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大臣直疏皇帝的“三习一弊”

清朝大臣直疏皇帝的“三习一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1/9 13:18:27

清人孙家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乾隆帝弘历初登龙椅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当时身为左都御史的孙家淦以其年轻气盛,初持国柄,特上《三习一弊疏》,进行劝戒。此疏后来广为流传,孙家淦也政声愈隆,更令朝野各阶层人士敬重。

网络配图

孙家淦在疏中说,君主有“三习”,不可不慎戒之。谓“三习”?一是君主“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时日一久,耳朵便只能听得进歌颂之声,不歌颂者就被视为忤逆,始则拒听谏言,继而对不善歌颂的木讷者生厌,到后来,对那些颂扬之词不够工巧的人也要黜退,这叫“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二是君主整天看到都是趋附谄媚,惟命是从之人,时日一久,双眼便只能看得下谄媚之态,不谄媚者就被视为对我怀抵触之心,始而斥退那些态度倨傲不拘礼节之人,继而疏远那些敢于规谏的正直之臣,到后来,对那些拍马逢迎不够巧妙者也被视为对我的冒犯,这叫“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君主对天下大事见得多了,就觉得一切都不足为奇;处理国家政务时间长了,就觉得世上没啥难事,如此一来,不但会以为自己英明伟大,别人都是庸碌之辈,而且会自以为是雄才大略而处事草率,乱作决策,结果从别人口中问不出自己有何短处,自己也看不到为政有何失误,于是随心所欲而自以为不逾礼法,号令一下便要人必须执行,这叫“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养成,必生一弊——“喜小人而恶君子。”

网络配图

君主有喜谀恶直、喜柔恶刚、喜从恶违之三习,为何会生出喜小人,恶君子之弊?孙家淦接着分析道,进君子而退小人的道理,自古以来,无论一流的明君还是二三流的君主都明白,而那些自以为英明的君主,更是以为所用者必是君子而决非小人。然而面君奏对,君子讷于言而小人满口谀辞,恰与耳习相投;君子拙于奔走周旋,而小人则精通此道,恰与目习相投;考核政绩,君子只知埋头苦干而耻于表功,小人则精于迎合上意善于弄虚作假以显示其勤政,恰与心习相投。君主溺于三习而不觉,就会对小人的话怎么听都十分悦耳,对小人的形态怎么看都十分悦目,对小人的才能怎么考核都十分称心,“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造成这样的恶果,其害就大啦,君主会不知不觉地被小人所左右,稀里糊涂地陷入小人的圈套,到此地步,则黑白可以颠倒,东西方都可以改变。天下治乱之机缘,虽然多因君子小人之进退而转变,但君子小人进退之机缘,则把握于君主之一心,而君主的自以为是之心,正是小人能够得志并扰乱朝政的媒介。

也许是青年弘历刚坐上龙椅,还比较谦虚,览疏之后,不但没有“大怒”,而且“嘉纳”之,并将此疏宣示于朝,孙家淦也随之升任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但弘历晚年却陶醉于治武功,骄矜自是,听任和申专权横行,三习一弊似乎一个都不少。

网络配图

纵观历史,有三习一弊的皇帝老爷,可谓多矣。其实,何止皇帝老爷爱患此疾,而今一些地方长官、机关或行业的领导,患有此疾者也为数不少。耳之所闻皆歌颂之声,目之所见皆恭敬之态,心之所想无不如愿以偿,时日一久,自然是宵小之徒环绕,正直之士远离。这些人所面对、所经历的一切,可谓与古代的皇帝大同小异。试看那些因垮了台而所作所为被媒体曝光的贪官污吏,有几个不是三习根深蒂固,一弊为害不浅?

标签: 清朝大臣

更多文章

  • 三国里最厉害的人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三国中被忽视的最厉害的谋士——李儒。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网络配图一般说到三国著名的谋士,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的名字,其实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比如李儒。李儒,字文正。正史记载是汉少帝时的郎中令,在董卓专政

  • 南明臣子假殉国 骗好友自尽后竟抬尸降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观生,梁鍙,李成栋

    核心提示:旁边的苏观生认定这位好友已自杀殉国,提笔在墙上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然后上吊自杀殉节。梁鍙听得真切,马上冲进屋指挥仆人扛着苏观生尸体向清军投降,声言有献“伪大学士”之功,并深获李成栋嘉奖。网络配图隆武帝“御驾亲征”之前,留下自己的四弟朱聿粤在福州留守。公元1646年(隆武二年)8月福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发财靠的都是哪些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真的是太有钱了,真的是太爱财了。他敛财的手段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太高明了。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清朝的利益了。应该说,嘉庆杀他,不冤照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

  •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为何二人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广,冯唐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李广资料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纪晓岚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咋样的呢?有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厉害?那么帅气?我想每个人都有兴趣知道。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传说中的纪晓岚,大家一起看看他究竟是神秘样的吧。网络配图读者一定很想知道,有着各种传奇经历的纪晓岚到底是什么样子。根据清代人的描述,他“貌寝”、“短视”,也就是说,不光容貌丑陋,还是

  • 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出身乞丐鸡肠狗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

    出身寒微、放过牛、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纵横捭阖,力挫群雄,终于平定四海,统一宇内。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寒微,洞悉百姓疾苦,因此即位后便大刀阔爷,整顿吏治。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凡贪墨之徒,一经发现,便绳之以法,毫不宽贷。官吏凡贪赃枉法者,一律发配到北方边地充军。贪污60两以上者枭

  • 断臂皇后传奇:坐镇大辽 一次砍下百名大臣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断臂皇后传奇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乘青牛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都不见了。人们据此说

  • 司马懿真看不出空城计?难得糊涂才是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

    无论在什么时候,谋士对于一个国家都特别重要,特别在古代的时候,军师往往能左右一个军队的生死。在三国时期的谋士可谓不少,例如郭嘉、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最出名的莫过于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两个老对手的精彩对决,在《三国演义》也写得异常出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空城计。网络配图当时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来

  • 李鸿章访欧空衔恨:外媒眼中的远东风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访欧空衔恨:

    “敬、惜、悲” 李鸿章的战后欧美之旅这些120年前西方媒体对李鸿章的报道,许多都是第一次在国内披露。他在欧洲被“盛大欢迎”,在美国更致“万人空巷”,在日本又坚辞款待留宿船舱。他究竟是德媒法媒眼中的“神秘人”,还是美媒眼中的“尊贵长者”。西方媒体对李鸿章的报道,多集中在甲午前30年的洋务运动,以及马关

  • 少年自称皇孙 乾隆亲自召见后不敢断定真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17个儿子,其中皇四子永珹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过继给皇叔履亲王允祹,承袭了郡王爵位。但是,乾隆帝和永珹父子间的关系仍较密切。乾隆出游,永珹也曾随驾巡行。永珹病故时,乾隆还着实痛悼了一番。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帝在南方视察,车驾返回途中在涿州逗留。这时,有位僧人带着一个少年前来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