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秘清朝初期的“五大臣”:与国休戚与共

探秘清朝初期的“五大臣”:与国休戚与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94 更新时间:2024/2/11 14:59:21

清朝是皇太极改掉的名字,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政权,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是少不了这五个人的帮助的,他们就是清朝初期地位显赫的五大臣。

天命九年(1624年)秋,后金朝廷最后一位开国元勋、64岁的何和礼病卒于沈阳的官署之中,风烛残年的努尔哈赤闻讯后悲伤不已,他向苍天哭诉道:“朕所与并肩友好诸大臣,何不遗一人,以送朕之终耶?”努尔哈赤白手起家、统一女真,可以说,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勇武果敢,与战友之间袍泽情深。

网络配图

“一无所有时得到的铁”

据《朝鲜宣宗实录》的记载,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时部属不过30人,从各种史料中我们大约可以确定的人如下:舒尔哈齐、雅尔哈齐、穆尔哈齐、阿敦、劳汉、额亦都、完布禄及子安费扬古、巴逊、巴海、常书、扬书、噶哈善哈斯虎。他们中有努尔哈赤的同族兄弟,有最早结盟的盟友,还有一直陪伴在努尔哈赤身边的古楚们。

影视剧中努尔哈赤与古楚们

古楚,即满语gucu之音译,意为“同伴、朋友”。但在部落时期的女真社会中gucu一词并不单纯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它指代的是一种特殊的阶级群体,凌驾于诸申(juxen,意为依附民)、阿哈(aha,意为奴隶)之上,类似于蒙古社会的“那可儿(伴当)”。我们可以参考前苏联学者符拉基米尔佐夫的观点来理解古楚群体的性质:“蒙古史的各种资料经常提到伴当,即主要以战士的资格为氏族和部落首领服役的自由人。古代蒙古的伴当在许多特点上,一方面类似古代日耳曼首领们的亲兵,另一方面也类似古代罗斯诸侯们的卫士。”古楚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即“慕义归附”者、因功简拔的“家人(booi niyalma)”和战败归降者。

努尔哈赤记挂古楚们的生活,《满文老档》中曾有记载:“某贤良僚友渐致于富,某贤良僚友虽出大力而家境贫寒。孰娶妻不睦,苦于无力更娶。孰丧偶而苦于无力再娶”,这正是他对古楚们“毋视为编氓,望待之如骨肉手足”的真实记录。建国称汗后的努尔哈赤曾把古楚们比作“一无所有时得到的铁”,认为他们对自己而言是比金子还要宝贵的财富。古楚队伍的存在与壮大,促进了努尔哈赤汗权的确立与巩固,而古楚们则在汗的“恩养”下获取自己追求的财富与地位,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还凭借卓越的军功跻身决策层,成为努尔哈赤倚靠之股肱之臣,如后金开国之初的“五大臣”。

网络配图

后金开国的“五大臣”

所谓“五大臣”是指在后金建国之初,地位仅次于诸贝勒、与汗同听国政的五位佐命元勋,他们是弘毅公额亦都、直义公费英东、温顺公何和礼、达尔罕辖扈尔汉、敏庄公安费扬古。其中额亦都和费英东的灵位,至今还作为“meiren adafi guculefi banjiha amban”(并肩为友而生之大臣),安奉于故宫太庙努尔哈赤神主的两侧,彰显着有清一代绝无仅有的配享太祖的殊荣。

沈阳故宫太庙努尔哈赤神主与配享太庙的额亦都、费英东灵位额亦都:大清第一勇士

钮祜禄·额亦都早在努尔哈赤起兵前三年便已经追随在他身边,史书称他“归太祖最早,巍然元从,战阀亦最多”。公元1587年,额亦都领兵攻巴尔达城,他利用夜色掩护率先登城,守城兵士惊起,箭如雨下,他身中五十余创却坚持拼杀不肯退却,最终攻下坚城。凯旋之际,努尔哈赤亲自为他设宴慰劳,不但将此役所俘获的人口全部赐给了他,还赐予其“巴图鲁(baturu,意为勇士、英雄)”之号,这大约算得上是清代有记载的第一个巴图鲁赐号。

