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追杀天下尼姑不可告人之谜

明成祖朱棣追杀天下尼姑不可告人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03 更新时间:2024/2/12 15:34:33

尼姑,本是出家修行的佛门女教徒,讲究的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红尘姻缘了断,更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杀,沦入了十八层地狱。而此时的和尚却成为了朝廷的座上客,朝廷不仅对他们宠信有加,而且还封官许愿,让他们成为追杀尼姑的鹰犬。

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一律捉拿送到京师进行勘问,以验明她们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追杀天下尼姑案,不仅打破了千年来与世无争的佛门清静,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很不安定的因素。而主要追杀尼姑的主要人马恰恰是与尼姑同为佛门的和尚。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捉拿天下尼姑?又为什么命令和尚追杀同门女性?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还要从朱棣建立大明王朝的秘密部队“东厂”特务组织说起。

网络配图

明朝的东厂是在锦衣卫之后,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建立起来的又一个直属于朝廷的特务组织。东厂的全名叫做东缉事厂,由朱棣亲信太监出任首领,心腹和尚担任顾问。东厂和锦衣卫一样,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而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朝中大臣和黎民百姓,从而开明朝太监干预朝政的先河。

震惊中外的“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了大明王朝的政权,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因此朱棣史称永乐皇帝。一方面,建文帝魂归何处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永乐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朱棣对朝廷大臣也多不信任。同时,他觉得原来由其父明太祖朱元璋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就决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直接掌控的新的特务机构。

网络配图

朱棣由北京起兵南下“靖难之役”的过程中,许多太监与和尚曾出过大力,如三宝太监郑和与学贯佛道的和尚道衍。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还是觉得太监与和尚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朱棣一反其父朱元璋关于太监不得干预朝政的禁令,重用太监。于是,东厂这个身兼情报、监察、警察于一身的特务机构横空出世,成为朱棣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御林军。那么,学贯佛道德的和尚道衍又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一个和尚能成为永乐皇帝的心腹亲信呢?

道衍,真名叫姚广孝,十四岁时出家为僧,取法名道衍。他先学习天台宗,后研习密宗瑜珈三密。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又慕禅宗。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道衍到杭州参访径山智及禅师。智及为当时著名禅师,一见道衍,就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和佛学见地,便把法衣、拂子授予他,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佛教弘法的继承人。三年后,道衍离开径山,住持临安普庆寺。接着,迁居杭州天龙寺和嘉庆留光寺。一次,偶然巧遇道士席应真,得传道教阴阳术数之学。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政权,下令选拔高僧入京,道衍被推选入京考试,但他硬是不愿做官,朱元璋只好赐他僧服,准他回山。道衍离开南京,北上参学,游到河洛,在嵩山遇到当时的知名相士袁珙。

这袁珙见他身为佛门弟子,却隐含杀气,便笑着告诉他:“你真是个奇怪的和尚,三角眼,吊睛眉,形如病虎,有嗜杀之相,更有辅国之才,望君珍重。”道衍很赞赏对自己的评价,于是,二人结为知己。

网络配图

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下诏令选高僧侍奉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道衍受召入宫,与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会晤之后,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朱棣在得到其父朱元璋同意后,让道衍前往北京任庆寿寺的住持。道衍来到北京,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发动政变夺取皇位机密谋划,成为朱棣身边的高级谋士和重要智囊。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道衍与朱棣的关系。一年冬天,朱棣在燕王府设宴款待道衍,酒酣耳热之际,两人玩起了对对联的游戏。朱棣先出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道衍应声对出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表面上都是文字游戏,其实是暗含杀机。上联明明是在谈天气,下联却在谈政治,“王不出头谁作主”,公然鼓动朱棣谋权夺位。道衍还对朱棣说,由我辅佐你,帮你戴上“白帽子”。朱棣当然明白,“王”上面加“白”,不就是“皇”吗?果然,在道衍的鼓动下和谋划下,明成祖朱棣起兵发动了史称“靖难之役”的军事政变。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后,道衍留守北京,辅佐朱棣世子率万人击溃朝廷数十万人的北伐之师。此后,他依然不断地参与机密谋划,终使朱棣夺得皇帝大位。朱棣能够夺取明朝政权,道衍的作用不可低估。据《明史·姚广孝传》一书中说:朱棣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中三年,战守机宜完全取决于道衍,道衍从未亲临战阵,但是朱棣起兵夺取天下,道衍出力最多,论功以为第一。因此朱棣登基后,道衍被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再被授为太子少师。朱棣还让其顾问东厂事务,因此,有不少道衍身边的和尚成为了东厂的高级特务。

就在朱棣夺取明朝天下的十八年后,即公元1420年,山东一带遭到了严重的灾荒。官府不但不救济,反而加重税赋,百姓们怒气冲天,恨声不绝。这年二月,一位名叫唐赛儿的山东滨州女子举起了“白莲教”的义旗,组织农民数千人,发动了滨州起义。他们先占领卸石棚寨为根据地,后转战山东其它州县,多次打败明朝官军,并曾攻克青州、诸城、莒县、即墨等州县。义军所到之处,斩杀官吏,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声势震动山东全省。

