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拿破仑死亡之谜:死于胃癌还是砒霜中毒?

揭秘拿破仑死亡之谜:死于胃癌还是砒霜中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4/1/22 20:37:34

转载人民网,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原题为:《拿破仑死亡之谜:死于胃癌还是砒霜中毒?》

法国历史上各个皇帝里,我自己最感兴趣的其实是那个弗朗索瓦一世。这个皇帝当年居然能把脾气乖戾的达•芬奇从意大利哄到法国来安度晚年,还在自己的澡堂子里给法国留下一如今每年赚取无数外汇的《蒙娜丽莎》。由此想象,弗朗索瓦一世应该是个值得法国各种文人骚客发挥一通的人物。但也许是这个皇帝身上毕竟文艺复兴味道太重,法国人至今还是最偏爱他们那个其实名分最尴尬的皇帝:拿破仑一世。法国的史学家靠拿破仑吃饭的不计其数,甚至连法国的科学家也经能从拿破仑身上弄出点零花钱。因为拿破仑的死因已经成了个永远也研究不完的课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拿破仑的头发。

网络配图

今年11月,又有一种有关拿破仑死因的结论浮出了水面。应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之邀,巴黎警察局毒物学实验室的负责人里科代尔、法国奥塞电磁辐射应用实验室的专家舍瓦利耶以及巴黎原子能委员会的专家梅耶尔再次对拿破仑的几缕头发进行了分析。此次取样的头发据说有的是在拿破仑死后从尸体上取下来的,有的是拿破仑在世时按当时的风气剪下来送给他的仰慕者的。三位专家对每根头发的元素含量进行了上百次分段抽样测量,每一分段的间距都精细到0.5毫米。最后公布的结果是:无论是在1821年拿破仑死后取下的头发里还是在1805年1814年拿破仑在世时取下的头发里,砷的含量都超过正常值的5到33倍。但三位专家并未以此得出拿破仑死于砒霜中毒的结论,因为这些头发的取留时间相距16年,头发中的砷含量却基本一致,而且分段抽样的结果也证明每根头发上各区间内砒霜的含量也未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专家由此推测:头发上的砷更可能来自外部环境而非体内,而最有可能的则是当时流行使用的含有砒霜的防腐剂。三位专家最后的定论仍归于当年根据拿破仑的尸体解剖和临床症状得出的结论,即:拿破仑死于胃癌及其并发症。

这一结论号称是拿破仑死因的最后定论,但这桩公案闹到现在,已经没人相信“最后定论”这种说法了,更况此次大张旗鼓的调查其实并未得出多少新的发现。拿破仑的头发里含砷,如今这已是具备基本侦探小说常识的人都知道的事实。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是瑞典牙科医生斯坦。福肖富德,他以1978年的技术装置检验的结果是,拿破仑的头发越是接近根部含砷量越多,而拿破仑头发内砷含量较平均则是今天科学界多数认可的结论。有关砷来源在近两年也提出过很多新说法。一种说法是:1819年拿破仑居住的房间新换了当时很流行的一种糊墙纸,纸上使用的绿色染料是以砷为基础制造的。拿破仑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又缺少必要的通风设备和体育锻炼,大量的砷随空气被吸入体内,成了导致他死亡的慢性杀手。更“浪漫”的一种说法是去年年底由当年随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的法国将军德。蒙托隆伯爵的后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朗索瓦。德?孔—蒙托隆提出的。按照德。孔戴—蒙托隆的说法,他在自家祖传的宅院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暗室,暗室里藏有其先人德•蒙托隆伯爵撰写的一部关于圣赫勒拿岛生活的手记。德。蒙托隆伯爵在手记中承认,他在圣赫勒拿岛上经常给拿破仑吃含有小剂量砷的药,希望以此使拿破仑身体日渐衰弱,从而最终促使狱卒能允许他返回欧洲大陆接受治疗。计划失败的原因据推测是拿破仑一直认为自己胃部有肿瘤,为了减轻胃部疼痛经常服用止痛药,结果止痛药与砷发生了致命的化学反应。此次“最后定论”使用的“来自防腐剂说”倒是回归到了拿破仑的头发刚被检测出含砷时一般学术界普遍相信的说法。

网络配图

至于“胃癌及其并发症”的结论,此次调查仍未给出足以解释所有疑惑的证据。支持拿破仑死于胃癌一派最有利的论据是:拿破仑一家三代人中大多死于胃癌,其中包括他的祖父、父亲与三个妹妹,而现代病例统计学已证实胃癌具有遗传性;最不利的证据则是:拿破仑死时太胖了,实在不像个晚期癌症患者。不过,拿破仑的体形也没留给砒霜中毒论支持一方多少优势。因为砷中毒的症状是皮肤发红、神经错乱和体重下降,而拿破仑临死前身体肥胖、皮肤完好,因此砒霜中毒的可能性也值得怀疑。此次调查给出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和稀泥”的意见,即:19世纪使用的药物中本就广泛使用砷。

