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则徐非“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认为英人跌倒不能起

林则徐非“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认为英人跌倒不能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74 更新时间:2024/1/14 19:07:29

林则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是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范澜的看法,此观点一经问世,更被简化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被后人沿用。其实,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对于林则徐的评价还是多元的,但发展到后来,便只剩下褒扬、赞美与歌颂。

应当指出,就焚烧鸦片、抵抗英军而言,林则徐当然是民族英雄。唯将其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则不无可议。当然,林则徐在作为钦差大臣受命查禁鸦片后,无论出于夷夏大防,还是出于了解对手,他的确做过一些了解外部世界的工作,比如“刺探夷事,翻译夷书”,于是就有了辑录与翻译《华事夷言》《四洲志》《各国律例》等事迹,就此而言,不能说林则徐没有“开眼看世界”,只能说他的视野极其有限——即使他看到了世界的巨大变化,但在应对上,仍然停留在封闭的园囿里。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民国时期的史学界对林则徐是如评价的。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陈恭禄认为:“林则徐……虽在交通便易之城,而亦不知外国之情况……其失败之主因,多由于对外知识之浅陋,以为英国毫不足畏,欲以武力恫吓解决,乃不辨明有罪无罪,一律围困之于商馆,使其饿而缴鸦片。”(《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郭廷以则指出:“林文忠公则徐之为鸦片战争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中外所公认的。但是就外国人的眼光来看,总以为他太自大,太强横,他对外的态度完全是传统的东方式的,不若和他同时同在此幕剧中占同样重要地位的满洲人琦善、耆英等具有外交家的风度与知识。”(《近代中国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即使是范文澜,在赞颂林则徐的同时,也还保持了当时历史学界的部分共识:“林则徐的才能在当时虽然是第一流,但闭关时代的封建知识限制了他,使他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世界,茫然无知。他起初和一般士人一样,抱着‘天朝声威’可以‘慑服夷人’,‘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绝市闭关,尔各国生计从此休矣’一类自高自大不识时务的旧见解。”(《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只不过,这些话在现实政治对林则徐的选择性利用方面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来自外界的评价,当然是考察历史人物的重要维度,然而,从历史人物自身的言行来考察该历史人物本身,同样不失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面。

标签: 林则徐鸦片战争英国

更多文章

  • 韩信:忍得了胯下之辱却忍不住权势之诱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韩信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前一年,吕后让萧何将韩信骗至宫中,令宫女用绸缎活活将他绞杀。时年,韩信35岁。6年前韩信出兵灭掉30岁的霸王项羽后,便已注定今天的结局。相比项羽的残暴,世人给予原本可以逐鹿天下,却终因“妇人之仁”而殒命的韩信更大的同情。关于他的故事,一再被世人传颂,且

  • 揭秘:李自成和洪秀全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洪秀全

    历代农民起义对社会都会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破坏性也很大。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李自成和洪秀全起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延缓了中国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那么,李自成和洪秀全,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更大呢?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帝国李自成出生于1606年,死亡于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

  • 中国史上死的最凄惨9大战神:壮志未酬身先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神,名将,薛仁贵,将领,项羽,袁崇焕

    九大战神之一 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 前秦王猛简介:关中良相王猛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前秦,王猛

    早年隐居王猛于公元325年(太宁三年)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在他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到王猛出生时,后赵已席卷中原,兵锋南向,与东晋夹淮水对峙。继石勒称帝的石虎,是个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暴君,后赵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

  • 努尔哈赤曾向叶赫部炫耀:大明杀我爹赔800两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努尔哈赤,叶赫部炫耀,清朝

    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死于明军之手,在他的“七大恨”就有提及。但是他没有说,他祖父叫场(明人音译,清人称觉昌安)、父亲塔失(明人音译,清人称塔克世)之前是女真首领王杲的部下,还是姻亲关系(王杲即努尔哈赤外祖父阿古都督),后来被辽东总兵李成梁诱降,当了“带路党”(还是砍亲家、岳父的……),帮明军攻杀王杲

  • 曾国藩的官场“厚黑术”:想跳龙门必须先钻狗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清朝,重臣,

    官场上,每个人都向往更高的位子。可是那些大官并非一开始就“高人一筹”的,他们也曾有过艰难曲折的经历,但他们能够忍受“低微卑贱”的考验,并在低微中养精蓄锐、奋发图强,然后他们才攀上官场的巅峰。所以,处于低谷的人,不要因为现在的遭遇就放弃了自己。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咸丰二年,皇上钦点

  • 揭秘曾国藩处事原则:若与多疑人共事 事必不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晚清,重臣,

    入秋后,京城气温骤降。会馆里寄宿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一部分官员放了外任,另一部分官员因为升了职,到外面单赁了屋来住。这一天,翰林院收课早,加上各衙门都在闹哄哄地筹商秋狝(秋天进山打猎)事宜,所以一过偏晌,翰林们便就没了约束,曾国藩就直接回了会馆。案面上摆着一封宴席请帖。翰林院侍读学士,自己的顶头上司赵

  • 《曾国藩家书》背后有委屈:家书成宣泄的渠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家书,重臣,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

  • 卫子夫为何能上位?汉武帝最迷恋她哪项特殊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子夫,汉朝,汉武帝

    后人看汉武帝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毛病了,毕竟一辈子有11个孩子,但这个事实,汉武帝本人到卫子夫怀上卫长公主之后,放才事实确证,先看一段记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府的歌女,在衣车中被皇帝宠幸入宫,一年多没见着皇帝,正巧宫里要放一批宫女回家,汉武帝亲自出马挑选,发现了卫子夫。卫子夫哭求汉武帝放自己

  • 明朝宦官王振:明英宗为王振立碑千载留下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宦官,王振,明英宗

    王振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