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细看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周瑜用尽了毕生才能

细看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周瑜用尽了毕生才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4/2/11 23:52: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周瑜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气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这是因为他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当时最出色的军事家——曹操。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就从赤壁之战中看公瑾。

① 提出全面的四点战前分析(体现周瑜的大局观):

⒈曹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如此一来,就为东吴抗曹提供了道理上的原因。

⒉东吴“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他实际上应该想说明东吴有一班善于水战的将士,这为东吴抗曹提供了有利的主观条件。

⒊曹操“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此时,曹操后方还有马超、韩遂蠢蠢欲动,这是东吴抗曹有利的客观条件。

⒋曹操“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这是周瑜最终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

以上四个条件,足以使以张昭为首的保守派无话可说,最重要的是使孙权决心抗曹。

② 对用计与用人的分析:

黄盖的诈降和火攻之计之前,周瑜必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因为黄盖这位在东吴声望如此之高的武将有什么冬瓜豆腐,周瑜可是担当不起的。)

先说诈降之计,诈降之计是火攻之计的必要条件,也能使曹操对东吴的警惕性降低,但是若稍有差池,就可能使江东落入曹操之手。其实诈降之计的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虽然黄盖是效力了江东三代的老臣,但是曹操人为东吴已经危在旦夕,有大将投降是一件小事,就如张郃文聘一样。即使曹操怀疑黄盖,也不是问题,曹操人为一个老将能干些什么呢?结果,虽然曹操对黄盖投降抱着一种非常怀疑的态度,但是却并没有阻止。

火攻之计是一条非常巧妙的计策,足以使曹军全军覆没。老黄可能已经苦想了几十年。这条计策也有四个局限性:⒈只能用于水上战斗;⒉受到风力的影响;⒊敌军的船移动速度慢方可实行;⒋敌军必需疏于防范。

局限性1在此战不是问题,赤壁之战是遭遇战,在水上战斗几乎无法避免。关于局限性2,先说一下一些地理知识: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和春天之间,此时高压带在亚欧大陆中心,低压带在澳大利亚。因为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所以赤壁在此时理论上应该吹东南风。但是周瑜询问过赤壁当地的渔民后得知赤壁偶尔也吹东南风。如此一来,局限性2就解决了。黄盖投降的日期是可以自己定的,只要把日期定在吹东南风的时候就行了。局限性3曹操已经“帮忙”解决了。不知道是哪个谋士(也可能是曹操自己)提议把曹操的战船连起来,可见曹操已经完全排除了被火攻的可能性,这就使他更疏于防范,再加上黄盖的诈降,曹操并不会对黄盖产生敌意,局限性也解决了。

③ 对兵力的分配:

赤壁之战中周瑜可以使用的兵马有且只有三万,如何利用这三万兵马给予曹操最沉重的打击是周瑜必需考虑的。周瑜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两个原则。

⒈在水上解决主要问题。

东吴的优势在于水军,曹操的劣势也在于水军,而如果到了路地,曹操的军队要逃走就简单得多了。所以,在水上,周瑜除了安排黄盖的火攻战船以外,还安排了韩当等大将带领水军。吴书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可见韩当并非专职保护黄盖老人家的,而是负责杀敌的。

⒉在陆路解决残余问题。

在陆路,周瑜亲率轻兵,断曹操的后路,并且一路追击,一直追到南郡,并且把南郡攻了下来。

周瑜就是周瑜,不愧为孙策的托孤大臣。公瑾无愧于孙氏,无愧于东吴,无愧于天下。如果周瑜有72岁的命,那么统一中国的很有可能是吴国。

标签: 周瑜三国

更多文章

  • 王阳明的“心学”有何厉害之处?王阳明为何能因“心学”成圣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王阳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阳明的“心学”有何厉害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472年10月的浙江绍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明代著名的大儒王,被后世冠以圣人、创造出“心学”的王阳明。相信不少有人都听过这个说法,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半个则是曾

  • 岳飞本想在东林寺安度晚年?慧海禅僧对他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岳飞

    慧海禅僧对岳飞有何影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宗教的产生和流行,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平有关。而封建社会的黑暗,则是促成宗教盛行的酵母。在宋朝,很多号称博学多识的土大夫都沉溺释道。岳飞固然是民族战场上的忠勇斗士,然而他对宗教也有几分虔诚的迷信。尽管他的所

  • 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朱瞻基文武双全却被后世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瞻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位帝王,在民间的知名度远不及他的曾祖和祖父,甚至还被自己的坑货儿子抢去了不少风头。后世给他贴上最闻名的标签是“促织天子”,形容他醉心于斗蟋蟀,短短数字,一位不务正业的昏庸君王形象跃然纸上。实际情况果真如此

  • 洪承畴为调节明清两朝矛盾费尽心机!如何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清朝,洪承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地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兼仕明清两朝的大臣,洪承畴的仕宦生涯长达42年,其中作为清初“夙望重臣”的16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他在这期间的政绩,成为我们研究其历史地位的主要依据。洪承畴在明末清初时期,为调解满汉矛盾,发挥着重要的作

  • 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刘禅到成都后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蜀汉灭亡之后,后主的刘禅便还留在了成都。然钟会、姜维发动兵变之时,就让司马昭深感不安,觉得让刘禅继续留在成都,也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司马昭便派人将刘禅接到了洛阳来。与姜维一同发动兵变的钟会蜀汉灭亡之时,姜维被乱军所杀,

  • 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收买人心的,礼遇亡国君的一看就是不了解三国。司马昭,司马炎是那种人吗?曹家小皇帝稍微有点动作,逮个宰个怎么个礼遇法?吴国皇帝不就宰了吗?怎么不收买人心?礼遇亡国君?司马昭搞这套?都路人皆知了。不杀无意就是那么几点,1

  •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杀光所有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是中国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取国号大明,在大明成立之后,不仅将北方的蒙古势力击垮,还让华夏再次焕发生机,可以说朱元璋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因此后世也被称之为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一生最大

  • “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有什么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阴丽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阴丽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在中古历史上算得上是个封建王朝的典范了,无论是整个兴衰史还是刘家统治期间的种种历史因果,以及代代帝王,都算是具有代表性的了。这些个皇帝中,有一个皇帝,几乎是被各个时代认为相当具有作为,且文才武略都不输古今的一位,光

  • 韩信为什么没有当皇帝的命 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汉朝

    还不知道:韩信无皇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差点小命不保,要不是韩信和萧何的努力,刘邦根本不能翻身。彭城之战后,韩信开责迂回战,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侧翼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没

  • 秦始皇为何一生没立皇后?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秦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始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始皇,一个几千年来都备受争议的人,他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多民族国家,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但另一边他又苛政虐民,焚书坑儒,毁民心智,追求“长生不死”。但大家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