虽说拿破仑的死因被人来回调查是常事,不过这次特别声张的调查显然和前一阵在法国沸沸扬扬的“开棺验尸”风波有关。今年6月,法国历史学家布鲁诺。罗伊.亨利在自己的新著中对存放在巴黎荣军院内的拿破仑遗体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拿破仑于1821年死在圣海伦娜岛并被就地安葬,1840年遗体方运回法国。亨利指出:当年在巴黎开棺时,有目击者证实拿破仑的尸体保存完好,丝毫不像在岛上潮湿的土地中掩埋过19年的样子。此外,经对照两次安葬目击者的笔录文件,亨利发现:拿破仑在圣海伦娜下葬时,他的荣誉勋章佩带在衣服外面,而1840年在巴黎开棺时,勋章却被放置在制服里面。1821年下葬时,有一银色马刺系在拿破仑的靴子上,但至1840年开棺时,这根马刺却不见了。两只盛有拿破仑心脏和胃的器皿本应放置在棺木的一个角落里,但开棺时却见它们被放置在尸体两腿之间。最可怀疑的一点是:开棺时人们发现拿破仑一口众所周知的黄板牙变成了刺眼的白牙。亨利由此怀疑:英国政府在1840年将拿破仑棺木移交给法国时调换了尸体。为证实自己的怀疑,亨利于今年7月致函法国国防部,请求允许对拿破仑的一缕头发进行DNA检验。这缕头发是拿破仑的尸体运抵巴黎之前不久由法国医生从尸体上割下来的,目前保存在巴黎法国陆军博物馆。7月26日,法国国防部正式驳回亨利的请求,理由是:在进行DNA检验之前,必须首先获得拿破仑的后裔的许可,由他们当中选出代表提供一份DNA样本,然后才可以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检验,以确定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亨利事后已写信给目前居住在科西嘉岛上的拿破仑第五代侄子查尔斯•拿破仑,请求他提供一份DNA样本,但至今未接到答复。

网络配图

与确认荣军院里那具尸体的身份相比,法国官方显然更情愿给他们“伟大的皇帝”得出一个自然死亡的定论。不过,没人指望各种争论能就此停息。据说人的身体上保留时间最长的东西之一就是头发,这样看来,有关拿破仑头发种种风波还可以再延续几百年。无论如何,法国人还是幸运的:好在当年拿破仑不是个秃子。

标签: 拿破仑

更多文章

  • 揭史上最窝囊的国君:被父亲扒灰 被弟弟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鲁隐公,鲁惠公

    提到“窝囊”二字,如何也不能与国君划为等号。不过古代恰恰有这样的君主,不仅老婆被父亲大人笑纳,连自己的小命也被儿子的弟弟给宰了。这个“仁慈的君主”就是春秋时期的鲁隐公。网络配图鲁隐公的父亲是鲁惠公,曾经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君主,可能是英雄都爱美女吧,鲁惠公也对漂亮的美眉情有独钟。当然后宫佳丽颇多,不过

  • 帮助薛仁贵建立丰功伟绩的究竟是不是柳金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薛仁贵就是薛礼,是唐朝的著名的将领,他的妻子是在落魄的时候跟随了他,一直相濡以沫。薛仁贵本是家族不凡,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还由于他花大量的钱财去学习,不仅学习文学知识,还找师傅练习武艺,使得家徒四壁。他最开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在家务农,到当地大户柳家做工,结识柳家大小姐柳氏,并结婚生子。他听从妻子

  • 聪明的刘伯温为何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伯温

    中国古代人物,最聪明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刘伯温,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二人能掐会算,前推八百年,后算八百载。不过这两个人又有所不同,一个是刘备的军师,被刘备奉为上宾,后来做了丞相;一个是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不过两个人的结局都很惨,诸葛亮死于北伐的五丈原;刘伯温却被皇帝朱元璋偷偷害死在

  • 历史上的曹操诡诈残忍: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消息、监督官与民的“特务制度”吗?其实,这有点儿“抬举”朱元璋及大明王朝了。网络配图 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

  • 一个草根老汉登上皇位,把中国带上黄金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秦朝末年,在严刑峻法、急政暴吏的逼迫下,社会矛盾严重激化,从南到北的广大农民蠢蠢欲动,磨刀霍霍随时随地准备举起反抗大旗。终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发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这其中,就有一位年近半百的草根老汉也乘势而起,投身到反秦的浪潮中去。八年后,

  • 揭清朝皇帝与后宫嫔妃夜不同床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后宫

    按照通常的道理,进入后宫的女子就等于嫁入了后宫,就是皇帝的妻子,那么夫妻之间住在一起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但事实上,皇帝与后妃们是不能住在一起的,这显然很违背常理。紫禁城为什么会有这样近乎不近人情的规定呢?网络配图紫禁城里的规矩十分严格,即使是夫妻也不能住在一起。明代,不少皇帝因为沉湎女色而荒废政务,

  • 清朝为何连续三代皇帝都绝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

    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死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单从大婚之日算起,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已属不可思议。光绪帝本人三十八周岁死去,身后

  • 揭秘风光无限的顾命大臣为何会凶多吉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命大臣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朝政罢了。但是,到了秦朝出现了指鹿为马的赵高之后,顾命大臣便开始直接摄政了。摄政,就是代替皇帝掌管朝

  • 杨一清不仅政治上有所成绩文学上也是成绩斐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一清

    杨一清,明朝人士,字应宁,号邃庵,民族为汉,老家位于云南安宁。于成化八年,他正式踏入仕途,后又因自己的努力而升官数次,最后身拜内阁首辅之职。历经四朝,杨一清在朝廷勤勤恳恳地当官五十多年,做出了不少功绩,他的才能被世人所敬仰,被赞为可以与唐代时期的名相姚崇相匹敌。杨一清在当官期间做了不少有利于明朝稳定

  • 神医华佗之死:竟是曹操下的黒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佗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网络配图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南京审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