网络配图

后金国政初定之际,额亦都更是位列五大臣之一,被授予一等大臣、左翼总兵官之职,成为八旗军队历史上第一任左翼四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总指挥官,堪称努尔哈赤“左膀”之将。除却这些推恩、赏赉,努尔哈赤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额亦都,并为儿子皇太极迎娶了额亦都的女儿为妻,即太宗元妃钮祜禄氏。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额亦都从军克辽阳,不久病死,终年六十岁。在他病重之际,努尔哈赤“车驾临视,垂泣与诀”,死后又三次“亲临痛哭”。清崇德元年(1636年),额亦都被追封为弘毅公,后世帝王赞誉他“忠勇忘身,有始有卒,开拓疆土,厥积懋焉”。

所谓虎父无犬子,额亦都的后人们在清初的政坛上也多有建树。他的儿子中有七人因功得爵,其中五子阿达海、七子漠海、十三子超哈尔均战死沙场;十六子遏必隆不但是康熙初年辅政大臣之一,还育有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真正是“圣眷优渥”之臣。即便是在清中叶平回部、征缅甸、大小金川等战事中,额亦都的子孙中还有11人参战并各树勋功,这种与国休戚与共的家世实在令人赞叹。

标签: 努尔哈赤

更多文章

  • “崇祯之死”的不同叫法:从自缢到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

    在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据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此自缢。树的旁边,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镌刻“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为1930年故宫博物院延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勒成;另一座则是1944年由前清翰林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值得注意的是,后人在为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立

  • 元顺帝身世之谜 宋朝皇帝与元王妃偷情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顺帝

    算起来,迈来迪死的时候最多也不过就是二十岁上下,这个直到死都还没来得及发育完全的女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在死去若干年后当上“贞裕徽圣皇后”,更不会想到,一世身不由己的自己竟在野史中跟三个皇帝扯上了关系。妥欢贴睦儿既然能够被立为皇帝,从另一个侧面应该也能反映出当年他被斥为“非明宗子”的说法站不住

  • 历史上勾搭小姨子皇帝最终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成帝

    历史上多女共侍一夫很常见,很多情况是发生在皇帝和权力者身上的。她们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这是她们的悲哀。但是玩了姐姐再去勾搭小姨子的皇帝也是少数的,娥皇女英算一对,那下面这个就更是勾搭小姨子的真实写照了。汉成帝刘骜(前51~前7年),赫赫有名的昏君之一。他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

  • 史上第一刽子手:嗜杀成性一生杀人八百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巢

    说到杀神,也许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白起。毕竟当年的他大杀四方,更是坑杀了降军40万人,造就了一副人间地狱场景。但是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上曾经称过帝的人,一生杀人八百万,说其是修罗简直一点不为过。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残暴毒虐,嗜杀成性,连无辜的人的都不放过。当时民间有这样一句歇后语:黄巢杀

  • 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 :自信过头而错失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失察:韩信的寒心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 “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

  •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一个村官10万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

  • 他是朱元璋的玩伴 也是唯一走到最后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汤和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形容功臣下场的话用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了大杀功臣,当初和他称兄道弟,生死相依的兄弟们几乎被他斩尽杀绝。网络配图仅洪武十三年(1380)发生的胡惟庸案就牵连了十年之久,在这期间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皆被满门诛杀。之后发生的蓝

  • 为何宋江铁了心招安,与宋朝什么国策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江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名好汉被迫落山为寇,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杀富济贫。如果没有宋江的招安的话,众位好汉也不会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有人说,宋江深受儒家愚忠思想的毒害,也有人说水泊梁山军事实力不行。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宋江贴心招安,与宋朝的一项国策有着重要关系。网络配图一众所

  • 光绪皇帝两次扫黄内幕:为何妓女一个不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光绪皇帝两次扫黄内幕

    从咸丰之末到光绪之初,这中间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让八大胡同积攒了经验,积蓄了力量,网罗了人气,吸纳了势力,而羽毛渐渐丰满起来。这真是它的爆发期,像暴发户一样迅速地发达起来了。于是,八大胡同,觉得自己有了底气,有了资本,不满足于眼前的地位和态势,想要发展、扩充自己的地盘,更想把原来老北京在东西城曾经占

  • 赵云追随刘备才能也获首肯,为何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云

    在《三国志》中,赵云身着白袍,武力甚强,与刘备是一见如故,便投入刘备帐下,南征北战,于长坂坡万敌群中救出后主刘禅,保护刘备顺利迎取孙尚香,后来,又是他出面,拦下被孙尚香带走的阿斗。在汉水之战时,赵云更是用空营计吓退曹操追兵,刘备称他浑身是胆。当攻下益州后,赵云发挥他的敏锐政治目光,劝阻刘备收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