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第一美男潘安真实的生活如何?

史上第一美男潘安真实的生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10 更新时间:2024/1/3 16:25:58

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是个超级大帅哥。潘岳是河南人,这确实让外省的一些人感到意外,让河南人感到兴奋。河南历史上曾盛产美女,《诗经·郑风》有诗:“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美女像彩云那样绵连不绝,美丽多姿。潘岳的出现,佐证了河南也不乏美男子。作为美男子的符号,潘岳颠覆了河南人厚重而略带土气的形象;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潘安的英俊多才多情以及命运的奇特,暗合了已渗透到所有人血液中的大众文化的游戏特质,最简单的贴标签利用,这个超级大帅哥可做“某某大使”或什么“形象代言人”,较深层地对其发掘,可以看出一个古代人才因德才未能兼备而最终身败名裂。

网络配图

潘岳生活的汉末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在这个“文学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时代,自然美与人格美同时被发现,沉醉于人物的容貌、器识、肉体及精神的美,形成“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

在频繁残酷的改朝换代中,一批批或深具或深醉“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名士被送上刑场:何晏嵇康、二陆、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谢灵运、范晔……当时第一流的诗人、作家、哲学家都死于非命。在这份“中国文人非正常死亡”的大名单上,潘岳(即潘安)不是最耀眼的一位,却最为市井百姓熟知的一位。

魏晋时是盛产美男子的,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潘岳。

网络配图

潘岳的名字怎么由潘安仁变成潘安的?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利锁说:这是古代的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为了对仗押韵、省字造成的。民间也有一种说法是,潘岳(字安仁)因为其曾经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淫最无耻的皇后贾南风,德行操守实在当不起这个“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乃有潘安之名。

中牟县史志办的王曜卿考证说,历代诗词中,首次使用“潘安”者是唐代杜甫的《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车。”卫(公元285年—312年)是和潘岳同时代的另一个美男子,可以断定这里的“潘安”就是指潘岳;说唱文学里首次出现“潘安”这个名字的是唐代的《敦煌变文》;戏剧中使用“潘安”更晚。

据傅璇琮先生的说法,中牟是指潘岳的郡望,他童年随父在巩县,少年即到洛阳。潘岳在故里未留下啥遗迹,但中牟老百姓讲起他来还是眉飞色舞,充满自豪:长得漂亮得很,有才得很。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如实记载了魏晋南北朝的“原生态”:那会儿天天打打杀杀,谁都不能保证到明儿还活着。得,趁肩膀上还扛着脑袋,把世间美好快快享受。性情的放任,产生了对感观美的狂热追求。当时有狂人提出:“重美不重德。”稍缓和一点的观点是:以美为才德。所以《世说新语》上津津有味地论述着那么多的神情笑貌、传闻逸事。“尚美时代”,《世说新语》上甚至有专门的帅哥录——《容止》篇。帅哥录共39篇,记录了美男一大串:夏侯玄、嵇康、王衍、潘岳、夏侯湛…写最著名的“女人甜心”潘岳的,并不多,两篇。

网络配图

潘岳每次上街都能弄一车水果回来,自然惹人羡慕,还招惹出模仿秀来:“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则说这个丑男是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张载是被小孩子扔石头乱砸,左思则更惨,挨女人们一顿乱唾。张载和左思都是当时著名文人,他们搞的“东施效颦”男人版,让潘岳的名声更大了。

《世说新语》与潘岳相关的三则,写得实在精彩。用漫画式的夸张描绘、极具戏剧性的情节,以及对比突出人物的表达方式,刻画出一个极度难忘的美男,想不流传后世都难。有明星潜质加上成功炒作,潘岳变成“美男符号”,如徐公持先生所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按《世说新语》的说法,左思的错误似乎不在于他敢出游,长得丑也不能不出门呀,而在于他“效”潘安出游的方式——“挟弹”,手臂里挟着弹弓。

台大中文系教授张蓓蓓曾说,魏晋时期正如今天,进入一个解构的时代,汉朝四百年的秩序一夕崩解,各种惊世骇俗的现象出现,当时品评人物的眼光非常开放多元。

网络配图

南开大学的罗宗强教授说,西晋士人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审美情趣的雅化,审美标准崇尚秀丽。

潘岳的悲剧,在西晋不是特例。西晋是“政失准的”与“士无特操”的乱世,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当时文人若要求得仕途上的发展和文学上的凭籍,不得不卷入贵族、豪门、权臣、悍将争斗漩涡中。士人群体为求自保,“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了一条既出世又入世、最省事、最实用而且也最安全的通道”,他们就这样走向大欢喜的人生,最后却走向了乱亡。

