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彦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彦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58 更新时间:2024/1/20 16:02:33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为相期间,稳固朝局,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主要作品

文学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诗六卷,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四十卷本为底本。参校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清季锡畴、瞿熙邦校本;明嘉靖五年王溱刻、傅增湘校补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从《施注苏诗》、《舆地纪胜》等辑得集外诗九首、附于卷末。

文彦博也爱写诗、词,但所留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全宋诗》273~278辑录有其诗集,集外辑得佚诗九首,《<全宋诗·文彦博诗>辑补》辑有《全宋诗》失收佚诗35首又二句。《全宋诗订补》辑得佚诗一首。《全宋文》卷641~卷659辑录他的文集,集外补辑53篇。《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书法

文彦博工书法、善墨翰,结字疏宕闲雅,笔法清劲,笔势飞动,风格英爽,蕴藉凝重,颇有唐人风致受颜真卿书法影响尤深。宋周必大《益公题跋》说:“公年过七十,笔力犹清壮如此,非独见所养深厚,亦足占寿考之祥矣。”又说:“公字虽不甚置意,亦时有唐人风致,非无师法者。”宋黄庭坚《山谷集》也说:“潞公书笔势清劲,真不愧古人。”宋楼钥在《攻愧集》中说:“潞公翰墨飞动,使人望而畏之。”宋朱长文《墨池编》称:“文潞公书,风格英爽。”存世书迹有《祠部帖》、《三札卷》、《内翰帖》(又称《得报帖》)。

轶事典故

三次改姓

文彦博先祖本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改姓文。后晋亡后,复姓敬。至北宋立为国时,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姓文。

洛阳耆英会

文彦博退居洛阳后,和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仰慕白居易九老会的旧事,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称为“洛阳耆英会”,让闽人郑奂在其中画像。当时富弼七十九岁,文彦博与司封郎席汝言都已经七十七岁,朝议大夫王尚恭七十六岁,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己都已七十五岁,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已七十二岁,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已七十岁。当时宣徽使王拱宸任北京(大名府)留守,写信给文彦博,想要参加他们的会,王拱宸七十一岁。而只有司马光还没到七十岁,文彦博素来看重他,便用唐朝九老狄兼謩的旧例,请他入会。司马光因为自己是晚进后辈而不敢在富、文二人之后。文彦博不听,让郑奂自幕后传司马光画像,又到北京传王拱宸的画像,于是参会的有十三人,他们置酒赋诗相互取乐。当时洛阳有许多名园古刹,有水竹林亭的风景,文彦博等人头发和眉毛雪白,仪表神态端庄美好。每次聚集宴会时,洛阳的百姓都随从观看。

因妃拜相

据梅臣所作《碧云騢》记载:宋仁宗妻张贵妃的父亲曾是文彦博家的门客。张贵妃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主动结交文彦博,对他以伯父相称,以便在皇宫争宠中获得更多的外力支持。当时,文彦博是枢密直学士、成都知州。有一次,临近上元节,张贵妃示意文彦博进献灯笼锦。蜀锦天下闻名,尤以成都灯笼锦为最,此锦纹样以灯笼为主体,配饰流苏和蜜蜂,喻意“五谷丰登”。文彦博马上安排人把灯笼锦制成,并送达京师。

到了上元节那天,张贵妃特意穿着灯笼锦做的衣服,去见宋仁宗,宋仁宗惊呼:“何处有此锦?”张贵妃回答说:“这是要成都文彦博织来的,他曾与我父亲有旧,所以以伯父相称。不过,我怎能指派朝廷大臣呢?是文彦博主动织来献给陛下您的。”宋仁宗颇高兴,从此开始留意文彦博。不久,宋仁宗就把文彦博调回,任枢密副使,随后重任为参知政事。后来此事为唐介所上奏,文彦博外调许州。第二年的上元节,内臣有人作诗说:“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仁宗听到这诗后也笑了。

巧化危机

文彦博在成都任职时,曾经在一个大雪天中宴请宾客,夜深了还没有散席。随从的士兵有人大发牢骚,并且把井亭拆掉烧了避寒。一个军校把这些向文彦博报告了,席上的宾客听后都吓得直打颤。文彦博镇定地说:“天气也确实冷,就让他们把井亭拆了去烤火吧。”说毕神色自若地继续照旧饮酒。随从的士兵们泄了气,再也没有找借口闹事。第二天,文彦博查问清是谁先动手拆井亭,把此人杖责一顿押送走了。

恰好即止

元丰末年,文彦博致仕回到洛阳。当时他已年近八十,神宗看到他身体康强,就问:“您摄生也有道吗?”文彦博对:“没有别的。臣只是能任随其意、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不因外物而伤和气,不敢做过分的事,事情做的正好就行了。”神宗认为文彦博说的是著名的言论。

