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他可不是个不成器的儿子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他可不是个不成器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42 更新时间:2023/12/11 8:08:39

唐高宗李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唐高宗李治,一般一提到他应该是这样:唐太宗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或者是那个让老婆篡夺了自家天下的窝囊男人;他是李世民“贞观之治”光芒下一星微光,他是李隆基“开元盛世”的背景板;他的宽厚被说成了怯懦,他的低调被当成了庸弱。但实际上,真实的他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有为的帝王!

一、从摆设到亲政——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一)架空皇权的长孙无忌。永徽六年之前,青年皇帝李治发现,大唐帝国的最高权力不在皇帝手里,而在首席宰相、托孤大臣、三朝元老和自己的亲娘舅长孙无忌手里,不管是杀伐决断、人事任免的国家公务,还是立储的帝王家事,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李治很沮丧也很无奈:他的太子之位名义上是舅舅给争来的,他的皇位是舅舅拥立的,这个舅舅从大唐开国一直为自己家“不辞辛劳”地“忙前忙后”……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似乎得感激舅舅。但是细一想不对,大唐姓李,现在却怎么看都像是姓“长孙”。而且,长孙无忌不仅独霸朝纲,还干涉李治的帝王家事(立储),李治的底线一点一点地被打破。终于,紧接而来的那起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让李治坐不住了。永徽四年年底,房玄龄两个儿子引发的一起普通家庭纠纷,被长孙无忌当成了政治清洗的工具,荆王李元昌、吴王李恪、驸马房遗爱、开国宿将薛万彻等政敌被一网打尽,到永徽五年二月份结案的时候,朝堂之上已经尽是长孙家的势力。以宰相班子为例,九个人当中,除了李勣是李治的人、于志宁首鼠两端外,褚遂良、韩暧、来济、崔敦礼等其余六人竟全是长孙一党。虽然长孙无忌仅仅是贪恋权力,并无伊、霍擅行废立甚至是王莽谋篡之心,但是,相权对皇权的侵蚀和冒犯已经到了让李治无法忍受的地步了。

(二)李治的政治反攻。权力的道路上永远不允许两人并肩同行,皇权更不可以。李治性格宽厚但却不傻,政治上更是继承了祖、父的强大基因。所以,当发现自身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时候,他就开始反击了。第一步,皇后废立。这是李治和长孙集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博弈,李治说:我的老婆我作主。长孙集团说:(王)皇后无过,不能废。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李勣的加入让本来处于下风的李治实现逆转。永徽六年十月,李治一纸诏书,王皇后被废黜,理由是“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当月十九日,根据文武百官的文武百官联名上疏,高宗李治册立武昭仪为皇后。李治第一次行使皇权。第二步,冲破铁幕。所谓“铁幕”,即长孙无忌在朝廷内外多年以来结成的盘根错节的官场关系网。在这张大网中,长孙集团的势力遍布各个角落,帝国每一项任命、每一道指令都深深地烙上了长孙无忌的印记。这种形势首先在皇后的废立过程中被撕开了一个角——永徽六年九月,也就是在废立前一个月,长孙无忌的死党、同样老资格的褚遂良被贬出朝廷,长孙集团的末日号角开始吹响。第三步,太子废立。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由长孙集团拥立的太子李忠被废为梁王,年仅四岁的李弘(和武后所生)被立为太子,长孙无忌节节败退。第四步,长孙倒台。显庆四年,东都洛阳发生了一起所谓的韦季方、李巢朋党案。长孙无忌本来与此案毫无瓜葛,但是,在李治的直接授意下,此案的性质不仅变成了谋反,主角也变成了长孙无忌——这和几年前长孙无忌构陷吴王李恪等人时如出一辙。《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到:“帝(李治)竟不问无忌谋反所由,惟听(许)敬宗诬构之说。”纵横大唐官场三十余载的长孙无忌就此垮台。在这场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中,李治完胜。

二、皇权的渐次旁落——“二圣临朝”的大唐夫妻店

居家过日子,是老婆近,还是朋友近?当然是老婆。因为老婆怎么着也是自家人,而朋友关系再好理论上也是外人——大唐第三任领导人李治也是这么想的。

事情开始于一个意外。唐高宗显庆五年四月,长孙无忌伏法,李治实现亲政。但他的意气风发仅持续了半年,十月,李治或者说大唐的转折点来了——他中风了。虽然没有半身不遂,但精神头却一落千丈,年仅三十三岁的他实际上已经提前进入老年。但是,朝议还得进行,政务还得处理,咋办?刚刚扳倒专权宰相的李治再也不信任朝臣,望着案牍上如山的奏折,他把目光转向了后宫。

武后的政治春天从此到来。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关键时刻,武后自幼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和对政治的天生悟性和高度热衷,使她在政务处理过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李治惊喜之余,不仅带她临朝听政,还“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

但是,这种夫唱妇随的和谐景象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李治发现,在权力问题上,自己可能“前门拒狼,后门纳虎”,因为枕边这个女人的权力欲望比任何男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她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李义府许敬宗等第一批反长孙人士已经聚拢到武后的身边。第二,她在暗夺宰相的权力,武后集结了一大批名士(所谓“北门学士”),借修书之名,却行宰相之实处理各类奏折(“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第三,她开始垂帘听政,“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预

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在这整个过程中,相信李治是矛盾的:不放权身体不允许;放权的话又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老婆总比大臣值得信任。所以,在反反复复、犹犹豫豫中,武后一步步走向了前台。但在这里,我个人坚信,李治虽然宽厚却不昏庸,犹疑却不糊涂,他甚至一直把握着分寸和尺度——但是,一是他身体做不了主,二是他还是低估了武后的欲望和野心!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一段历史从此谢幕,一段历史又从此开

