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风光无限的顾命大臣为何会凶多吉少?

揭秘风光无限的顾命大臣为何会凶多吉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7 更新时间:2024/1/9 4:43:08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朝政罢了。

但是,到了秦朝出现了指鹿为马的赵高之后,顾命大臣便开始直接摄政了。摄政,就是代替皇帝掌管朝政。本来,能被选中做“顾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官员中的翘楚,他们一般都比较小心谨慎顾命辅政,整体表现远强于外戚。

网络配图

然而,随着顾命大臣的权利不断的放大,以致历朝历代的顾命大臣中不少人自以为可以代天摄政,便为所欲为,横行霸道,权倾朝野,甚至凌驾于皇帝和后宫之上,结果大都落个死于非命的可悲下场。

纵观几千年来“顾命大臣”的历史,看起来,顾命大臣风光无限,威风八面,其实不过是个玩命活儿计。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风光与风险往往是相伴相生的,有多少的风光,就有多少的风险。

透过“顾命大臣”的表面风光,人们不难看到,这其实是个高风险的职务。秦朝的赵高身为顾命大臣,近可指鹿为马,远可呼风唤雨,废立皇帝全凭自己一念之间,但最后不仅自己身首异处,而且还被灭了三族。而六百多年后,南朝宋国初年,又有几位顾命大臣步其后尘,成为自己拥立皇帝得刀下之鬼。

南朝宋武帝刘裕临终前将少帝义符托付给徐羡之、谢晦、傅亮等大臣辅弼,可刚过了两年,年少轻狂、行止悖乱的少帝义符就被这几位大臣废为营阳王,不久被中书舍人邢安泰活活用门闩打死。徐羡之等随即迎奉武帝第三子刘义隆入奉皇统,是为宋文帝。翌年,徐羡之等人奉表归政,文帝亲政。又过了一年,徐羡之、傅亮、谢晦陆续被亲政后的文帝一一诛杀。那么,这几位顾命大臣为什么要废黜先皇遗训而另立皇帝?他们又是怎样被自己拥立的皇帝要了性命?

网络配图

原来,宋少帝义符自小缺少管教,养成了荒诞淫逸的坏毛病,做了皇帝后更是肆无忌惮,干出了不少昏悖狂乱的事情。不过因为还没有亲政,所以对军国大政并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是,“小时看大”,徐羡之等人不能不对他日后可能荒唐误国产生顾虑,而且这样一个昏乱的小皇帝一旦亲政了,会怎样对待曾经管束过他的顾命大臣们,实在是令人不敢想象。因此,为了家国黎民,为了刘宋江山,徐羡之等人终于对宋少帝痛下杀手。然而,即便是为了家国黎民,为了刘宋江山,徐羡之等人也终于没能摆脱“顾命大臣”悲剧性怪圈的厄运。

据《宋书·傅亮传》记载,少帝死后,傅亮亲往江陵奉迎刘义隆。义隆一见到傅亮,就痛哭流涕地问起少帝被废的情况,一旁侍立之人“莫能仰视”,傅亮则“流汗沾背,不能答。”刘义隆这一痛哭流涕,实际上表明了少帝之死虽然给他带来了一步登天的机会,但徐羡之等人的弑君行为已在他的心里深深地扎进一颗钉子。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大清王朝,顾命大臣依旧走不出风光无限、风险无限的怪圈。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曾经三次任用“顾命大臣”,却没有一次成功。第一次的辅政大臣是摄政王多尔衮,他生前大权独揽,是没有名份的皇帝,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从他死后被揭露的“逆节皆实”可推断,若非其暴死,顺治亲政极难。可见,多尔衮的暴死,既是天意使然,更是人心所向。

网络配图

第二次,顺治皇帝吸取宗室辅政的教训,临终前令鳌拜等大臣辅佐幼子,宗室在旁监督。岂料事与愿违,鳌拜权倾朝野,无人敢问,康熙通过“政变”才搬倒鳌拜这个顾命大臣,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可以当家作主的皇帝。

