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长得其实并不是很丑 只是奇骨贯顶

朱元璋长得其实并不是很丑 只是奇骨贯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68 更新时间:2024/2/9 3:56:44

南京钟山风景区有上千种文创产品,游客最爱不释手的一款是“萌萌哒”朱元璋马皇后卡通玩偶系列。朱元璋玩偶的造型,高颧骨,粗眉毛,大耳朵,下巴比上颚长出好几分,脸上还长有不少麻子。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传奇的不光是他寒微的出身、坎坷的经历以及成功创业奋斗史,还包括他的长相,这也一直是历史未解之谜。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约有十几种,分为美丑两大类,只是程度不同,丑到极致的像是今天的“恶搞”。哪个更接近历史事实呢?

网络配图

我们先从一个民间故事说起: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画像。第一个进宫的画师把像画得惟妙惟肖,和真人一样。朱元璋看到自己样子那么丑,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第二个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画成花样美男,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这哪是自己啊,太假了,画师又难逃一死。吸取了血的教训,第三个用心揣摩,写实描摹了朱元璋的脸型轮廓,其他部位模糊化处理,最重要是画出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的气度。用现在说法就是PS加美图秀秀吧!结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满脸仁慈,一副帝王之相,龙颜大悦。画师不仅保住了命,还受到赏赐。回家后,画师偷偷把朱元璋的真实相貌画了下来,这就是流传下来比较丑的画像了。

传说立场鲜明,解释也很合逻辑,但毕竟是传说,我们还是要根据史籍及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朱元璋相貌,明官方《太祖实录》记载:“及上(朱元璋)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当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被守城人误当奸细捉住时,“(郭)子兴遣人追至,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置左右,寻命长九夫,常召与谋事。”

网络配图

清代官修《明史》:“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影响很大的吴晗《朱元璋传》作了进一步发挥:所谓“姿貌雄杰”乃躯干魁伟,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所谓“奇骨贯顶”是指脑盖上高高隆起一块怪骨,宛如一座小山丘,加上粗黑的眉毛,大而发亮的眼睛,倒着实透着几分威严与沉着。

《太祖实录》始修于建文朝,永乐朝曾三次改动,但改动只是针对不利于朱棣的地方,对朱元璋的形象仍维护有加。所以《实录》描述犹如征婚广告,如果长处一定大书特书,短处则要么回避不提,要么曲笔淡化。从只含糊形容个头气质来分析,一定是长相没有可夸之处。《明史》则无需顾忌这方面,多出了“奇骨贯顶”,应该是可信的。但是不是吴晗所描写的那么夸张,也当存疑。

郭子兴初见朱元璋,因为他相貌原因留在身边做了亲兵。这说明朱元璋身材魁梧,模样自有异于常人之处,但如果真丑的夸张,恐怕郭子兴也不愿意天天见到他吧?更不愿意将“视如己出”的养女嫁给他了。

网络配图

综上所言,朱元璋的相貌其实也就是所谓“奇骨贯顶”,还不至于丑到“恶搞”那般。还有的画像“猪腰子”脸上布满了麻子,甚至流传有36个大麻子,72个小麻子之类,这些正史从未记载,很多传说及百姓却津津乐道,认为那才是“真实”的。

民间思想中朱元璋形象产生的源头,肯定与朱元璋打击富户、屡兴大狱、刚猛治国等施政措施有关。始作俑者是精英文人,还是普通百姓,抑或是精英与百姓间的互动?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刘邦大肆屠戮功臣为何留下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刘邦打下了江山建立西汉朝称帝后,马上对帮助他的所有功臣都来了一个斩尽杀绝,除了张良之外没人能逃过屠戮。那为什么刘邦会对张良手下留情呢?小编总结了如下五个原因来说说:网络配图一、张良此人不贪恋权贵。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很高: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但是张良在刘备手下做事,是一个借士,

  • 李鸿章对慈禧这种要求宁死不从,最终含恨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鸿章

    甲午战争后,清朝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加上了又一个沉重的负担,且打开了帝国列强瓜分中华的序幕。由于要偿还战争赔款,清朝只能给百姓们严苛重税。百姓不堪重负,于是在山东一带掀起了爱国反帝的义和拳运动。网络配图由于义和团运动杀伤外国传教士和驻华大使,各国使团纷纷对清政府提出抗议,且要

  • 还原历史真相:吕后杀韩信幕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后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这是刘禹锡写的《韩信庙》一诗,对他的死因做了充分糅合和提炼。但是,从钟室叹良弓推导出后人怕立功之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归谬法,好像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小心眼似的,又好像后世觅封侯的人都成了绝对少数似的,很难自圆其说。实际上,韩信之死,纯属吕

  • 为什么中国的皇帝如此惧怕这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人

    说起秦始皇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流,徐福是一个重要人物,要不是他寻药,徐福也不会率领几千童男童女,巫医百工东渡,要不是徐福带去先进的文明,那么日本至今也还是文明荒芜的野蛮之地。徐福在日本受到隆重的祭奠,日本民间对他的信奉已经充分说明他们的文明是怎么来的。在《后汉书》里,汉武帝也接见过日本。原因是他曾经征

  • 李元昊:杀生母抢儿媳又被儿子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元昊

    李元昊拓跋氏,他是西夏的开国皇帝。客观来说,这个狗血剧的男主角——李元昊还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继承王位后,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团结番邦,让部落实力与日俱增,逐渐有了与宋朝抗衡的实力。网络配图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有了足够底气的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修建

  • 是亲生的吗?道光皇帝竟一脚将儿子踢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道光

    中国自古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一时气急,出手“教训”不听话的孩子,似乎无可厚非,尤其是处于十来岁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厌学叛逆的比比皆是,不少缺乏耐心的家长打孩子两下也合乎情理。可一记窝心脚当场要了亲儿子的命,这未免太狠了点,更何况酿成这起亲子悲剧的不是别人,而是清朝还算口碑不错的儒学皇帝——清宣宗

  • 唐武宗:下令用15岁少男少女心脏炼丹的唐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武宗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到了比丘国,一进城,发现家家门口扣着笼子,里面传出啼哭声,掀开一瞧,竟然都是五六岁的小孩。向当地人请教,人家说,这些小孩是给国王剜心做药引子用的。原来比丘国王昏庸无道,听信一个道士谗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童男的心肝煎汤服药,据说这样可以长生不老。这个情节出自《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 东汉军事家汉伏波将军马援和马超有血缘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伏波将军马援

    汉伏波将军马援是陕西扶风人士,通过了解汉伏波将军马援生平经历得知,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卒于公元49年,享年63岁。伏波将军马援不但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率兵打仗之前,曾担任了六年的太守。马援在京里时,喜欢给百姓讲故事。马援口齿伶俐,并且有着出色的思维能力,因此百姓们

  • 揭秘宋仁宗赵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祯

    历史上的皇帝,给人的印象大都是凶巴巴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仁慈皇帝还是有的,只是数量不多罢了。宋朝的仁宗皇帝赵祯,可视为其中一个代表。为何?因为中国封“仁”的皇帝本来就寥寥,赵祯却是头一个,而且,他的“先进事迹”的确有点突出,有点感人。网络配图公元1022年,北宋王朝发生又一次权利更迭。55岁的宋真

  • 包拯这辈子过得有多苦?一生从未笑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包拯

    包拯,字希仁,99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有一句好说得好“包公笑,黄河清。” 包公一笑,黄河水都变得清澈了。那包拯为什么不笑呢?据史料记载,包拯患有先天性的疾病,类似于面部神经瘫痪。网络配图包拯这个人在当时非常了不起,是出了名的刚严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