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还原真实的项羽 并非大英雄乃是大恶魔

还原真实的项羽 并非大英雄乃是大恶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39 更新时间:2023/12/6 3:04:18

楚霸王项羽,一直都被人为是一个悲情的英雄人物。但是,在“大英雄”的面貌之下,却是一个真实的令人心悸的恶魔!为什么这么说,先来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历史!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集团的六次大屠杀——

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

第二次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新安大屠杀,坑杀秦军降卒20万。

网络配图

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

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大劫掠大烧杀,逼反复辟后的齐国。

第六次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利害说辞,好不容易放弃。

上述杀戮,全部都是战胜之后骇人听闻的屠城与杀降,六次!

再来看看项羽的社会政治作为,大体也是六方面:

其一,复辟狂。一举恢复诸侯分封制,使当时中国重新陷入战火纷争。

其二,酷刑狂。恢复战国大煮活人的烹杀酷刑,对说真话者当即一锅煮。

其三,杀害狂。杀害郡守,杀害宋义,杀害楚怀王,杀害子婴,杀害全部嬴氏皇族。

其四,毁灭狂。火烧大咸阳与整个关中,大火三月不灭。

其五,盗墓狂。大掘秦始皇陵,地面建筑破坏殆尽,地下墓室严重摧残。

其六,劫掠狂。典型两次:对关中财货大劫掠,对齐地财货人口大劫掠。

以上基本事实,证明项羽其人是一个完全变态的社会虐待狂,文明毁灭狂。

项羽集团的大规模施暴,使大屠杀的酷烈恶风在秦末之乱中骤然暴涨。

网络配图

被称为“宽大长者”而相对持重的刘邦集团,也有两次大屠城:一屠颖阳,二屠武关。自觉推行安民方略的刘邦集团尚且如此,其余集团的烧杀劫掠与屠杀,自可以想见了。当时,进军中原与河北的复辟集团,莫不以大杀戮大劫掠为能事。在项羽集团的暴行恶激下,一大批复辟恶魔竞相施虐天下,将华夏大地近3000年以来累积的物质文明成果几乎全部毁灭,人口锐减,民生凋蔽,普天之下陷入一片萧疏!

以项羽集团为轴心的秦末复辟势力,变成了疯狂的恶魔,对整个社会展开了变态的报复,其残暴酷烈与秦帝国的文明建设精神相比,直有霄壤之别。此等无与伦比的大破坏暴行,使“楚汉相争”的短短几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毁灭时期。其直接后果是,繁荣昌盛的秦帝国统一文明,在五六年中骤然跌入了“人相食,死者过半”的社会大赤贫境地,以致西汉建政50余年后,仍然陷入严重萧条而不能恢复。

与此相比,整个战国之世刀兵连绵,却没有过一次屠城暴行。

秦始皇灭六国大战,秦军也没有任何一次屠杀平民的暴行。

项羽的恶魔暴虐,在当时的复辟阵营中,已经有比较清醒的评判。

网络配图

楚怀王,曾对大臣将军们忧心忡忡而又咬牙切齿地说:“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之处,无不残灭!”请注意,“诸所过之处,无不残灭”这句话。这是说,项羽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无一例外的被残酷毁灭!想想,这是一种何等令人发指的景象?故此,这个楚怀王坚执不赞同项羽进兵咸阳,而主张由“宽大长者”刘邦进兵咸阳。

楚怀王说的“剽悍猾贼”,是什么意思?剽者,抢劫之强盗也。悍者,凶暴蛮横也。猾者,狡诈乱世也。贼者,邪恶残虐也。楚怀王芈心的这四个字,最为简约深刻地勾出了项羽的恶品、恶行、恶性。但是,这个聪明的楚王虽然对项羽有清醒的认识,却未能逃脱这个恶魔的杀戮。他当时根本没有料到,因了他的这番评价,项羽对他恨之入骨。此后两三年之间,楚怀王便被项羽以“义帝”名目架空,之后又被毫不留情地杀害了。

楚怀王尚有如此评判,足见项羽的酷烈大屠杀,在当时已经恶名昭著于天下了。

太史公亦曾在《史记?项羽本纪》后对其凶暴深为震惊,大是感慨云:“羽岂舜帝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史记?索隐述赞》,最后亦大表惊骇云:“嗟彼盖代,卒为凶竖!”——很是嗟叹啊,他这个力能盖世者,竟陡然成了不可思议的凶恶之徒!