第三次,咸丰皇帝临终之前钦命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赞襄政务”。肃顺等人手握钦命,为所欲为,并不把慈安、慈禧的帝后势力和以恭亲王为首的帝胤势力放在眼里。因此,帝后势力同帝胤势力结合起来,发动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一举摧毁了“赞襄政务”的顾命八大臣集团,代之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主政,继而出现慈禧太后专权的局面。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在“辛酉政变”中的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除了其政治力量对比不占优势之外,他们刚愎自用,为所欲为,轻视对手,安享风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标签: 顾命大臣

更多文章

  • 杨一清不仅政治上有所成绩文学上也是成绩斐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一清

    杨一清,明朝人士,字应宁,号邃庵,民族为汉,老家位于云南安宁。于成化八年,他正式踏入仕途,后又因自己的努力而升官数次,最后身拜内阁首辅之职。历经四朝,杨一清在朝廷勤勤恳恳地当官五十多年,做出了不少功绩,他的才能被世人所敬仰,被赞为可以与唐代时期的名相姚崇相匹敌。杨一清在当官期间做了不少有利于明朝稳定

  • 神医华佗之死:竟是曹操下的黒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佗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网络配图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南京审计学院教授

  • 齐恒公是怎样创立霸业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齐恒公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恒公。齐国最先成为霸主,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经济上看,齐国经济发达,又是一个大国,疆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山东无棣)。”又滨海,多有鱼盐之利。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这是齐国首先强大起来并能成为霸主的经济基础。网络配图从政治上看,公元前

  • 司马睿亲生母亲夏侯光姬真和别人私通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睿亲生母亲夏侯光姬

    夏侯光姬,她的小字是铜环,是沛国的谯县人,也就是如今安徽省的亳州人。她是著名征西将军——夏侯渊的曾孙女,是兖州的刺史——夏侯威的孙女,是淮南太守——夏侯庄的女儿,可以说是家族势力实力雄厚,背景显赫,地位很高。夏侯光姬在她年幼的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慧,加上她娇好的面容,因而被聘娶成为了琅邪恭王——司马

  • 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被下属幽禁了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昭宗

    一个堂堂的大唐王朝的皇帝竟被部下幽禁了三年,说起来这样的千古奇闻真是不可思议,但这样的咄咄怪事偏偏在煌煌大唐末期发生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自杨复恭出逃后,李顺节也失去了利用价值,被唐昭宗纳入了要铲除的名单中,昭宗命令两军中尉铲除李顺节。两军中尉以唐昭宗的名义,诏李顺节入宫,李顺节带领三百士兵来到

  • 三国大喷子——诸葛亮21年气死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刀枪确实厉害,但历史上也有那些唇枪舌剑致人于死地的。诸葛亮就是那种刀子嘴,XX心的。完美诠释了何为:君子动口不动手!网络配图1.诸葛亮三气周瑜(死于210年)一气——周瑜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先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才能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

  • 弘时未能登上帝位是因为他缺乏政治野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弘时

    关于雍正帝的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的评价,民间一直褒贬不一。大致声音有两种,一种是说他心胸狭窄,放荡不羁,且胸无大志,不仅看不起出身卑贱的四弟弘历,更有觊觎父皇的后妃之嫌。另一种说法则褒义成分更多,暗指雍正继位初级,为巩固帝位,以严酷手段残害宗室手足,弘时不忿,当面劝谏父皇,继而遭到削爵赐死。如此说来

  • 光绪帝下诣:要求新闻“据实昌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给人的印象是“窝囊废”。人们的这一印象当然不错,笔者丝毫没有为他“翻案”之意。对于光绪皇帝的优点,例如,他主张抗击日本侵略,支持康有为等人维新变法,史家们已经说得不算少,笔者也不拟在此嗦。本文想说的是,在上述两项优点之外,他还很有点见地,例如,他的新闻思想就算进步,领先于中国当时的时代潮流

  • 揭秘:“千古第一贪”和珅 身家竟超千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练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练,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

  • 揭秘:为何说明朝皇帝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

    大家都知道朱棣谋权夺位的,而朱棣的爸爸朱元璋是一个农民出生的人,其短视和对中国不完整的认识也会影响到朱棣。但是历史选择了他没办法。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的熏陶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主张多妻多子是自然的。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