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幽王作茧自缚为博美人一笑竟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作茧自缚为博美人一笑竟烽火戏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44 更新时间:2024/1/26 13:32:28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一、幽王自作孽,烽火戏诸侯

西周最后一任国王周幽王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葩君主之一,姓姬,名宫湦(读sheng)。姬宫湦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为王太子。这位申后,是西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天子娶于诸侯,这是国际惯例,否则以天子之尊,在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地位相当的古代,除了娶诸侯之女,还真没地方找老婆。

网络配图

周幽王当政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当然,历朝历代的君主这般表现的多了去了,由此而亡国的倒不多见。一个王朝的垮塌,仅仅出于君主个人的荒淫无度是不太可能的,传说商纣王因其荒淫暴虐而亡国,一则没有证据,二则多出于西周灭纣之后的宣传洗脑,多半不靠谱。不过周朝的衰败,与周幽王的个人表现倒还真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前779年,周幽王打败褒国,褒国献褒姒乞降。褒姒算是红颜祸水始祖之一,周幽王为博其一笑,不惜举烽火以戏诸侯。因宠爱褒姒,周幽王竟然把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给废了,改立褒姒为后,改立他与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这下把他的岳父老子(此时成了前岳父老子)申侯给惹大发了。前771年,申侯为给女儿和外孙讨回公道,联合鄫国和犬戎发兵攻打女婿,幽王再举烽火请诸侯救驾时没一个响应。结果犬戎攻入镐京,杀了幽王,褒姒被掳下落不明,西周就此被灭。因宠褒姒而致亡国,这种说法小说家言成份居多,即使司马迁在《史记》也这么记载,但千百年来许多学者都怀疑其真实性,认为更为可信的说法是西周在与周边势力的争强过程中落败而亡。

二、周室东迁,郑国崛起

犬戎是活跃在陕、甘一带的少数民族,其性格凶狠,富于侵略性,用唐朝大臣柳浑的说法是“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申侯联合犬戎攻打西周相当于引狼入室,幽王灭后,犬戎继续为患。周室经此一劫,元气大伤,被诸侯拥立继位的周平王姬宜臼无法在原地立足,只好搬家了事,把首都由丰、镐迁往洛邑,史称东周。周平王由于不是正常接班,而是老爸被灭之后天下无主,由他外公申侯联合鲁、许等诸侯国拥立而得的王位,其他诸侯国对平王的认可与尊重从一开始就是个问题。继位之后,面对犬戎的侵扰,元气大伤的周室不能自保,遂有次年东迁洛邑之举。经这一折腾,周室的威信与实力骤降至建国以来最低水平。东迁之后的周室王朝一开始就离不开强势诸侯的辅佐,以勉强支撑天下共主的场面。在这一过程中,郑国开始浮出水面。

郑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宣王的弟弟,受封于陕西凤翔一带,后迁至陕西华县一带。郑桓公与周幽王同时殉难于骊山脚下,其子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次年,平王东迁,担任护送重任的就是郑武公率领的郑国军队(秦、晋等国也都有功劳,而此时的秦,还只是一个附庸国,周室东迁之后才获周平王封为诸侯,且有赐地,此是后话)。因护驾有功,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为王朝卿士(其父郑桓公也是卿士),相当于周朝的执政大臣。郑武公借护送平王东迁之机,大举实施战略东扩计划,先后灭掉东虢国、郐国,吞并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等八邑土地。公元前767年,郑武公鸠占鹊巢,把国都由陕西迁到河南,顺便把郑国举国都迁了过来。在不断吞并的过程中,郑国在郑武公的打理下逐渐强盛,为下一任国君郑庄公的春秋小霸事业打下了基础。

