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老子李耳是怎么最终成为道教始祖的

解密:老子李耳是怎么最终成为道教始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4/1/26 18:49:28

提起老子,大家都知道他写了一部《道德经》,上下篇共五千余言八十一章。

史载老子(老聃)是春秋末周守藏室吏,《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还有一说在今安徽毫州市涡阳县城北)。老子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老子著作《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命题,玄妙地阐述了无为而治、清净自然的治世、处世哲学,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后来成了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中国的学术、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道家之源,出于老子”的老子其人。后来人可能是需要老子的思想吧,以致渐渐地使这位耽于思辩的凡人,头上开始有了灵光圈,还远离尘嚣,升到三十三天之上,当起了“太上老君”。

看过《西游记》的人,或许会想起“太上老君”在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里辛辛苦苦炼出来的“金丹”,竟被孙猴头偷吃光了。由此,成全了孙猴头的“金刚不坏之躯”。自然,这不过是神话,但后人信者却众多。

东汉末年,张陵创立“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张角创立“太平道”。他们都尊奉老子为祖师爷,其著作号为《道德真经》,视若天书,敬为神明。并记录传播说“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怀七十二岁,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指李树曰‘此为我姓’。生而白首,故号老子。

事实上,老子的哲学论著里,的确有很多可供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加以利用的内容,如《道德经》里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同时,老子“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德篇》)的平民主义思想,适应了前期道教的平均主义要求,因而成了创教人号召信徒,赢得群众的一面旗帜。尽管他的道家之道与方士们道教之道并不是一回事。

在老子的传说中,最有意思的是佛道之争,还有把儒家的孔子也牵扯在内的故事。实际上,道佛儒三教之间,既有斗争,也有融合,三教并存至今各有千秋。在唐朝,皇帝李渊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潢龙种,不但认老子为祖宗,武德三年(620年)还在晋州羊角山立庙致祭。高宗李治对老子更感兴趣,乾封二年(667年)迫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降旨在全国各地建玄元皇帝庙,并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杜甫有《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云:“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老子当然之威仪煊赫,由此可以想见。

到了宋代,尊奉道教,是以真宗、徽宗为盛。赵宋王朝敬赵玄朗为道教祖师爷,改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以避赵玄朗之讳。元朝开国之初,也崇尚道教,遗憾的是自长春子丘处机死后,道教即开始走向衰落。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皈依了佛教,公元1281年,旨谕全国:“除老子《道德经》外,道教文字尽宜焚去。”道教从此一蹶不振,而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却幸存下来,至今在儒佛道典藉中,仍占据着三分天下。

至于今人争老子故里(一说在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还有一说在今安徽毫州市涡阳县城西北。),本人没有考证过,在此就不敢妄言了。

标签: 老子道教佛道之争

更多文章

  • 死的最搞笑:中国古代被噩梦给吓死的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皇帝

    睡觉时被噩梦困扰,想起来如骨鲠在喉。这大概是做过坏事的人的一般通病,后秦国主姚苌也不例外。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直困扰、侵蚀着他的神经。姚苌日日夜夜都做噩梦,最终让他落得个发疯发狂、惊惧而死的悲惨结局。如此死法,发

  • 揭秘:诸葛亮和老好人鲁肃之间的差距体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鲁肃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 三国诸葛卧龙:布衣诸葛亮追随刘备前的神秘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诸葛亮,刘备

    历代不少文人学者在他们撰写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著作中,依据《三国志》中“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记载,认为他在叔父诸葛玄死后,孤苦无依、生活窘困,又不愿寄人篱下,便隐居隆中,过着自食其力、清贫素苦的生活,并且以此将诸葛亮自称的“布衣”解释为贫苦出身的百姓。上述见解是有欠妥当的。首

  • 徐惠年少聪慧5个月会说话 一代才女却这样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惠,唐朝

    她五个月大就开始说话了,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自己懂得写文章。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徐惠出身东海徐氏,为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世孙女,陈始安太守徐综之曾孙女,延州临真令徐方贵的孙女,唐果州刺史徐孝

  • 郭解一个二愣子变成江湖老大 却被汉武帝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解,汉武帝

    他生于西汉时期,小名翁伯,汉初著名相人许负的外孙,郭解是也。话说西汉汉武帝时期,整个国家可谓是一片欣欣向荣,国内较为和平,人民安居乐业,那么一介平民的他为何会成为汉武帝追捕的对象?为何会被世人称为“游侠”呢?下面让我细细道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这似乎在郭解身上并不完全适用。他从小就心

  • 刘伯温比袁天罡更厉害 预知王朝千百年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王朝,明朝

    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不断,杀伐战乱不息,期间忠臣圣贤辈出,从孔夫子到王阳明,从魏征到于谦......有的是以贤闻名、有的是以忠著称、还有的是以善于进谏名垂青史......但只有一种人是少见的,那就是神机妙算,通晓过去和未来,甚至能预言几个王朝千百年未来命运的神人。正是因为他们是“神人”,

  • 太平天国最完美男人石达开 逼曾国藩投河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曾国藩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

  • 宋太祖派文盲接待南唐才子使臣为何能使对手不战而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宋太宗,赵匡胤

    南唐是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国主李璟和后主李煜,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为中国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例如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可见南唐的文化还

  • 为何精忠报国却含冤而死:揭开岳飞悲惨壮烈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名将,岳飞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婚姻家庭生活,评书《岳飞传》虽然有所介绍,但有许多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凭空添加了许多演义的成分。上个世纪,史学家们曾对岳飞的婚姻家庭进行过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相对真实的画面。岳飞系出生于1103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二年,这一年的二月十五日夜里,他在今河南安阳市当时的

  • 清朝康熙皇帝曾盛赞哪位名臣为“天下廉吏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康熙

    从一个贫困之地的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龙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洁自律,这让他在贪腐之风盛行的清代鹤立鸡群。康熙皇帝称赞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大力表彰,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个廉吏,更是个能臣,绝对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