三、煌煌文治,赫赫武功——一段被严重低估盛世基业。

由于武后的篡唐以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巨大光芒,李治的文治武功被彻底淹没。其实,当我们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重新站在公元七世纪中叶的天空来审视那段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段比之“贞观”和“开元”也毫不逊色的盛世之花,曾在那个被传庸弱不堪的唐高宗的治下灿烂地盛开过。

第一,永徽之治。整个贞观年间,虽然号称盛世,其实一直是凭借着惊人的战力连续进行开疆拓土。由于得不到休息,整个帝国国力始终没有恢复。高宗李治一继位就立即下诏,“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

同时遵贞观故事,广开言路:“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他尤其对百姓疾苦极为关注,先后通过减少制币抑制通货膨胀、通过国家收购控制粮价,并号召全民勤俭节约。在这些措施下,虽然多遇灾年,但国民经济还是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这一段史称“永徽之治”。

第二,《唐律疏议》。中国第一部最为完备的法律,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确立了中国古代刑法的规范,后世如宋、元、明、清等朝立法,都没有脱其窠臼。

第三,庞大疆域。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唐朝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威望的顶峰并不是贞观,也不是开元,而是高宗一朝。显庆二年,苏定方曳咥河会战,以一万破西突厥十万联军,平定阿史那贺鲁之乱,大唐势力进入中亚和西亚;龙朔三年(663年),刘仁轨败日本、破百济;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李世勣平定高丽。截至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宗统治下的帝国疆域已达至极盛,

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一状况维持了32年。

这么一位创立千古伟业的帝王,千百年来竟然一直被弱化甚至抹黑,我们的历史,有时真是太任性了!

标签: 李治唐朝

更多文章

  • 明朝四大宦官中唯一的好人,此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汪直,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汪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太祖朱元璋,号称“雄猜之主”。“雄”是指他具有非同一般的雄才大略,这一点毋庸置疑,扫灭群雄,推翻强大的元朝就是铁证。“猜”则是指他生性猜忌多疑,心胸狭隘,对部下臣子缺乏最起码的信任。为了巩固手中来之不易的皇权,朱元璋可谓无所不用其

  • 庆寿公主是什么结局?她的死跟宋高宗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庆寿公主,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庆寿公主的故事。靖康之变后,宋朝皇室绝大多数被掳往北方,侥幸逃脱者寥若晨星,所以宋高宗出于宗亲相依之谊,对他们很是亲近、照顾,时时地会对他们进行赏赐。然而在这帮宗亲当中,有一位曾祖母级公主占便宜上了瘾

  • 张辽有多厉害?武艺精良,善于带兵,尤其善守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辽,曹魏

    张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要说三国武将哪个最厉害,恐怕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排名流传很广:“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没错,在很多人心里,吕布的武力值是绝对的三国第一!他依靠武力,杀董卓,打濮阳,占徐州,不可一世。不过,好死不死,最后他

  • 当了十八年太子,赵惇为何迟迟不能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赵惇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更被称为是人界最高统治者,但是也同样因为权力过大,很多别有用心的人都会对此位虎视眈眈。因此,皇帝虽然快活,但是要想当得长久,必须要有一定的本事。当然,皇帝一位并非是最危险的职位,因为就算是再有野心和实力的大将,想要随便将皇帝拉下马,都绝非一件容易事。但是有

  • 娶隋朝公主做唐朝宰相,这个牛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士及,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宇文士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隋唐时期的宇文化及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他的名气很大,但却臭名昭著,是个众所周知的大奸臣,他发动江都之变,杀死隋炀帝,之后还自立为帝。不过,宇文化及很快就战败被杀。然而,宇文家族并没有被灭掉,宇文化及的亲弟弟就成为隋唐时期

  • 黄月英是一个奇丑的女子 诸葛亮为何还要娶黄月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黄月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三国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是蜀汉后期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在正史中的记载就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典型的一个“长腿欧巴”,但是他的妻子,黄月英却是一个奇丑女子。究竟是诸葛亮“脸盲”还是另有原因?本篇我们就来聊

  • 元末帝被朱元璋赶到蒙古草原后,他过的是什么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末帝,元朝

    被朱元璋赶到蒙古草原的元末帝后来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中要想从南往北大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但历史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朱元璋,这主要在于元朝人在南方养马为朱元璋解决了战斗力输出不够的问题,因此才完成了历史上看似不可能的

  • 马皇后为什么能够降服朱元璋 难怪他们的感情如此深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皇后,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中国历史上面少有的一位平民君主。因为朱元璋他的出身卑微,自然也是还带着几分的自卑和对于官僚的仇恨,尤其是朱元璋在小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在自己的面前饿死,这也让朱元璋对于官者每

  • 包拯二十八岁就高中进士,为什么三十八岁才开始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包拯,北宋

    包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包拯这个名字,恐怕没有几个人会陌生,断案如神正直清白,人称“包青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包拯,少年时期便屡破奇案,被朝廷所赏识,但毕竟是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的包拯,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这样才能出众?他二十八岁中了进士,

  • 李永芳:第一位降清的明将,后代富贵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永芳,清朝

    在明清战争期间,有大量的明朝将领投靠清朝,比如著名的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人。其中有一位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最先投降的,他为清朝(后金)效力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搞垮明军十余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此人名叫李永芳,是辽东铁岭人。明朝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