显然,项羽之凶恶为患,在西汉之世尚有清醒认知。

联想今时今日的项羽大英雄理论,如此荒谬史识,如此荒诞认知,我族良知安在哉,理性安在哉!

标签: 还原真实的项羽

更多文章

  • 位高权重的大臣韩明浍对朝鲜做出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位高权重的大臣韩明浍

    韩明浍简介中需要提到癸酉靖难,韩明浍在这次政变中帮助朝鲜世祖取得了政权,成为当时位高权重的大臣,被朝鲜世祖称为“我的张良”。癸酉靖难是韩明浍的转折点,他依靠癸酉靖难展现了自己的才能。韩明浍出生在朝鲜的官宦世家。大院君在位的时候,韩明浍被选为大院君的贴身武士,当时大院君的贴身武士只有三十名,可见韩明浍

  • 康熙为何要把皇位传给老四 而不是善战的十四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

    一直以来关于康熙继承人究竟是谁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不过无论是哪个说法,都把矛头指向了继位的雍正,也就是皇四子胤禛。关于雍正的段子多种多样,因此还出现了四爷很忙的说法。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雍正的继位绝对是正当,请不要低估康熙皇帝的智商。网络配图一、传位于四子的段子已经很久了一直以来,民间一直流

  • 揭秘:中国古代史上哪位皇帝靠当小偷掌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志

    汉朝时,大将军梁益暗杀了皇上刘缵,保荐了15岁的刘志当了皇上,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做了皇后,梁又让刘志下诏将他的两个弟弟都封了列侯。梁益垂帘听政独霸朝纲,满朝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却敢怒而不敢言。网络配图 刘志当上皇帝后号称汉桓帝,虽为九五之尊,却整天贪玩,还染上一个手脚不干净的毛病,专爱偷

  • 信陵君魏无忌评秦国:贪利忘义不知礼和畜生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信陵君,魏无忌

    西汉前期的思想家、政论家贾谊,著有千古名篇《过秦论》,专门论述秦王朝的过失。由于此文为汉代雄文之冠,历代传诵不息,遂造成一种错觉:“过秦”之论为贾谊的“专利”。实则不然。在秦末汉初,讨论亡秦过失,并以之作为新王朝统治的历史借鉴,实为前后相承的政治文化议题,甚至称之为一种社会思潮亦不为过。讨论它的形成

  • 没有亲生儿子的宋高宗如何选太子:送绝色处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高宗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网络配图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

  • 揭秘欧阳修的另一面:天生好色又放荡不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欧阳修

    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多次与政见不同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在政治上雷厉风行而又说一不二。这样一个一脸正气、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放荡不羁,率性而为,表现出十分另类的一面。网络配图最搞笑的事情,莫过于这个以扎实学问根底立足于士林的大儒,曾

  • 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一生:得民心者终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霸主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自己的母亲是狐姬。很多人都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名字感到好奇,会疑惑这些名字都是怎么取出来的?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主角重耳在那个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霸主。在自己父亲的嫔妃设计陷害自己,使得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去怪罪自己的父亲。在父亲下令逮捕自己的时候,他居

  • 揭秘:刘邦项羽张良陈平四人到底谁更像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

    什么是流氓?综合几种辞书,可以说,流氓应有以下特征:1,为非作歹,2,不务正业,3,施展下流手段。说某人是否流氓,应以此为准,不宜看谁不顺眼就说谁是流氓。曾看到过不少文章说刘邦是个流氓,不过,似乎都不是以这三条来衡量。实际上,恐怕不能说刘邦为非作歹,和残暴的秦始皇或嗜杀的项羽比较,说刘邦“救民于水火

  • 王莽力图篡汉 岂料改制失败满盘皆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

    导读:王莽篡汉希望自己能一统华夏施展才华,岂料天公不作美,老天不帮忙。新朝刚刚建立没多久便天下大乱。哎,谁是,谁非?悲催王莽是如何一步一步吞下自己种下苦果的?一般都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认为王莽的真正目的是改制或篡权,“古”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假托。我以为,王莽倒是真心诚意复古,因为他把儒家经典中描述

  • 关羽死得蹊跷!关羽腹背受敌时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死得蹊跷

    看三国的人,相信很多人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