葛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之后诸葛家后代的命运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治世名臣,他以无与伦比的忠诚和超群出众的的才华,不仅在三国时名满天下,更是赢得后世千百年来的好评如潮。遗憾的是,诸葛亮享年不永,公元234年,年仅54岁的诸葛亮在北伐前线积劳成疾,一命归天

  • 吕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吕后被吓死是真的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吕后

    吕后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吕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悲苦一生,年轻时丈夫刘邦因为要打江山,疏于与其交集,聚少离多,而且自己还曾作为项羽的政治人质过着没有尊严的悲惨日子。等到了刘邦的事业有了起色,却又和物资了得的戚夫人是你侬我侬的

  •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刘邦杀樊哙是为了压制吕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樊哙,吕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樊哙和吕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樊哙是西汉开国元勋,他最后没有死在刘邦手上,但在刘邦晚年差点就要拿樊哙开刀了。不过很多人不解,樊哙可是第一批跟随刘邦的功臣,而且一直深的刘邦信任,他也绝不会威胁到刘邦的地位,为什么刘邦依然猜忌樊哙呢?实际上刘邦这样做,很有可能

  • “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为何一直以曹操给的爵位自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关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据史料记载,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期间结识了以织席贩履为业的刘备,随后并与刘备、张飞结成兄弟,兄弟三人感情好到连睡觉也要睡在一起。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

  • 慈禧身边的保镖到底有多厉害 为什么没有人能刺杀慈禧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保镖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身边的保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清末民初,国家处于动乱之中,当时有不少的激进分子,都想通过刺杀大人物,完成政府的轮换,或者是报仇一类的,满清被刺杀的大臣比比皆是,甚至连汪精卫都参与刺杀满清王爷的活动中,而慈禧呢?这个统治清王朝的老婆子,绝对是当时很多人杀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