网络配图

唐赛儿,生于明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父母愿其胜男,取名“赛儿”。十八岁那年,唐赛儿便和农夫林三结了婚。由于家境贫寒,偏巧又碰上连年大旱,收成不好。农民为了生存聚众向明朝官府讨要粮食。谁知道官府一得知消息,便立刻派兵前来抓人,唐赛儿的丈夫林三与其他许多村民被抓走后全都被活活打死了。唐赛儿悲痛欲绝,发誓为丈夫报仇。于是,她加入“白莲教”,后自称“佛母”,在朱棣“迁都北京”的前夕,发动了一场震惊天下的滨州起义。

朱棣闻讯后“甚为震惊”,立即派来重兵镇压。因为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唐赛儿却想出一个“鱼归大海”

之计,化整为零,混在百姓之中,使官兵无法辨认出他们,然后再设法汇聚。官军在找不着义军的情况下,便禀报朱棣说唐赛儿失踪了。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

原来,朱棣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就下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女道士全部逮捕,押送朝廷审讯。同年七月二日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继续率领兵马追捕唐赛儿。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把山东、北京的尼姑全部捉拿,逐一审问,甚至还捉拿了除这两地之外的上万出家妇女,仍无所获。关于此事,《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

网络配图

随后,一无所获的朱棣将追捕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各地,并派出了东厂的特务和尚四处追捕唐赛儿。然而,东厂特务和尚追捕几年后仍然没有结果。其实,在追捕唐赛儿的问题上,因为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这样的极其荒唐的办法,最终也无济于事,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一直到朱棣病逝北京,这位永乐皇帝一心想捉拿到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唐赛儿在民间如鱼得水,早已不知去向,但白莲教的活动并没停止,直到后来的清朝还在活动。唐赛儿究竟是战死疆场还是削发为尼,或为人民群众所保护,她的下落,至今也没有定论。但是,朱棣多次调兵遣将和指派东厂特务追捕一个被疑为削发为尼的女子,也成就了唐赛儿一段巾帼英雄的历史传奇。

标签: 明成祖朱棣

更多文章

  • 刘寔发迹史:从乞丐奋斗成新朝高官 乱世中活了近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寔发

    刘寔(shí)(220年―310年),字子真,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高唐)人,汉章帝刘炟第五子济北惠王刘寿之后,西晋重臣、学者。少年贫苦,靠卖牛衣为生。然而他好学,手里缠绳,口中诵书。为人知识广博、通晓古今,自身品德清洁,行为没有瑕玷。初以计吏身份进洛阳,调任河南尹丞,后迁任尚书郎、廷尉正、吏部郎,封

  • 关羽失荆州:七大主要因素曝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

    导读:人们常说,关羽失荆州,是因为大意所致。其实荆州之失,责任不全在关羽,更不是大意而失,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七大因素。网络配图一是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战略时,曾提出以益州为根据地,荆州为前哨,外结孙权,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则由荆州出兵,夺取中原。荆州归属关乎刘备

  • 朱元璋用了什么高招让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朱元璋仿《周书·大诰》

  • 项羽封三个秦将为王的做法是否正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从常理来看,这三个人确实是将才,能力肯定是有的,章邯用一群骊山囚徒就能打的周文的五十万农民义军找不到北,并且在关东难逢对手,(在遇到项羽以前)。网络配图其次,这三人都是老秦人,他们来统治秦国,也可以平息秦人的怒火,减少被压迫的感觉,让秦人能同心同力帮自己对付刘邦,让自己可以安枕无忧的衣锦还乡,去做

  • 陈庆之辉煌的战绩 就是这样开始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庆之

    陈庆之作为一名将领,打仗很厉害,但是这样的人物,第一次出征时头发已经白了,人到中年,而出征的主要任务,是做接待工作,接受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的投降。元法僧是鲜卑贵族,投降南朝直接原因是,放弃中央,自己宣布独立,想过过皇帝的瘾,但是又扛不住北魏政府军的疯狂进攻,只能投降南朝。元法僧只是一个地方诸侯,宣布

  • 唐太宗妙言示警尉迟恭,是如何劝诫功臣遵守法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妙言示警尉迟恭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阴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庆善宫举行宴会,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当然,气氛随和不等于随便,排座次就有讲究。当时参与宴会的有同州刺史

  • 解密崇祯帝朱由检: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明君贤臣是最理想也最难得一见的局面,崇祯帝就遇到了一帮令他无奈的臣子。在他费尽心力铲除了气焰嚣张的阉党之后,那帮臣子不思中兴,反而为了门户之争互相倾轧。无奈之下,一心想要中兴明朝的崇祯帝只有事必躬亲。可偌大一个国家,又遇上多事之秋,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愈燃愈炽,崇祯注定

  • 痞子出生的流氓刘邦的流氓精神和流氓性格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且不论刘邦到底缘何能夺得天下,但我们必须承认,他的运气非常地好,能从一个村长级别的屌丝转化成为一代皇帝,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说到刘邦的性格,和刘邦同一时代的魏豹对其的看法是,傲慢,喜欢侮辱人,尤其在他被封为汉王之后,更是对手下大臣无端辱骂,无礼至极。魏豹对刘邦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事

  • 明末名将左良玉部队人数真的有八十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末名将左良玉

    左良玉是一位在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明末的军事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左良玉在南明初建的时候,左良玉真有八十万吗?明朝名将左良玉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将大片土地拱手让于后金。孙承宗

  • 卫长公主究竟所犯何事成为唯一被腰斩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长公主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卫子夫的长女、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号称大汉第一美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其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其表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卫长公主,生年不详,但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多,得到汉武帝再次宠幸而怀有身孕,因此卫长公主的生年不会早于公元前138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