网络配图

三、周、郑交质

兼任周王卿士的郑武公与同样协助平王东迁有功的晋文侯一同辅佐周室,周平王在大家支持下勉强支撑起周室残局。但此时的周室朝廷,想要凭一己之力保障自身安全都不太能办到,想继续号令天下就更不可能。不但朝政委于郑、晋,其他诸侯也都自行其是,不再把周室放在眼里,周王事实上已沦为名誉君主。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尽管漫长的执政生涯都是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但他一直都在试图恢复周室权威,与郑庄公的斗争就是一例。郑庄公不但继承了郑国君位,同时也继祖父桓公、父亲武公之后继续承袭了周王卿士的职务,周室朝政依旧为郑所把持。“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郑庄公兄弟相争的故事,郑庄摆平家事之后,便开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郑国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强大起来。相形之下,周室却一天天衰弱下去,坐立不安的周平王开始谋划培养自己的势力,西虢国便是其中之一。平王有意将一些权力分给西虢公,郑伯觉察之后非常不爽,直接找到平王质问。平王缺乏争强的实力,只好糊弄过去,说:“没这回事,老郑你可别多心啊!”郑伯可没那么容易被忽悠,干脆逼着周平王立质,说:“要是真没这回事,那么为了表明您的态度,请派个儿子给我当人质。”周平王无奈,就把王子狐(平王的儿子,名狐)送到郑国当人质去了,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对外就说王子狐是去郑国留学。两国之间(这里说“两国”其实非常不妥,因为郑国是周的诸侯国而已)用人质做担保是相互的,因此郑伯也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忽”送到了周王朝当人质。这个事情非常扯蛋,相当于地方要胁中央,而中央迫于无奈向地方赌咒发誓。

周、郑交质事件之后,平王暗中继续扶持虢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周室想委任西虢公为朝廷执政,郑伯再一次被激怒。当年四月,郑国大夫祭足带了一支军队把周室属地温邑的麦子给收了。到了秋天,又把周室属地成周的粮食给收了。这明明是想活活饿死周家的节奏。周、郑由此交恶,地方和中央的关系彻底闹僵。三年之后,郑庄公想缓和一下郑国与周室中央的关系,给周桓王一点面子,主动前往洛邑朝觐天子。不曾想年轻气盛的周桓王不忘旧怨,在朝廷上故意询问郑国当年的收成,郑伯回答说俺们那里今年收成还不错,表演系毕业的桓王长舒一口气,说:“那成周一带的粮食我可以自己享用(老郑你不会再来抢)了吧?”把郑庄当场噎在一边。桓王还觉得不过瘾,等郑庄回去的时候,故意送了十车谷子给他当回礼,弄得郑庄哭笑不得。

网络配图

四、左氏点评

对周郑交质一事,左丘明非常恼火,在左传中针对双方展开了一番火力十足的批评,他说:“君子有言:‘若不出于衷心,以什么为质也没有用。如果大家都能开诚布公,用礼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算不要任何形式上的担保,谁又能离间双方呢?假如以诚相待,就算是溪流沼泽中的野菜,用竹筐铁锅装了,用低洼沟渠中的水来煮,再用来敬奉神灵或献给王公为食,都没什么不妥。何况一国之君,大家行事以礼以信,哪用得上什么人质呢?诗经中的《采蘩》《采蘋》《行苇》《泂酌》这些篇章,都是用以昭示忠信二字之义的。”左氏的这番话非常重,因为点评的对象一个是当时的天下共主周王,一个是春秋小霸王郑伯。以君王论,受制于下,有失其尊;以诸侯论,以尊王攘夷之名要挟共主,更有失体统。左氏有些观点甚至骂人的话虽没有直接说出口,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有不明白的说左氏无理,清代学者过琪《古文评注全集》卷一有针对性地说:“每阅先辈评语,多以并言周郑、混称二国为左氏罪。愚谓贤如丘明,岂真尊卑莫辩!正妙在写得无情无理,可笑可恼,而郑伯之恶愈甚,此笔法也,读者不可不知。”

五、我也说上几句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约历经275年,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期间各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汉族前身。自东周始,王室逐渐倾颓,诸侯日益强大,终至群雄并列,五霸争强。东周王室历经春秋战国前后五百余年,于社会演变,不过作壁上观而已。所以史记上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而自强秦一统天下,中国自此终结封建,进入不断循环的专制社会。