“清官浊官”潘黄门理政勤恳

潘岳在河阳县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认识了寒士公孙宏。公孙宏是谯郡人,因贫穷孤苦,到河阳给人种地。他有音乐和文学才能,潘岳很赏识,诚心帮助、提携他。后来公孙宏投靠楚王司马玮,成为昙花一现的政治明星,并在一次党争中救了潘岳的命,但潘岳还是死在他在琅琊得罪的孙秀手中。

网络配图

明末清流张溥在研究了潘岳和潘尼的生平和创作后,对二人生前命运和身后声名的巨大反差深感不平,感叹万分地发议论说:存没异路,荣辱天壤。逃死须臾之间,垂声三王之际。至今诵《闲居》者,笑黄门之乾没,读《安身》者,重太常之居正。人物短长,亦悬祸福,泉下嘿嘿,乌谁雌雄?即有不平,更能收召魂魄、抗眉而争列哉!

标签: 潘安

更多文章

  • 清朝大臣直疏皇帝的“三习一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大臣

    清人孙家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乾隆帝弘历初登龙椅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当时身为左都御史的孙家淦以其年轻气盛,初持国柄,特上《三习一弊疏》,进行劝戒。此疏后来广为流传,孙家淦也政声愈隆,更令朝野各阶层人士敬重。网络配图孙家淦在疏中说,君主有“三习”,不可不慎戒之。何谓“三习”?一是君主

  • 三国里最厉害的人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三国中被忽视的最厉害的谋士——李儒。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网络配图一般说到三国著名的谋士,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的名字,其实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比如李儒。李儒,字文正。正史记载是汉少帝时的郎中令,在董卓专政

  • 南明臣子假殉国 骗好友自尽后竟抬尸降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观生,梁鍙,李成栋

    核心提示:旁边的苏观生认定这位好友已自杀殉国,提笔在墙上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然后上吊自杀殉节。梁鍙听得真切,马上冲进屋指挥仆人扛着苏观生尸体向清军投降,声言有献“伪大学士”之功,并深获李成栋嘉奖。网络配图隆武帝“御驾亲征”之前,留下自己的四弟朱聿粤在福州留守。公元1646年(隆武二年)8月福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发财靠的都是哪些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真的是太有钱了,真的是太爱财了。他敛财的手段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太高明了。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清朝的利益了。应该说,嘉庆杀他,不冤照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

  •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为何二人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广,冯唐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李广资料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纪晓岚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咋样的呢?有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厉害?那么帅气?我想每个人都有兴趣知道。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传说中的纪晓岚,大家一起看看他究竟是神秘样的吧。网络配图读者一定很想知道,有着各种传奇经历的纪晓岚到底是什么样子。根据清代人的描述,他“貌寝”、“短视”,也就是说,不光容貌丑陋,还是

  • 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出身乞丐鸡肠狗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

    出身寒微、放过牛、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纵横捭阖,力挫群雄,终于平定四海,统一宇内。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寒微,洞悉百姓疾苦,因此即位后便大刀阔爷,整顿吏治。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凡贪墨之徒,一经发现,便绳之以法,毫不宽贷。官吏凡贪赃枉法者,一律发配到北方边地充军。贪污60两以上者枭

  • 断臂皇后传奇:坐镇大辽 一次砍下百名大臣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断臂皇后传奇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乘青牛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都不见了。人们据此说

  • 司马懿真看不出空城计?难得糊涂才是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

    无论在什么时候,谋士对于一个国家都特别重要,特别在古代的时候,军师往往能左右一个军队的生死。在三国时期的谋士可谓不少,例如郭嘉、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最出名的莫过于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两个老对手的精彩对决,在《三国演义》也写得异常出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空城计。网络配图当时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来

  • 李鸿章访欧空衔恨:外媒眼中的远东风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访欧空衔恨:

    “敬、惜、悲” 李鸿章的战后欧美之旅这些120年前西方媒体对李鸿章的报道,许多都是第一次在国内披露。他在欧洲被“盛大欢迎”,在美国更致“万人空巷”,在日本又坚辞款待留宿船舱。他究竟是德媒法媒眼中的“神秘人”,还是美媒眼中的“尊贵长者”。西方媒体对李鸿章的报道,多集中在甲午前30年的洋务运动,以及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