名闻四夷

元祐年间,辽朝派使者耶律永昌、刘霄来访问,苏轼接待,同使者一起拜谒哲宗。在殿门外使者望见文彦博,退立改容说道:“这是潞国公吧?”并问文彦博年寿。苏轼回答后,使者说:“年寿如此高,但身体怎么这么健壮。”苏轼说:“使者还只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说话。他综理各种事情,极其精练,即使少年也赶不上;他学问贯古通今,即使专门名家也有不如。”使者崇敬地说:“文彦博真是天下异人。”文彦博回洛阳后,西羌首领温溪心有匹名马,请求边境官吏,愿意把名马赠送给文彦博,哲宗特诏允许。他被别国人崇重达到了如此程度。

敬之若神

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他幼时与一群同伴玩耍。正说文彦博和韩琦,才刚刚说话,年龄大的长辈就一定会改变脸色劝诫道:“小后生不要乱说!”当时离二人去世已数十年,仍然让人敬佩的像对神明一样。

笃信佛教

文彦博信奉佛法,晚年更甚,无论早晚和行住坐卧之间,不曾有稍微的懈怠。曾和净尹法师集合十万人举行净土的法会。

灌水浮球

文彦博自幼聪明过人,一次,他和几个同伴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个树洞。[6]同伴们趴在洞口伸手摸球摸不到,用棍子到洞里拨球也够不到。大家正在焦急时,文彦博想出了个好办法,把水灌入树洞中,水满而球浮出。这就是“文彦博灌水浮球”的故事。

中国邮政曾于2010年6月1日发行《文彦博灌水浮球》特种邮票1套2枚,小本票1本。

标签: 文彦博北宋

更多文章

  •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钱谦益,明朝

    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文人,位列“江左三大家”(另两位是龚鼎孳、吴伟业)之一,崇祯朝至南明时期,还成为了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他能成为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是因为天启朝时,东林党中的厉害人物被魏忠贤杀得太多,钱谦益得以替补上位。魏忠贤指使党羽王

  •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一生追随刘备,屡建功勋,忠勇无双。正史中的赵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大战绩,主要是长坂之战、入川之战和箕谷之战,而在演义中,赵云是常胜将军,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可以说一生没有遇到对手,而且,赵云每次出场,几乎都将敌人吓得魂不附体,为什么敌军都不敢和赵云交战?望风逃

  • 郭崇韬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称为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崇韬,五代十国

    郭崇韬,中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追随李存勖郭崇韬为人聪明机敏,因富有才干受到时人称颂。李克用时为典谒,李存勖时更受重视,任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大事。此后孟知祥出任都虞候,李绍宏出任幽州留事,郭崇韬于是专管机要事务。921年,郭崇韬

  • 为何会爆发宛城之战?曹操的损失有多严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汉朝

    宛城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军阀曹操与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操征讨张绣,张绣见曹操势大,听了谋士贾诩的意见,投降了曹操,曹操见张绣的婶子长得很美,于是,也一起收编了,张绣觉得受辱,于是,突然发动叛乱,袭击曹操,曹操大败,这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这一战

  • 曹芳在政变发生之后是什么结局?他为何没有讨伐司马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芳,三国

    曹芳在政变发生之后是什么结局?他为何没有讨伐司马师?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曹叡无子,死前,立八岁的养子齐王曹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就这样,曹芳成为了曹魏的第三位皇帝,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因为曹芳年幼,曹叡死前托孤大将军曹爽

  • 汉武帝登基之后就能控制整个汉朝,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登基之后就能控制整个汉朝,是怎么做到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武帝的掌权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先做乖宝宝,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等到他熬死自己的奶奶之后,马上清理掉那些前朝老臣,换上自己的亲信,然后开始改变国家执政思想,并且在对外战争当中连年胜利,最终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 魏延胆敢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 魏延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延,诸葛亮

    对魏延的胆子有多大,他为何要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将司马懿大军骗到上方谷,采用火攻,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天降暴雨,司马懿大军突围而去。诸葛亮看到天意,怒急攻心,晕厥在地。随后,他百般羞辱

  • 三国曹魏政权中,除了荀彧外谁会是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三国

    三国曹魏政权中,除了荀彧外谁会是第一功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士,也是第一功臣,荀彧给曹操制定了很多战略蓝图,可以说,曹操之所以能成功,发展壮大,跟荀彧密不可分,没有荀彧,曹操也许走不了这么远,或许,要花更多的时间。因此,荀彧对于曹操,非常重

  • 李旦的长子还活着时 李旦为什么会立李隆基作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旦,李隆基

    还不知道:李旦立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隆基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且有多部有关于他的影视剧。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这两件事是家喻户晓,然而他是如何成为皇太子的这件事并不是有很多人知道。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那么李隆基是怎么成为皇太子的呢?其原因

  • 崇祯皇帝在松锦之战后依然没有选择南迁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皇帝,明朝

    朱由检是明朝时期的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朝崇祯十五年,关外辽东的松锦之战以明军大败特败而结束,明朝中央直辖的洪承畴及其直属军团全部阵亡或被俘,除少数辽东军队在吴三桂等人的带领下逃脱出来,借山海关关城暂时档住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