标签: 周幽王

更多文章

  • 提倡“以儒治国 以佛治心”的耶律楚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耶律楚材

    关于出世和入世,古代曾有这样的说法:出世向往禅宗六祖慧能;入世向往在辽金宋元之交,对中国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耶律楚材。元朝政权虽然短命,但影响力不可忽视。一个游牧民族能迅速地统治中原各族,甚至奠定中国今天的版图,期间关键的人物,就是耶律楚材。他曾提出“以佛治心、以儒治国”的主张,对我们当

  • 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 制度始于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

    汉朝没有科举制度,怎样向朝廷推举人才?举“孝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谓“孝廉”,就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简称,在家里是孝子,在外面是清官、能吏。这项制度始于汉武帝,董仲舒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合为“孝廉”。网络配图 这些人在皇宫当郎官,服务几年,然后

  • 沈万三并非死于朱元璋之手:据称明朝立国前已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沈万三

    在电视剧《聚宝盆》里,张卫健饰演的沈万三,从一个吃不饱饭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代巨商,还跟朱洪武拜了把子,看了挺励志的。遗憾的是,他仅仅是一个民间商人,信史不可能为他单独立传,偶有提及,亦寥寥数语,以至于民间传说、戏说甚嚣尘上,种种谜团,挥之不去。《明史》记载沈万三叫沈秀沈万三这个名字最广为人知,但在《明

  • 揭秘清宫秘史:风流皇太极竟如此痴情与宸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极

    清太宗皇太极虽然是满清关外的二世皇帝,但他毕竟是大清王朝的一代帝王,依然享有三宫六院的待遇。他的后宫中最著名的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皇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光彩照人的美貌佳人,皇太极虽然对她们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他宠爱的莫过于宸妃海兰珠了。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

  • 三国秘闻:都说刘备爱哭 其实曹操比刘备更爱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想必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三国中有两个人物最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刘备,一个是曹操,为什么呢?因为这刘备遇到什么事情就只爱哭,而曹操遇到什么事情就爱笑,而且是大笑!但是在历史上有7次曹操哭的竟然比刘备还惨,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七哭爱子冲。曹操的7

  • 宋徽宗赵佶的荒乱生活:竟微服出访游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佶

    宋徽宗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1100)即帝位,54岁去世,在位26年,历来被视为荒淫腐朽皇帝的典型。徽宗时代,北宋王朝已走过它辉煌灿烂的历程,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国势日薄西山。徽宗侥幸获得皇位后,大刀阔斧地

  •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出世竟是因为一碗鱼头鱼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在元朝末年的徐州有一位风水先生,他有三双儿子媳妇。朱元璋父母在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网络配图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

  • 王安石游褒禅山为何半途返回?真因巨石挡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安石

    位于马鞍山含山县城北七公里处的褒禅山与华阳洞,面积约20公里,因王安石一篇《游褒禅山记》而闻名中外,《游褒禅山记》列入中学生必读范文。褒禅山历来是佛家聚集之地,在含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褒禅山与华阳洞曾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与故事。网络配图王安石当年非常后悔褒禅山华阳洞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北宋大文学家

  • 揭秘因为受老鼠启发 李斯才做到了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斯

    帮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除了王翦等彪悍的武将外,更有一帮才华超群的文臣出谋划策。这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大秦朝第一任丞相李斯。他出身贫寒,年轻时也不过是楚国一个郡里面的基层公务员,而其命运的改变却是因为老鼠,可以说是老鼠推动他不断奋斗走向人生巅峰的。简直不可思议:网络配图“出身贫寒,考上了公务员”

  • 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最后把自己玩坏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厚照

    要说起谁是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那当属明武宗朱厚照了,这个皇帝是真爱玩,明明有一颗童心,却偏偏当了皇帝,当了皇帝不要紧,还非要在皇帝的宝座上耍孩子的小脾气,结果怎么样?终于被自己玩坏了。说起明武宗朱厚照,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挺熟悉,因为明朝出名的皇帝不多,而明武宗朱厚照就算一个,因为自己的爱玩,差点被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