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揭秘:一代君王秦献公竟然不姓秦而姓赵

历史揭秘:一代君王秦献公竟然不姓秦而姓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65 更新时间:2024/3/11 6:21:52

秦献公,嬴姓赵氏,名师隰,又被称为秦元献王或者公子连。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下,秦国才能从秦厉共公开始的朝堂动荡中恢复过来,这为之后继位的秦孝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实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好不夸张地说他是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

网络配图

但是我们在这里先不讲他的政治功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于他的姓氏的问题。也许有人认为这根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秦国的君主姓嬴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嘛?显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准确地说秦献公是嬴姓赵氏。按照现在的看法,他应该姓赵而不是姓嬴。关于这个就要引出“姓”和“氏”的关系了。那个时候的“姓”和“氏”是完全不对等的,“姓”是来源于上古时候的母系族社会,比如姬、嬴、妫等,这些姓都有一个“女”字在其中就表明了这一点。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原始部落的扩大,母系氏族慢慢解体了,这时候男人们开始独当一面,这时就出现了新的社会名称“氏”,换句话说,“氏”是“姓”的分支。这种情况到了周代特别是周公制礼之后,大大强化了“氏”的发展。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国的先祖是嬴姓,这个部落存在了很多年,但是在周代受到周王室的打压之后逐渐没落了。直到一个叫造父的人的出现,他在周朝平定徐偃王的战乱中立下了大功,被当时的周穆王分封于赵城,于是造父的子孙便建立了赵氏家族。之后造父的侄孙非子被分封于秦,建立了秦国,这就是秦国的祖先,而且造父的嫡系子孙叔带在周王室为卿,之后离开了周王来到晋国,这就是后来的赵国的先祖。

网络配图

所以说秦献公真正的名字应该是赵师隰。

秦献公怎么死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嬴政的事迹,他雄才大略,在他的领导下,秦国消灭了战国时期剩余的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但是秦国最后能够一统天下靠的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多位君王的励精图治才有最后消灭六国统一中原的壮举。在这些君王中,秦献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秦献公,生于公元前424年,卒于前362年。在先秦史籍《世本》中称作秦元献公,而在东汉地方志《越绝书》称为秦元王。嬴姓,《史记索隐》中记载他的名是师隰。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他的名字叫公子连,他是秦灵公的儿子。秦献公早年的时候曾经流亡秦国的周边国家魏国,后来回到了秦国继位之后,大力在秦国施行改革,主要措施有:废黜惨无人道的活人殉葬制度;把秦国的都城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移到秦国东部靠近河西地区的栎阳;扩大商业活动,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推广县制等举措,很快使秦国的国力强大起来,可以说他是秦国由弱变强的标志性人物。

网络配图

关于秦献公的去世时间和原因,史书上有多种记载,在《史记·秦本纪》中秦献公死于少梁之战后的第二年,就是公元前361年。但是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又说他是死于少梁之战那年,死因并没有记载,据后人推测应该是病逝。秦献公一共活了六十二岁,他死后由他的长子嬴渠梁继位,就是后来的秦孝公。

秦献公不愧是具有深远谋略的君王,他为秦国的强大做出的努力是不容忽视和抹杀的。

标签: 秦献公

更多文章

  • 外国来的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一度被处以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教士汤若望

    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

  • 乾隆曾为西瓜摊写对联 慈禧夏季最爱吃西瓜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慈禧

    远在明代,南海子(即南苑)中除繁育鸟兽、栽种林木外,还大量种植菜蔬瓜果。到了清代,其种植面积和品种有增无减。从康熙年间开始,苑囿中就辟有瓜园两处,其中西瓜的种植面积最大。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在南苑驻跸时,多次到瓜园里巡视。20多年前还尚存一处瓜园遗迹,位于当时的大兴县红星区太和庄乡屈庄。据传,清康熙

  • 汉武帝后宫揭秘:拥有四大国宝级美女伴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宫

    皇帝大多都是荒淫的,不过最好色的皇帝非汉武帝莫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汉武帝身边拥有四大国宝级的美女。这些美女不仅美貌无比,而且都在历史上有名气,很有典故。第一个美女就是陈阿娇。当年4岁的胶东王刘彘就对身前的小美女阿娇垂涎,当姑母问他阿娇怎么样的时候,小刘彘就很懂事的说:好,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

  • 权臣董卓为什么对第一大谋士李儒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权臣董卓为什么对第一大谋士李儒言听计从

    李儒,又名李孝儒,字文优,三国年间汉少帝的郎中令,权臣董卓手下的第一大谋士,在董卓专权期间,奉命进宫毒害少帝。直至董卓去世以后,李傕攻入长安掌揽大权,他提拔李儒任侍中结果遭到刘协的反对。正史中对于李儒的下场没有交代,至198年曹操击败李傕以后,李儒便下落不明,但三国演义中,李儒被吕布斩于市曹。李儒为

  • 揭秘:崇祯帝如何为省200万两银子把江山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

    崇祯是个亡国的皇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皇帝。李自成评价: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网络配图清张廷玉评价: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国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不仅如此,后代许多人还极力称赞他是一个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好皇帝。满人在《明史

  • 明朝还没有灭亡祖墓就已经被李自成给刨了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

    车厢峡突围后,李自成的实力大为膨胀,他成为了高迎祥麾下的实力派人物。手中拥有了数万军队,这一年恰是河南大旱,大批饥民加入农民军,河南当地的农民军总数一下破了四十万。但河南是中原腹地,正好方便明军围困。崇祯立刻调集了十万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齐向河南压来,再次施行铁壁合围战略。在明军的连续打击下,各

  • 揭秘:一代明君唐太宗为何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线,想再进一步,反正兄弟俩明争暗斗地掐上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李世

  • 历史探秘:吕布为什么要认董卓为干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布

    《三国演义》里,吕布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并没有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正史记载董、吕二人的“父子”关系,只此一句,远没有演义

  • 痴情天子旷古绝恋 揭秘一代绝世佳人董鄂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鄂妃

    关于董鄂妃,史料并无过多的记载,因为她只是作为顺治的一个宠妃而已,连皇后都算不上,但是她的名声却要大过许多历史人物,其中缘由莫过于顺治帝与她的那段旷古绝恋,千年来为此一列。而坊间对她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版本多样。网络配图董鄂妃属于正白旗,但是在董鄂妃之前,顺治有两任皇后,第一任因性格不合被废,顺治也

  • 这三人哪怕有一个活着 刘备未必托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刘备当年白帝城托孤,成为君臣的千古佳话。但问题是,在刘备心中,诸葛亮真的是托孤的第一人选吗?从当时看,刘备确实有托孤的必要。太子刘婵时年17岁,当年男子成年得20岁,所以暂时不能亲理朝政。网络配图在汉朝历史上,有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父亲死时比刘婵还小,但父亲并没有找人托孤,就是汉武帝刘彻。但刘彻的情况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